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化元年乙酉科(1465)山東鄉試 孟子題經義文一篇 【明】朱鼎.撰

2022-07-03 11:12 作者:舞胎僊館門外灑掃僕  | 我要投稿

〇詩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為有公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滕文公上》


〇大賢之告滕君也,既釋詩以見前代養民之制,復詳言以見前代教民之制。


蓋助法所以養民,而庠序學校所以教民也。大賢之於滕君,得不兼舉以為告哉!


昔孟子勸文公之行助法,故引大田之詩,謂夫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蓋公田為君子之養,在所當先,故農人願天之雨必先于是焉;私田為小人之養,在所當後,故農人欲雨之降遂及于我焉。是惟助法之行,而有此公田之制,然今之助法不行久矣。


由是詩而觀之,則不惟見商之用助,而周亦用乎助焉;以此詩而驗之,則不惟見殷之行此,而周亦行乎此焉。前代養民之制如此,君其可不行乎!然養民固有以遂其生,非教民則無以復其性,故又告以設為庠序以教之,立為學校以訓之。


蓋庠以養老為義,校以教民為義,序以習射為義,鄉學之義,固不同也;在夏而曰校,在殷而曰序,在周而曰庠,鄉學之名,亦有異也。以至國學之名,則三代有以共之焉。然夏商與周,學有大小,而明倫之道無大小之殊;庠序學校,制有彼此,而敦典之意無彼此之間。前代教民之制如此,君其可不盡乎!


吁!助法行而民有所養,學校立而民有所教,孟子欲滕君之行仁政,豈外是哉!抑戰國之時,王道不明,井田學校,不行久矣。孟子既告滕君以此,而他日又以經界示畢戰,雖當制度已廢之餘,能因略以致詳,推舊而為新,不屑屑於既往之迹,而能合乎先王之意者,真可謂命世亞聖之才矣!

成化元年乙酉科(1465)山東鄉試 孟子題經義文一篇 【明】朱鼎.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