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科普:Kg M/40

Kg M/40(瑞典语:Kulsprutegevär M/40;解作“M/40式自动步枪”)是一款由瑞典自动武器公司(Svenska Automatvapen AB)所设计及生产的轻机枪,且1940年代获瑞典陆军所采用,发射6.5×55毫米瑞典口径步枪子弹。
德国克诺尔集团方面也生产了一小批该机枪,供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所使用,发射弹药改为7.92×57毫米毛瑟子弹,官方命名为MG35/36A,尽管该机枪被通称为“克诺尔”。


类型 轻机枪
原产地 瑞典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40年代
参与战争/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产历史
研发者 汉斯·劳夫
生产商 瑞典自动武器公司(Svenska Automatvapen AB),施泰尔-曼利夏,克诺尔集团
衍生型 MG35/36
基本规格
重量
空枪:
Kg M/40:8.5千克(18.74磅)
MG35/36:10千克(22.05磅)
长度
Kg M/40:1,257毫米(49.49寸)
MG35/36:1,280毫米(50.39寸)
枪管长度
Kg M/40:685毫米(26.97寸)
MG35/36:500毫米(19.69寸)
子弹
Kg M/40:6.5×55毫米瑞典子弹
MG35/36:7.92×57毫米毛瑟子弹
口径
Kg M/40:6.71毫米(.264寸)
MG35/36:7.92毫米(.31寸)
枪管 1根,线膛,气冷式枪管
枪机 长行程活塞气动式,开膛待击
发射模式
Kg M/40:全自动
MG35/36:半自动、全自动,双弯式扳机
射速
Kg M/40:480发/分钟
MG35/36:500发/分钟
枪口初速 745米/秒(2,444.23英尺/秒)
供弹方式
Kg M/40:20发勃朗宁自动步枪(瑞典样式)弹匣
MG35/36:25发MG13通用机枪“Dreyse”弹匣
瞄具 机械瞄具:准星及觇孔式照门
历史
Kg M/40轻机枪是在1930年代初期,由德国马格德堡机械制造股份公司的枪械设计师汉斯·劳夫所设计的。然而,1933年11月22日,其专利被卖到瑞典。他有两个来自瑞典的随同申请人:伊瓦·施泰克和托斯滕·许古拉。
施泰克和许古拉两人获得了双气动根管系统和双扳机结构的专利,并且由取得专利的瑞典自动武器公司生产。这个原型被称为LH33,结果虽然在当时不获采用,但仍有少量获瑞典国防军保留。1940年,瑞典对于机枪有着迫切的需要。但Kg M/37(瑞典BAR衍生型)的生产速度相当慢,不适合现代化大量生产。这时,瑞典终于接受了LH33轻机枪,并且在后来将其命名为Kg M/40 SAV系统(瑞典语:Svenska Automat Vapen,意为:瑞典自动武器)。从1940年到1943年,约5,000挺该机枪被交付给军队,但该武器的可靠性差劣,结果它们很快就被转到二线部队(如瑞典国民警卫队)使用;而在战后有更为优良的武器出现以后,该机枪随即被撤装。
另一方面,1935年,汉斯·劳夫成为了德国柏林—利希滕贝格的克诺尔集团的经理。1935年9月19日,在柏林—利希滕贝格,他得到了一个类似的、命名为LH35的武器的专利,并且加以修改为LH36,因此他本人把成品命名为克诺尔LH33轻机枪。这个原型后来获得德国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所采用,并且命名为MG35/36。1939年,克诺尔集团枪械设计师温德林·佩卡拉提出了一些进一步的改进。该武器最有可能只是由克诺尔所设计,但是由施泰尔兵工厂所生产。MG35/36的生产数量不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德国国防军和受武器不足所苦的武装党卫队所采用。
设计细节
Kg M/40是德国克诺尔MG35/36轻机枪的发展型,但亦经过一定程度的修改。例如口径不同、取消了击发调变(只能全自动射击),以及对应不同的弹匣。
Kg M/40为长行程活塞气动式、气冷式枪管、开膛待击、纯全自动轻机枪。长行程导气活塞位于枪管上方的长导气管以内,该导气管一直延伸到接近枪口。导气管是借由两根弯曲的导气管,从底部接近枪口部的气导孔连接到顶部的导气管。枪管的闭锁是借由垂直倾斜式枪机来实现,而垂直倾斜式枪机则是借由摆动式连接方式与导气活塞杆连接。
Kg M/40只能使用20发弹匣供弹,这无疑地限制其火力持续性。其20发弹匣来自瑞典生产的M1918 BAR修改型(Kg M/21及M/37),而且与FG42相似的是,从左侧面呈水平状插入,从右侧面抛出弹壳。
Kg M/40亦在导气管上装有提把和折叠式两脚架。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