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某新入坑玩家对《高考恋爱一百天》破防怒喷的剧评

2022-03-20 23:48 作者:爱丽丝卡塔雷特应援  | 我要投稿

我只是作为一个记录人,作为居然能把作者喷到也破防的地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我是根本就没办法懂的,所以,我只负责记录一下对方的评论,我自己的评论就不记录了。。


刚刚推完罗小涵线 进入线路后的各种崩坏让我特别难受 最后基本是要速点过去 因为真的难以去忍受了 这游戏我是断断续续地玩了可能有5到6个结局 dlc看了一个 甚至我还让我女朋友推了一次 现在只有万分的后悔 我现在是带了情绪的 但我真的没办法不带情绪

如果这游戏只玩一次而且不走罗小涵线的话 我相信多数人对它的观感都是还不错的 毕竟高考100天时要是有个木馨这样可爱的女朋友 就算没走到最后 回想起当时的经历也是开心的 但这游戏随着游戏多结局推进 会发现它的问题暴露地越来越多

第一 文本量的稀少 这一点也是导致人物形象显得单薄的一大原因 本来就稀少的文本 还打算用一部分去讨论高考 家庭 这就导致能用在人物塑造上的文本就更可怜了 很难让人物丰满和鲜活起来
第二 低自由度 明明是设立了多线路 但是由于和角色之间缺乏互动按钮 能产生较为自由互动的就只有电话以及晚自习时与木馨 在推多线路时更会显得痛苦 虽然也使得线路的选择变得简单与直接
第三 人物的工具化 甚至是人物关系的工具化 这一点在罗小涵的两条线显得尤为突出 这也是导致线路割裂化严重的原因 人物关系没有足够的剧情去支撑起变化 反而成了人物关系变化来引领剧情 人物的想法不像是这个人物应该怎样想 而是像为了引出下面的剧情 这个人物应该这样想
第四 人物形象的缝合 说真的 选取这样较为公式化的人物形象也不是完全的坏事 毕竟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作品的下限 但是也导致了人物的不鲜明化 让人物显得单薄 不只是木馨 其实罗小涵的形象同样如此 只是罗小涵所缝合的形象看似令人印象深刻 但仔细想想也就那样 结合全文去看更是也就那样 我是很讨厌罗小涵的这种塑造方式的 如果有人喜欢这种并为之感动 那我想如果扑这人一脸辣椒面 他也一定是泪流满面
第五 人物的极端化处理 或者可以说是动漫化处理 这种处理表现得比较明显的是魏通 主角父母 但其实其他人也有着同样的处理 其实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增加作品的戏剧性的 但是使用得不当便会使得作品变得儿戏 幼稚 特别是当作品中还有对这种极端化产生出无理由矛盾的时候 这样就会导致人物形象矛盾以及产生割裂感

第六 数值变化的不合理与变化方式单一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有些东西与其说是创作者的恶意 不如说是创作者在最开始对于数值的变化以及影响想得太简单
第七 我有一个猜想与感受 创作者其实是以木馨线为主线 其他线为支线来进行创作 这种创作方式其实是很不讨巧的 因为这需要对主角的心理行动等描写要相当地讲究才能让故事显得合理 一定程度上还要借助于社会背景以及人物过往经历 但这个作品在面对这个麻烦的问题不是想着怎样去做好 而是直接摆烂了 这也是让我生气的原因 那你直接平等多线啊 不会的话去学啊 去看看白色相簿怎么做的 我气死
第八 有多大本事就写多大 别贪多嚼不烂 写完的东西 做完的游戏自己看看 如果还算创作者的话

最后也是我最气愤的是 这真的不能称之为一个好游戏 它享受了过高的赞誉 而这些赞誉让我生气的原因不在它的创作者因此享利 而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称赞 可能这所谓的作品不过是一瓶可乐罢了 那这称赞也没什么意义 可我还想以后能玩点好的游戏


