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尼西亚皇帝拉斯卡利斯篇

1204剧本第二个推荐的有趣人物,便是与拉丁皇帝鲍德温一世隔海相对的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在以前的版本中,关于这位主角表面上的争议,就已经有两个了。其中第一个,是拉斯卡利斯的头衔,这在CK2升级到3.0时代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以前拉斯卡利斯的头衔是拜占庭巴西琉斯,而现在则改为了史学上的通称,也就是尼西亚的帝国皇帝。在这里我先打好预防针,本系列不就所谓正统进行任何讨论。对于这样一个乱世,称拜皇者不止一人,以各自特点做区分称呼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不用跟我说什么人家自称是拜占庭巴西琉斯或者罗马最高统治者之类的,我这里只会按照通称称其为尼西亚的帝国皇帝。

第二个潜在的争议,则在于按照剧本1204年5月这个开始时间点,尼西亚的领导者真的是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么?从实际军事指挥上来说,可能确实是狄奥多尔没错。然而如果从名义上来看,是否也是狄奥多尔称帝呢?拉斯卡利斯家对拜皇的宣称,可以说来自于以下几点:1、狄奥多尔娶了安娜 科穆宁 安杰利娜,拜皇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儿,并被授予“驸马储君”的头衔;2、阿莱克修斯五世出逃、君士坦丁堡被拉丁人攻破的当天,在圣索菲亚大教堂推举新任拜皇时,一位拉斯卡利斯家的年轻贵族优势很大。然而关于这位拉斯卡利斯究竟是谁,则有一定争议。按照拜占庭历史学家、君堡失守见证者尼西塔斯 科尼亚忒斯的记载,在索菲亚大教堂得到大多数人及军队支持的,是狄奥多尔的哥哥君士坦丁 拉斯卡利斯。而另一些后世的历史学家则认为,在索菲亚大教堂得到支持的实际应该是狄奥多尔而不是君士坦丁。因为狄奥多尔之前已被授予“驸马储君”的头衔,而且后来在尼西亚明显也是君士坦丁依附于狄奥多尔。关于这一点争议,本帖仍将采信亲历者的记述,因此在1204剧本的开始时间点上,实际的皇位宣称者就应该是君士坦丁 拉斯卡利斯。不过既然P社将狄奥多尔设定为主角,而且君士坦丁在1205后就没有记载了,那么我们就仍以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为接下来这篇的主角,同时穿插一些关于君士坦丁的内容。

一、逢机缘驸马涉世,避国难兄弟渡海
狄奥多尔和君士坦丁两兄弟,出身于拉斯卡利斯家族。这个家族此前在君堡并不是很有名,在科穆宁王朝期间地位才逐渐有所提升。狄奥多尔出生在曼努埃尔一世统治的末期,是家里7个兄弟中的老五。至于他的父亲曼努埃尔 拉斯卡利斯,也是因儿子而闻名,其余并没有太多相关记载。根据历史上的记载,狄奥多尔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留着长长的胡子末端还开着叉。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双眼的异色瞳。从这样的描述中我个人不禁怀疑,狄奥多尔很可能混有部分土耳其血统,至少也是混有亚美尼亚血统。

