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亚历山大军对战秦王嬴驷军,谁会胜利?
假设:公元前323年,有一个神灵出现,它把亚历山大和他的两万军队放在一个面积中等的无人岛上,然后把嬴驷和他的两万秦军也放在这个岛屿上,接着命令双方互殴。哪一方会取得最终胜利?
这里是孤岛,且地势平坦,不可能挖掘壕沟,构筑围墙堡垒,因此不用考虑什么国土面积,什么地利。
亚历山大的常备兵是马其顿方阵的基础(就是长矛兵),数量最多,装备有长矛、胸铠、胫甲、头盔、大圆盾。在攻城时还有重型投石机、撞城锤、亚历山大攻城弩等等。
我们通常对于马其顿方阵的印象是许多身披重甲的步兵手持盾牌与长矛肩并肩排成数行,这实际上只是马其顿方阵的一个部分而已,真正的马其顿方阵是由重步兵组成的方阵与骑兵尤其是重装冲击骑兵相结合的一种战术,说的更为通俗易懂一点,就是铁锤与铁砧的关系。
从武器装备角度来说,担任“铁锤”一职的亚历山大大帝的伙伴骑兵所使用的武器是长杆的骑枪,秦国方面,根据考古我们可以明确骑兵使用的是剑,在战国中晚期剑的主要材质仍旧是青铜,秦国的青铜剑长度达80至90cm,这些剑质地坚韧不易折断,是骑兵的主战武器。而长柄武器如戈、矛、戟等,虽然我们有考古发现,但是缺乏证据证明是骑兵使用还是战车兵使用,由于在战国晚期仍旧存在战车,而且骑兵和战车兵的墓葬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很难断定这些长柄武器究竟是骑兵使用还是战车兵使用,在此中原各国使用长柄骑兵武器可能性存疑。
从双方的武器来看,使用的武器主要材料仍然是青铜而不是铁器。(战国后期,即公元前256年,铁器发展迅速,但这里的时间是公元前323年,很明显秦军兵器主要还是青铜)

马其顿方阵并非就是长矛方阵,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各个兵种的密切配合。
在方阵的后方,有持多律长枪、西福斯短刀和阿斯庇斯圆盾的重步兵。还有色雷斯的阿格瑞安标枪部队,以及各种投石兵和弓箭手,都是协同长矛方阵运作的。除了步兵,马其顿方阵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作为辅助。
这里说一个知识:在马镫和马鞍出现之前,有一种类似褥垫或坐垫的东西,将它放置在马背上。这种原始的鞍具称为“鞍垫”,可用兽皮等物制成。这就是原始的马具。
现在问题来了,两万秦军在嬴驷的指挥下,能否战胜亚历山大和他的两万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