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发射场的超级大脑到底是什么呢?

2019-11-03 21:50 作者:我们的太空  | 我要投稿

2019年11月3日11时许,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巨幅液晶显示屏里,长征四号乙火箭,雄姿英发、翘首苍穹。

发射平台、各测控点位、气象数据等信息在屏幕上实时更新,为指挥人员第一时间提供决策依据。

▲科技者收集遥测数据
▲科技者正进行技术试验
▲通信机房科技者记录通信数据

巨型显示屏的背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中心机团队正在忙碌着,视频、气象、光学、遥测等海量数据不停地向中心机传来,经过中心机快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变为一条条曲线和画面,掌控着整个发射过程。中心机是太原卫星发射场信息化建设的神经中枢,连接着发射场上千个岗位、上万台设备和星罗密布的测控点号,因为要时时处理海量数据,被大家称为发射场的“超级大脑”。

▲科技者正认真校对设备参数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中心机团队,“超级大脑”的控制者,从指挥系统数字化改造到数字地球,再到快速判决能力建设,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队伍,在数字空间中砥砺奋进,不断刷新着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

▲科技者正核对仿真软件参数
▲科技者正在进行雷达设备数据测量

近年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瞄准前沿技术,开展科技创新,搭建了以万兆网为主体的网络传输平台,对发射工位、指挥控制平台以及各测量控制站点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了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装备的运用,实现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分析的全覆盖。面对数据量几何倍数的增加,中心机团队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编写、修改程序上万条,对2000多个岗位、数万台套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实现了全域可视可控,实时数据分析。目前,所有操作和设备运转情况等信息,均以数字形式实时汇集到指挥中心和操控平台,精细操控有了精准依据,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大幅提升。

“点火!”“起飞!”11时22分,长征四号乙火箭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指挥大厅内,大屏幕上的曲线不断变化,实时显示着火箭状态,屏幕下方一个地球模型在时时转动,一组组数据精准定位箭下点方位,这是中心机科技人员的又一骄傲——数字地球。这项自主研发的技术对火箭对地点位置进行数字化显示,使以前的区域笼统控制变为精准定量控制,为紧急状况下指挥处置提供重要依据。

▲科技者下达调度口令

一道道指挥口令在指挥大厅中此起彼伏,指引着火箭驶入太空……

此时的中心机团队更加忙碌,他们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快速判决。就是根据星箭飞行的核心数据,对飞行结果进行快速判决,为指挥员缩短指挥决策时间,提升组织指挥效率。指挥控制室主任马树林介绍,快速判决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核心指标、并进行识别判定,为攻克这一难题,中心科技人员攻克10余项技术难题,使快速判决能力大幅度提升。

“高分七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随着中心于志坚主任的话语,中心机团队又一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发射场的“超级大脑”在辉煌的飞天路上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 | 我们的太空

作者 | 路   俊、郑逃逃、王静怡

素材 | 陆   兴、秦诗凯、索文亮

编辑 | 唐   巍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发射场的超级大脑到底是什么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