在12世纪的最后两年,狄奥多尔娶了时任拜皇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儿,新近丧夫的安娜 安杰丽娜。阿莱克修斯三世没有儿子,于是就像前文中的贝拉之于曼努埃尔一世一样,狄奥多尔凭借这层驸马关系,被拜皇授予“驸马储君”的头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这之后狄奥多尔及拉斯卡利斯家地位明显提升,兄弟几个也都得到重用。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一直在君士坦丁堡,直到第四次十字军的到来。拜皇阿莱克修斯三世只带了他最喜欢的女儿伊莲娜出逃,而狄奥多尔和安娜则并没有被带上。等到大半年后十字军彻底攻陷君堡前,夫妇俩才一并逃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尼西亚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而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君士坦丁堡失守的当天,狄奥多尔的哥哥君士坦丁仍然还在城中。阿莱克修斯五世出逃后,人们聚集在城东南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推举新任拜皇。君士坦丁 拉斯卡利斯是最具竞争力的两人之一,而且得到了城中剩余守军的支持。不过君士坦丁本人不愿在此时紫袍加身,因为这一标志可能招来拉丁人的攻击。随后在普世牧首约翰十世的陪同下,君士坦丁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外面广场旁的米利恩门,召集民众合力抵抗拉丁人。但是君堡的市民们,已经不愿意再为这场一边倒的战事冒生命危险。于是君士坦丁只能同意给剩余的瓦良吉卫队支付更高的酬金,以换取他们继续同十字军作战。不过当敌方攻到眼前时,瓦良吉卫队还是舍弃了君士坦丁,各自投降逃命去了。丢掉手里最后一张牌后,君士坦丁也只能逃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去和弟弟狄奥多尔会合。
二、尼西亚根基重塑,伯仲间独坐高台
到了尼西亚这边,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也并不是一下就整合了所有拜占庭东部势力的。曼努埃尔 毛鲁佐莫斯则凭借自己女婿是罗姆贵族这一点,占据了内陆的弗里吉亚。安德鲁尼科斯一世的两个孙子,阿莱克修斯和大卫 科穆宁,控制着黑海南岸的特拉布宗和锡诺普等地。且大卫 科穆宁也在占据了帕夫拉戈尼亚和本都后,继续沿黑海南岸东进卑斯尼亚。更糟的是,拉丁帝国皇帝鲍德温也在其弟弟亨利等人的支持下,分两线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扩张。从1204年底到1205年初,北线这边卑斯尼亚的大部分领地均告失守,狄奥多尔只能退守到尼科米迪亚。西线这边也没好到哪去,拉斯卡利斯的军马在波依曼内农和布尔萨连输两阵,丢掉了阿德拉米提恩。好在随后拉丁帝国自身出了乱子,君堡北部的色雷斯在保加利亚沙皇卡洛扬的支持下发起叛乱,鲍德温不得不分军返回稳定局势,留下弟弟亨利驻守阿德拉米提恩,并继续和东部的原拜占庭势力交战。
狄奥多尔拉斯卡利斯明白,自己无力应对双线作战。鲍德温暂时退走后,北线的战事是他首先要解决的。如果尼科米迪亚再失守,那么尼西亚北方的门户也将被打开。为了扭转败势,他亲自率领军马,抄小路暗度陈仓,从侧翼突袭了大卫 科穆宁的部队。这样的奇谋确实起了作用,狄奥多尔成功迫使大卫 科穆宁向东方撤退,暂时阻止了特拉布宗一派西进的势头。返回尼科米迪亚后,狄奥多尔又击退了蒂耶里 德 卢斯率领的拉丁人,暂时稳定住了北边的防线。

在尼科米迪亚防卫战之后,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便开始筹划反攻西线,想要夺回港口重镇阿德拉米提恩。于是他召集大军,交由自己的哥哥君士坦丁 拉斯卡利斯统帅,向西攻打拉丁人。不过此时有不止一位狄奥多尔觊觎阿德拉米提恩,趁乱在菲拉德尔斐亚自立的狄奥多尔 曼加法斯也出兵北上,想在这座小亚细亚东部沿岸的重要港口分一杯羹。两只大军前后脚到达阿德拉米提恩,打算对拉丁人发起突袭。不过亨利这边,已经提前从亚美尼亚人那里得到消息,知道有大军正在向自己逼近,同样已经召集起了他所能集合的最大力量。