其实我是学文学的 我之所以这么激愤还是由于现在国内文字创作生态太差了 无论是纯文学 娱乐文学 剧本创作 还是galgame 受限制是一方面 从业者的态度也是问题 我以上说的八点中的一些 其实在初期策划中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但现在弄得像个兴趣产物一样 而且这样的产物还获得了成功 我很不希望有模仿者 作者固然会进步 但他的成功留在了此刻 难免会有效仿者 我觉得文学创作者 至少为了后来人弯路少点 自己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还是要尽可能地认真一些 实在不行也可以等日后成长进行重置与修订 我觉得是得多少有点这种使命感 我不反对商业化创作 我反对的是一味服务商业化创作 甚至丢了艺术创作的初衷


怎么说呢 我倒是对所谓划时代作品没太多奢望 我其实只是希望有着大量的超过及格线的作品 将环境的质量抬升起来 但现实是这个所谓的及格线不是质量及格 而是销量及格 这只会让生态恶化 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水平下降


很正常的 但其实再怎么商业化也不代表着不能做好 其实日本现在的galgame也是商业化严重(因为业界不景气)很多销量高口碑好的作品 其实从文学角度出发真没以前好 但还将就 国内galgame环境就更惨了 所以我其实也只求这个将就 在合理商业化下完成这种将就不算很难 不要用所谓的商业化来掩盖能力不足或者想偷懒 还有点兔我觉得不至于受到抨击 真正应该受到指责的应该是名作之壁 关于商业化我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吧 神乐的一些游戏确实还可以


这个不用什么摘抄 我知道这个人的 《我不是黄蓉》也是她的歌 最早她写的还是古风歌词 歌词是在慢慢转变的 而且其实她是真的很有能力的人 《小鸡小鸡》估计她是当成实验音乐来弄的 可能歌和mv难接受 但是她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的 实验音乐蛮离谱的 歌的爆火有各方面因素 但她本人的作曲其实在业内还是很认同的 特别又在国外能火起来 国外其实对歌曲旋律是非常看重的(虽然还是有点怪)

这个人应该是贯彻了自己艺术初衷的 如果你多听过她的歌 你会发现是有个进化过程的 而且她好像也会给其他歌手写曲 其实只要换换歌词就好了


也不用那么悲观 虽然确实有那么多不好的 但是也不是没有好的东西 动漫像是去年就有四部很不错的作品 一直说业界要凉 业界还总是会扑腾一下 今年值得看的也有一些 点兔的恶劣影响应该比不过名作之壁 25号宇宙理想实验不评价 小苹果现在不也销声匿迹了


怎么说呢 galgame跨时空执法也没什么 没有特别影响体验的技术革新 有着很多优秀的前辈
其实大家对于galgame的审美或许变了 但及格线也没什么变化(小圈子是这样的) 但最最主要的还是它犯的错有点多 已经伤害到作品核心了 不然我才懒得评论

当然也没准是我有点严苛


怎么说呢 我觉得作品的创作肯定不是这么二元对立的 不是有深度高质量 就是无脑快餐 在这两者之间是可以有平衡点的 在满足商业化的同时也能去讲好自己的故事 我是不太懂国内业界 如果真像你所说现在国内业界只有无脑快餐能赚钱了 那这样的业界不要也罢 我们今天的讨论都没什么价值 因为烂完了 其实对于作品商业化与作品质量的调和关系 去年一部作品做到了极致 《赛马娘2》我想这对于各业界想制作出又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是很值得学习的 不过虽然这样说也是指的日本各业界 中国的很多真的是挺烂完了的 像是电视剧电影的编剧圈就挺摆烂的了 中国的这些风气整顿是很难一下子改过来了 但有一份火发一份光 我们这些还有点脑子的读者 还是尽量守着作品的及格线吧 我真的很害怕 害怕以后不知道给孩子看什么中国现代读物


但还是很有希望的 比起其他国家 至少我们国家在各方面都有绝对的话语权 像是最近对娱乐圈薪资的整改 国家说了就会做 不像外国可能会拖很久 现在的价值观改变只能说等待并心怀希望了 而且很快也要到下一代了 社会风气肯定会有大变化的

某新入坑玩家对《高考恋爱一百天》破防怒喷的剧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