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人好好说话,受益的不仅是夫妻双方,更是未成年的孩子
A good speaking family
同样的语义以礼貌、温和、留有余地、为对方设想的方式说出来,收获的是另一方的感激、体贴、关怀和实际行动。
同样的语义以简单粗暴、上纲上线、指桑骂槐、甚至人身攻击的方式说出来,收获的则是对方的暴跳如雷、火线升级和拒不行动。
对家人好好说话,受益的不仅是夫妻双方,更是未成年的孩子。
当说话文明有礼,肢体语言也跟着优雅讲究起来,做人处事更加圆融周到,更容易得到周边的正面反馈……
当说话粗俗暴戾,肢体语言也跟着嚣张跋扈,做人处事更加乖张偏执,更容易陷入周边的负能量中。
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多半成长于家庭。
一个家庭里,大人的争吵,无论谁赢,输掉的总是孩子;大人的通达,哪怕表面不争,真正赢的,总是这个家。

对于父母,世界上却有一种绝望是吼完了孩子,却不知道TA心里在想什么。
吼孩子是可以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或变得乖巧听话,能解决眼前的一些小问题。
但是,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吼本身就是一种不好好说话的表现,属于语言暴力的一种,会对人造成精神伤害。
对于父母而言,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但对孩子而言,其伤害可能贯穿一生。
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我们试图照着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TA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样子生活成长。
吼孩子,其实是父母对自身的一种不接纳。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TA只能是TA自己,而不是我们的复制品,更不可能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