到了1205年3月19号,君士坦丁 拉斯卡利斯领大军,率先到达了阿德拉米提恩城外。亨利没有选择坐守城中,而是率领重骑出城迎敌。尽管君士坦丁的军马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是他们缺少必要的战术训练,也缺乏面对强敌的战斗意志。因此当拉丁人发起夹枪冲锋战术的时侯,拉斯卡利斯的大军一经接战便很快崩溃。重骑转身逃走,步兵则成了待宰的羔羊,很多人或者被杀或者被俘。就连身为统帅的君士坦丁 拉斯卡利斯,在此战过后也再无消息,很可能当场阵亡,或者好一点成了亨利的阶下囚。同日比君士坦丁稍晚到达的狄奥多尔 曼加法斯,同样没能在亨利率领的重骑夹枪冲锋下讨得便宜,灰溜溜地逃回了菲拉德尔斐亚。
虽然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的军马遭到一场惨败,还折损了自己的哥哥君士坦丁,不过对他来说仍然有好消息。阿德拉米提恩之战的二十余天后,拉丁皇帝鲍德温一世同样在阿德里安堡吃到了耻辱性的败仗,自己还被保加利亚沙皇卡洛扬俘虏。受此事影响,亨利作为鲍德温的弟弟,急忙赶回君士坦丁堡,作为摄政王管理政事。如此一来,狄奥多尔在小亚细亚西北部最大的威胁,也暂时消去了。

三、四敌间勉强维持,两父子冤家路窄
当拉丁人被欧洲方向牵制住所有精力时,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也得以专心整合小亚细亚这边原属于拜占庭的那些小势力。同年夏天,之前一直按兵不动的曼努埃尔 毛鲁佐莫斯,也开始从内陆山区向相对富庶的敏德尔河谷扩张。而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在收了菲拉德尔斐亚的狄奥多尔 曼加法斯后,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进军。于是两人之间爆发了正面冲突,狄奥多尔的军马最终战胜了毛鲁佐莫斯的土耳其弓骑,取得了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的主要控制权。而曼努埃尔 毛鲁佐莫斯则不得不逃到罗姆宫廷,投奔自己的女婿、罗姆苏丹凯库斯劳一世。转过年来的年初,狄奥多尔和凯库斯劳一世达成协议,双方大致划定各自势力范围分界。其中立场颇为尴尬的曼努埃尔 毛鲁佐莫斯,被限制在科洛塞和劳迪西亚等敏德尔河上游地区,仍作为罗姆苏丹的封臣。除了确定双方边界,狄奥多尔还说服凯库斯劳一世围攻特拉布宗,削弱地区另一竞争对手的实力。
当周围的邻居各自乱战之时,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却返回了尼西亚。趁着局势基本稳定下来,他也打起了称帝的算盘。此时狄奥多尔的岳父、前拜皇阿莱克修斯三世已经向博尼费斯投降,被送到了北意大利的蒙费拉。他的哥哥君士坦丁 拉斯卡利斯,估计也已经身亡。那么拉斯卡利斯家对拜皇的宣称,自然就到了掌有实权的狄奥多尔头上。为了体现自己宣称的合法性,他还邀请正在色雷斯流亡的普世牧首约翰十世前来尼西亚,为自己举行正式的加冕礼。然而约翰十世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拒绝前往小亚细亚,并在复活节后没多久便去世了。由于普世牧首的位置出现空缺,再加上亨利正式加冕为拉丁皇帝后再次从西线进攻尼西亚,狄奥多尔不得不将自己的加冕礼暂时往后推迟。
