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世代空中加油机---KC-46A(下篇)
提到KC-46A,就不得不提它所主要取代的对象KC-135系列。截止至2018年8月30日,美国空军(广义)仍然保持有326架KC-135R和54架KC-135T,共计380架。

而这距离其首飞已经过去了整整62年,而整个KC-135系列也生产了803架,堪称世界加油机生产数量之最,恐怕未来也很难有人超越。

一般机体性能(KC-135R)
机组人员:三名:驾驶员、副驾驶员和加油杆操作员
容量:80名乘客
有效载荷:83,000磅(37,600公斤)
长度:136英尺3英寸(41.53米)
翼展:130英尺10英寸(39.88米)
高:41英尺8英寸(12.70米)
机翼面积:2433英尺²(226 m²)
空载重量:98,466磅(44,663公kg KC-135A)/50吨 KC-135E/54.1吨 KC-135R
有效载荷:200,000磅(90,700kg)/A、E型约为85吨
装载重量:297,000磅(135,000kg)
最大起飞重量:322,500磅(146,000kg)/132.4吨 A型/134.8吨 E型
最大燃油载荷:200,000磅(90,719kg)/A、E型约为85吨
动力装置:4台CFM56 (F108-CF-100)涡扇发动机,每台21,634 lbf (96.2 kN)
KC-`135A 4台Pratt & Whitney J57-P-59W,每台50 kN
KC-135E 4台Pratt & Whitney TF33-PW-102,每台80KN
航程:1500英里(2419公里),携带15万磅(68039公斤)的转移燃料
转场航程:11,015英里(17,766公里)
KC-135A 10000km
KC-135E 12000km

按照美国空军的说法2架KC-135R可以远远超过3架KC-135A,并可以为美国空军每年可节省约230至320万桶燃料,约占美国空军每年燃料使用量的3%至4%(当年数据),并符合民用噪声标准。

结合之前对比可知,KC-46A从电子多功能能力,载荷,多用途等基本全方位胜过KC-135R。而KC-767也足以替代KC-135。可谓是后继有人。
A330 MRTT
A330 MRTT 和KC-46A身为竞争对手,再加上项目取消的疑云,始终让人觉得波音取得胜利是因为不公平的待遇,那么两种多用途加油机的性能对比究竟如何?
在航程方面(左为A330 MRTT,右为KC-46A)
14,800 km (韩国方面宣称15300km) VS 大于18000km(KC-767
14075km)
载油能力(左为A330 MRTT,右为KC-46A)
111吨(韩国宣称108吨) vs 96.3吨
1000海里任务 (左为A330 MRTT,右为KC-46A)
50吨 VS 44吨(预计,实际有增长具体不明)
最大载重量(左为A330 MRTT,右为KC-46A)
45吨(韩国宣称47吨) VS 29.5吨
最大300名乘客 VS 200名
8个军用托盘 VS 18个军用托盘
部署任务/载荷能力(左为A330 MRTT,右为KC-46A)
4战斗机+50人+12吨货物 5200km VS 11825km/29.5吨最大货舱载荷(KC-46A)
9260km/32吨载荷 KC-767
军用标准/电子信息能力(左为A330 MRTT,右为KC-46A)
KC-46A
单价(左为A330 MRTT,右为KC-46A)
3.13亿美元(2015年) VS 1.86亿美元

对比不难发现虽然A330 MRTT 在体型,最大起飞重量等都大了KC-46A不只是一个量级,但燃油仅仅多了15吨,航程和载荷航程竟然比较大幅度的落后KC-46A。而且虽然最大载荷能力及运客能力都原大于KC-46A,但由于货物布局的关系,在运送军用托盘时远远不如KC-46A(美国买来是准备兼职民航吗?)。且在未完全完成军用标准及电子信息能力的情况下(KC-45A标准)价格接近KC-46A的两倍,性价比对于美国来说十分低下,而且美国也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运营成本。其实可以说KC-46A其实更符合美国军方的实际需求,当初的抉择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不可否认,A330 MRTT 如果进行类似KC-46A的改进,潜力十分巨大,但是价格,EMMMM.

至于KC-10,你有必要找一个可以装160吨燃油,装76,5吨货物飞7040km的巨无霸不痛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