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岳阳楼记》说课稿
来源于:易公教育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 和设计理念。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单元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范 文正公集》,是作者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文章由事写景、由景 写情、由情言志,全文不足400字,却鲜明的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 文的能力,领悟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计 新课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 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 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 下: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积累常见实词,虚词,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把握作者语言运用的巧妙。 3.理解作者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体味文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重点:本文词类活用现象较多,是学生理解课文时的一大障碍,因而疏 通文意,积累字词句的文言现象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本文的立意很高,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进步的政治主张是文章的重点。 三、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 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 课文,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诵读感知法、课前资料交流、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等。四、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2、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 决不了的疑难字词; 3、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范仲淹与《岳阳楼记》的资料。 对于文言文阅读,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 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能利用图书馆、 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 识和文化常识”。之所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它的好处在于使课堂教学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关于岳阳楼的几幅图片和唐代诗人孟浩然、杜甫、李白的描写岳阳楼的诗句引出 岳阳楼,再而引领同学们进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请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2、教师视学生交流的内容作补充(用多媒体展示范仲淹的生平);如果学生交流能 较好地完成这一环节,教师补充省略。 我设计这一环节,为下面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了铺垫。 (三)走入《岳阳楼记》 1.听录音,学生自己诵读课文,感受岳阳楼的雄伟壮阔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 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 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讲述字词句的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倒装句、判 断句、省略句) 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内容”,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 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3.翻译课文,疏通文意,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4.分层次,理解各段大意,在此基础上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理清作者是 如何逐步表达出如此高的立意的。在此过程中我会组织同学们对此篇文章中的情感 态度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开散同学们的思维。 新课标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 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设计 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