不过狄奥多尔和亨利在西线的这次交手只是前奏,到了1207年双方于北线再次开战。而且这次大卫 科穆宁为了报狄奥多尔买宣罗姆苏丹进攻特拉布宗之仇,也加入了亨利这一边。他不仅给拉丁皇帝送去了数船补给,还亲自率军渡过桑贾里奥斯河攻击狄奥多尔控制的村镇。然而毕竟亨利此时被保加利亚和萨洛尼卡牵制了太多精力,投入卑斯尼亚的军力十分有限。大卫 科穆宁认为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进攻尼西亚,劫掠一番便返回了赫拉克利亚。部分拉丁军马则滞留在尼科米迪亚附近的丘陵地带,随后又被狄奥多尔手下的将军安德鲁尼科斯 吉多斯守住山口包了饺子,几乎全军覆没。
时间又过了一年,狄奥多尔终于决定在尼西亚完成自己的加冕礼。由于约翰十世死后普世牧首的位置一直空缺着,他索性自己任命了一位新牧首,称米海尔四世。上任不到两周之后,这位新牧首就为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主持了加冕礼。正式称帝之后,狄奥多尔召集军马渡过桑贾里奥斯河,反攻占据帕夫拉戈尼亚的大卫 科穆宁,直逼赫拉克利亚。面对气势汹汹的大军,大卫 科穆宁只得闭门死守,并遣使向拉丁皇帝亨利乞求援助。亨利不愿坐看尼西亚帝国进一步扩张其势力范围,便留下军事总管修整阿德里安堡,自己亲自率军渡过马尔马拉海攻打尼科米迪亚。受制于拉丁人在后方的进攻,狄奥多尔只得放弃围攻赫拉克利亚,赶回尼科米迪亚防守这个北线上的门户。由于行军太过匆忙,他的军马在回渡桑贾里奥斯河时损失惨重,大约有一千人被湍急的水流所吞没。而亨利则趁势在卑斯尼亚夺取了更多领地,直到寒冷的冬天到来,才阻止了拉丁皇帝进军的脚步。

1209年,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和新任保加利亚沙皇博里尔结盟,加入到新一轮对拉丁帝国的包围圈中。这个博里尔是之前阿森三兄弟的外甥,不过他比起自己的舅舅们,似乎各方面都要欠了一些。尽管这次保加利亚、尼西亚、伊庇鲁斯分别从北、东、西三个方向进攻,却没能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

对狄奥多尔来说,一场不算成功的战事其实没什么,随之而来的才是一个真正的大麻烦。在伊庇鲁斯领主米海尔一世和拉丁帝国皇帝亨利达成协议后,米海尔从拉丁人手中赎回了自己的堂兄弟、被罢黜的前拜皇阿莱克修斯三世。尽管米海尔对自己的堂兄弟礼待有加,不过阿莱克修斯更想夺回自己的皇位。因此他在另一位堂兄弟君士坦丁 科穆宁 杜卡斯(安杰洛斯)的帮助下,前往小亚细亚南部的安塔利亚港,想借助土耳其人的力量帮助自己夺回帝位。早年当罗姆苏丹凯库斯劳流亡到君士坦丁堡时,当时还是拜皇的阿莱克修斯三世曾经庇护过他。而且凯库斯劳假意改信受洗时,他还认了阿莱克修斯做教父。因此阿莱克修斯一方面拿往日的恩情做筹码,一方面又许以重利为诱惑,想要说服凯库斯劳一世支持自己。罗姆苏丹认为这是向尼西亚扩张自己势力范围的好机会,便遣使给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送信,要求他交出自己的领地并承认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合法统治地位。
四、危难间绝地反杀,乱世中否极泰来
面对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宣称,已加冕称帝的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当,然不会将自己辛苦打拼下的尼西亚拱手让出,他拒绝承认自己岳父的统治权。于是凯库斯劳一世召集了上万大军,带着阿莱克修斯三世一起,向敏德尔河谷下游进军并围攻安条克(敏德尔河畔)城。为了对抗土耳其人,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急忙整军出发。但是短时间内他能召集的所有兵力,包括拉丁佣兵在内,也不过两、三千人。狄奥多尔就带着这支军马从尼西亚出发,花了11天时间赶到了菲拉德尔斐亚。得知安条克岌岌可危后,尼西亚皇帝命令军马轻装便行,只带数天口粮向南急行军。起初狄奥多尔打算向土耳其人发起突袭,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并将凯库斯劳的使者送还,让他通知罗姆苏丹自己已经到达。凯库斯劳一世起初对此并不相信,不过确认消息属实后,他还是撤除围城整军前来迎战尼西亚皇帝。
