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 用烧火棍不该成为你自卑的借口

做工粗糙,全损音质以及玄学的弦距等等等,不必多说,大家都懂,“烧火棍”这个名字也都成了这些琴的代名词。这种琴,别用太久了,基本弹唱或者是像《天空之城》、《爱的罗曼史》这样的“指弹第一课”玩儿明白了以后,就可以考虑换琴了,第二把琴全单倒不至于,最低撑死了也得是面单了,要不然就没换琴的意义了。

不少人入坑吉他圈的第一把琴,都是烧火棍。大多数人选烧火棍的借口都是不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孬;
除了这个,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坚持下去,就不愿意烧这个钱。所以不少人的第一把琴都是烧火棍。
把琴玩儿明白了,想换一把更牛逼的琴,甚至想直接就上Martin或Taylor了,谁不想呢?可是很多人的条件不允许啊。

再往前看,想黑豹乐队的郭四,往返沙棘厂20多次借乐器,就为了演出效果,那会儿是真没乐器,自己使的都是烧火棍,重大演出还是登不了台的,都得去别地儿借。
但是一直以来,大家对烧火棍一直持一个鄙视态度,喷到天上又给喷回坑里。但是喷的同时,想没想过,大家都是从烧火棍这么过来的吗?
有段时间网上穿过一个黑人兄弟那这只有一根弦的琴在弹唱的视频,照样在世界上很火,那不是烧火棍是什么?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经历:入坑的时候,去逛琴行,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孬,就会让店里的店员或琴行行长本人来弹一段,听人家一弹,“嘿!这琴真不错!”,但是交钱拿琴回家以后,发现这琴到了自己的手里边就成了另一把琴了。
这说明什么?技术才是演奏的关键,如果你的技术不过关,你也没有权利说烧火棍什么了。
有了技术,烧火棍也可以嗨起来,但是当你有了技术以后,你对音色和手感的概念也就形成了,同时也有了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想换琴了。

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琴行的人弹它你就会觉得好,搁你自己手里你就觉得菜,这完全是“烧火棍”这个标签对你产生的心理影响,所以千万别因为自己手里的烧火棍自暴自弃。
吉他和其他木制品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乐器,我们花钱听个音儿。
虽然烧火棍的音色都差不多,也就花花绿绿的涂装看着各有千秋,但是即便如此,烧火棍还是很值得成为入坑者的第一把琴的:“没有对比,就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孬。”
这也是烧火棍的存在意义。

如果你要入坑了,那烧火棍得买手感好的:音色前面已经说过了,都差不多,但是良好的手感能让你快速进步,早日拿下大横按。

拿下来以后,技术上的事儿就一步步来,这时候你可能就会想提升音色了。但是离换琴还有一定差距,那可以换一套好琴弦,换琴弦是最快提升音色的方法。
要是还不行,换个琴码音色也会有提升,这之后,才考虑换琴,但是对于入坑的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话已至此:琴的好坏是注定的,你的技术是可以提升的,烧火棍在见证你的提升,默默无闻地为你当一块儿垫脚石,为你换琴做准备,很多人会因为你拿烧火棍而鄙视你,那是他们傻逼,甭理他们,他们在否认自己的过去。
因为往往拿着烧火棍,看着自己一点儿点儿进步,在同一个爱好中认识越来越多的朋友,是最美好的一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