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宜童案例分析」运用代币提高天津自闭症儿童课堂自控能力

2022-01-19 12:03 作者:宜童自闭症学院  | 我要投稿

一、案例基本情况

远远(化名),男,5岁,情绪平稳,无明显刻板行为。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可以主动和人打招呼、聊天(这个是在哪买的、XX老师上哪去了,XX同学什么时候回来等)并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如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我画的好看吗、老师什么时候兑换贴纸等)。

但规则意识薄弱,主动遵守上课常规的意识不强且不愿意去遵守。在社交方面,幼儿会主动找伙伴玩耍,如相互讨论各自画画的内容等。能够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外面下雨了),也能观察到班里同学有无来校。

有甩手腕或蹦跳甩手腕的自我刺激行为,一般出现在兴奋时,但是频率不高,在学校每天3次左右,每次1-2秒。写字时有抠腕的显现,控笔能力不强 。

二、行为表现

在学校,坐姿不良,晃动桌椅频繁。双手把住桌子前沿晃动的同时前后晃动椅子。如果老师不提醒,会一直保持这种姿势。不论上课还是下课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对桌椅泛化不好,不知道坐课桌椅时的正确坐姿。幼儿是从小组升到学前班的孩子,有一定的安坐能力。因为小组是塑料的矮椅子,也没有课桌。但学前班是成套的铁桌椅。于是课桌变成了干扰物。

2、不适应课程时间和课程内容的变化。小组是20分钟一节课。学前是40分钟一节课。小组没有文化课及书写,且规定有专门玩游戏和玩具的环节。但是学前班只在体育课上会带小朋友玩游戏。由于游戏时间的减少,孩子把桌子当成了支点,晃动桌椅就像玩跷跷板。

3、人物泛化不好,和学前老师没有建立配合。不完成主带老师的指令或不配合辅助老师的辅助。

4、幼儿自我管理和约束的欠缺。在没有他人要求的情况下,不能自我控制。晃动桌椅行为出现时,老师会正面引导幼儿坐好,但是幼儿坚持时间不长,动力不足。

四、干预实施过程

1、前事干预:在课上,利用课堂规则的提示卡片帮助幼儿理解规则

上课前,会提问幼儿回答课堂常规有哪些。并通过1分钟沙漏游戏和坐姿挑战60秒等互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且练习正确的坐姿。上课过程中,主带老师及时社会性强化幼儿(远远坐的的很直、远远小手背后真棒、小朋友像远远学习等)

下课后,老师主动找幼儿聊天或玩游戏,从而逐步建立配合

2、被动干预:行为发生后,老师正面引导幼儿做出正确行为

主带老师:用“123上高山”或“小手拍拍”等儿歌方式帮助幼儿调整坐姿

辅助老师:在不影响课堂的情况下,语言、肢体、视觉卡片辅助幼儿调整坐姿

3、积极干预:运用代币板和代币本相结合的方式,与幼儿建立配合,在帮助幼儿理解课堂规则的同时提高自控能力

兑换奖励的规则:

阶段1:代币板。一节课每坚持10分钟在代币板上贴1个小猪佩奇,获得3个以上小猪佩奇可以在课间休息时兑换1张画纸画画

阶段2:代币板和代币本结合使用。一节课获得3个以上小猪佩奇可以课间兑换画纸或是在代币本上贴上1朵小红花。在代币本上集齐4朵小红花,可以兑换老师画的卡通简笔画进行涂色。集满2朵小红花,可以兑换把自己完成的画塑封起来。

为了得到代币而获得奖励,幼儿会自主管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老师的辅助强度在逐步减少。

五、干预效果分析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幼儿可以做到不晃动桌椅。但是坐姿有时仍不端正,如身子没坐直、脚没放平等问题还是需要老师提醒,但提醒的次数不多,每节课3次左右。



「宜童案例分析」运用代币提高天津自闭症儿童课堂自控能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