虽然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失了先机,不过这也给了他选择地利的机会。由于自己兵少,狄奥多尔将军马部署在一处狭窄山谷的谷口,避免在开阔处与土耳其人交锋。而凯库斯劳一世果然受地形限制,手下的轻骑施展不开,便按兵不动等待尼西亚一方先进攻。于是狄奥多尔命令军马步步紧逼,等到离土耳其人足够近后,他派出雇佣的拉丁重骑对罗姆中军发起了猛烈的冲锋。由于土耳其人大多只有轻甲,在拉丁重骑的冲击下损失惨重。而拉丁人在踏过罗姆的阵型后,回身整队从后方又发起了一轮冲锋。尽管伤亡不轻,凯库斯劳一世迅速重整军马,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兵力包围消灭了冲阵的拉丁重骑。
随着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的拉丁重骑被击溃,战场上的形势也发生了改变。土耳其人气势大振,开始穿过山谷发起反攻。尼西亚这边毕竟兵少,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很快开始溃退。见到狄奥多尔本人被围攻甚急,凯库斯劳一世亲自纵马冲向尼西亚皇帝,一锤打在对方头盔上。这一下打得狄奥多尔头晕目眩,从他的战马上跌落下来。好在当罗姆苏丹命令随从抓住昏厥的狄奥多尔时,尼西亚皇帝及时恢复了神智,猛击凯库斯劳一世坐骑的后腿。战马受惊之下,罗姆苏丹也被掀落下马,且不及作出反应便被狄奥多尔枭首。随后尼西亚皇帝将凯库斯劳一世的首级刺穿在长矛上,高举着向土耳其人示威。见到苏丹被杀,罗姆大军再无战心,迅速各自溃逃。而狄奥多尔的军马由于伤亡过高,也无力再发起追击,只能任由对方撤走。
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艰难地反败为胜之后,暂时也消除了来自罗姆的威胁。凯库斯劳一世的儿子继承了罗姆苏丹的头衔,称凯卡乌斯一世。狄奥多尔和新任罗姆苏丹于1211年6月达成协议,商定了双方领地的边界。而在之前交锋时被俘的阿莱克修斯三世,被狄奥多尔褫夺了皇室印记,送去位于尼西亚的海金托斯修道院软禁起来。除此之外,尼西亚皇帝还为凯库斯劳一世的葬礼捐赠了2万迪拉姆银币,作为施舍分发给科尼亚的民众。
虽然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与罗姆苏丹达成协议,但是尼西亚帝国毕竟损耗严重,给了西北边的拉丁帝国可乘之机。同年秋天,拉丁皇帝亨利亲自带兵在其控制下的佩加伊登陆,并向东推进。狄奥多尔只得再次前往迎敌,虽然他的军马在人数上不占劣势,但是已经没有成队的重骑佣兵可用了。因此狄奥多尔率人埋伏在瑞达克斯河畔,准备在拉丁人渡河时发起攻击。但是亨利发现了尼西亚的伏兵,反过来突袭了狄奥多尔的营地。这场战斗一共只持续了一天,拉丁人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随后亨利趁势占领了大量领地,几乎控制了整个马尔马拉海南岸。
