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全国甲卷|到底怎么写?

各种手机应用、人工智能等,本来是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的,反而让一些人饭也不做了,有了AI不继续学习提升技能了,成了海量大数据的“仆人”,活在了别人的时间里。
事物的联系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应该全面地看到:有得就有失。失在哪里呢?比如:很多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技术脱节约等于社会脱节。在大多数人都很方便的情况下,少数人的不便,才是社会进步的底线。
技术的发展要更好地掌握时间,是凭空“从天而降”的吗?出现的问题,是从一开始什么都不干就能预料到的吗?成为“时间的仆人”全是因为技术进步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也可以从“时间的仆人”里站起来做主人。有种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历史主动精神。人类就是在这一步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了“实践”。这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外因只是条件,在实践过程当中,怎么会遇不到新环境新问题呢?要不要解决?怎么解决得更好?通过内因才起根本作用。这是关键。比如粮食从有的吃,吃得饱,到吃得好;发展从看规模,看速度,再到高质量发展。矛盾一直都存在,但我们切莫失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生动力。
我们在与时代的共处当中,还是要把对一个复杂世界的客观认识,转化到改造世界的奋斗精神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