战败之后,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只得返回尼西亚再整军马,并以轻装部队游击骚扰拉丁人,暂时阻止了对方前进的势头。而第二年在小亚细亚西北部,很可能又有疫病广泛流传,进一步缓和了双方的对立态势。很多人都在此时去世,其中包括尼西亚皇后安娜 科穆宁 安杰利娜、两个皇子尼古拉斯和约翰 拉斯卡利斯、普世牧首米海尔四世,以及赫拉克利亚的领主大卫 科穆宁。趁着自己的老对手身亡,狄奥多尔的军马再次渡过桑贾里奥斯河,夺下了帕夫拉戈尼亚的控制权。特拉布宗一方原指望拉丁帝国能够出兵增援,但是在伊庇鲁斯君主国领主米海尔一世死后,亨利决定专注于欧洲一侧,反而于1214年和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达成休战协议。狄奥多尔同意将已在拉丁人控制下的领地,包括大部分米西亚地区和卑斯尼亚的沿海地区割让给拉丁帝国,以换取亨利暂时不再向小亚细亚东进。只靠特拉布宗自己,自然不是尼西亚帝国的对手。到了当年年底,狄奥多尔已经占领了锡诺普以西全部原属于大卫科穆宁的领地。不过由于锡诺普被罗姆苏丹抢占,隔开了尼西亚帝国和特拉布宗,阻止了狄奥多尔继续东进的步伐。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被夹在了罗姆苏丹和拉丁帝国之间。由于互相都有休战协议,尼西亚帝国倒没有再经历什么大的战事,狄奥多尔也将重心转移到了外交方面。皇后安娜 安杰利娜死后,他向亚美尼亚国王利奥一世送上聘礼,希望和国王的女儿成婚。但是利奥一世想把女儿他嫁,便将自己的侄女菲莉帕,假充女儿送给了狄奥多尔。虽然菲莉帕给尼西亚皇帝生了个儿子君士坦丁,但是当狄奥多尔发现自己被骗后,还是和这个假公主离婚,并将她和小君士坦丁 拉斯卡利斯一起送回了奇里乞亚。
当狄奥多尔这边的闹剧落幕后,欧洲的几位故人也先后离开了人世。拉丁帝国皇帝亨利死于1216年,他的姐夫库特奈的彼得二世继承了头衔。一年后彼得被伊庇鲁斯君主国新任领主狄奥多尔 科穆宁 杜卡斯俘虏,度过两年囚禁生涯后也离开了人世。彼得的长子菲利普拒绝继承君士坦丁堡的皇位,宁愿继续留在欧洲当纳姆尔边伯。于是他的二弟罗伯特作为替代者,将要入主拉丁帝国。但是在罗伯特正式加冕前,君堡的摄政是亨利的姐姐、彼得的夫人尤兰达。为了稳定自身局势,尤兰达将自己的女儿玛丽嫁给狄奥多尔做其第三任皇后,但是这并没能阻止尼西亚皇帝进攻拉丁帝国。不过此时的尼西亚还没有吞并拉丁帝国的实力,因此战事最后草草收场,双方又重新达成了休战协议。
两年之后,年近5旬的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去世,被葬于尼西亚的海金托斯修道院。由于狄奥多尔没有存活的合法男嗣,他的女婿约翰 杜卡斯 瓦塔特泽斯继承了帝位,称约翰三世。这个约翰 瓦塔特泽斯的父亲,正是伊萨克二世时兼任西部军机大臣、色雷斯总督、并在和保加利亚人作战时阵亡的巴西尔 瓦塔特泽斯。因此约翰三世也算是出身于拜占庭的传统贵族家庭了。约翰三世的统治时期,占了尼西亚帝国阶段的大部分时间。而他的儿子狄奥多尔二世,则继承了祖父拉斯卡利斯的家姓。
回头看看狄奥多尔 拉斯卡利斯的一生,浮浮沉沉也可以说是十分精彩了。年纪轻轻时他便已经做了拜皇的驸马,还被授予“驸马储君”的头衔。然而随着第四次十字军来到君堡,他所拥有的这些地位都化为了泡影。不过狄奥多尔并没有因此沦为一名普通的贵族,而是凭借积攒下的各种资源,在尼西亚重新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势。当然他在尼西亚的一切也绝非一帆风顺,收编原属拜占庭的各路豪强、与拉丁帝国交战互有胜负、奇迹般地阵斩罗姆苏丹、反攻特拉布宗夺取帕夫拉戈尼亚。然而最重要的是,在经过10年的征战之后,狄奥多尔不仅在周围的乱局中生存下来,还为尼西亚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使其继承人能够更好的施展拳脚。虽然拉斯卡利斯家最终也逃不过罗马继承法的魔咒,不过终究还是尼西亚这一脉,得以重新夺回君士坦丁堡,再次入主这座千年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