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非文科、32岁、原生家庭…debuff叠满,硕士如何重启人生?

2023-07-25 19:00 作者:高校人才网  | 我要投稿

作者:布鸽,法学硕士,公司律师,生于80的尾巴,悲观却坚强地活着。

座右铭:处涸辙以犹欢。


大专考研、双非院校、文科、32岁大龄、原生家庭稀碎、转行,这是加在我身上的debuff。


我在某副省级城市的市属国企工作,这家企业的级别很高,董事长等领导都是市管厅局级干部。


第一天报到,同事神神秘秘地问我:你的关系是谁?


我想了想网上的教程。这时候应该故作神秘、煞有其事地一笑,然后说“没有关系”,以营造一种真真假假的错觉。


同事很坦诚地说:咱们单位的集团总部,只有两种人,要么自己很有能力,要么家里很有关系。


01

我的第一份工作其实不错



2007年,我在高考大省考出了一个差强人意的成绩,就读于某本科院校的专科文科专业,同学们都忙着升本或者自考,都不太甘心高考差的那几分,对本科学历很是向往。


但我没有精力去读书深造,不是不想,是家里出了一些问题,使得我没有办法在这件事上继续折腾。


还好非常幸运地,我有一副好身板,所以另辟蹊径,选择了参军。


2009年,大学生士兵还是个稀罕物,就这样,我在大学期间入伍两年。根据当时的《兵役法》,城镇户口的义务兵退役后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领取一笔不菲的安置费,二是参加面向退役士兵的工作安置考试。


我果断选择了安置考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排在全市第六。


而工作岗位是根据排名由高到低自由选择的,轮到我时,我选择了一家垄断央企,这对刚毕业的专科应届生来说相当不错。


02

平稳安静的生活被打破



我在央企工作了四年多,是技术工人。期间被提升为小组长,拿到了函授本科,通过了司法考试,一切似乎都指向不错的方向。


但是不出意外意外它还是来了。我之前不是说我家里出了一些问题么?其实不复杂,大体就是父母离异,父亲家暴酗酒,家庭衰败。在我入伍之后,他又惹出了事被羁押判刑。


2016年底,我的父亲刑满释放。


2017年上半年的某天,我在单位院子里偶遇了来找我的父亲,无非就是向我提出一些经济上的要求。


处理完这次的事情后,我恶心又难过,对于演员毛晓彤的瘾君子父亲向她索要5000万这事,我感同身受。


我在当月提出了离职,领导还是想留我的,卡着我的离职流程走了4个月。当然这4个月我并没有在单位上班,我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03

所谓稳定的真实含义我一直不懂


有种说法:铁饭碗是指的你有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找到工作的能力。


我觉得这话说的不太对,但是不深究了,因为我得赶紧获得这种能力。我想有随时离职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生活的能力。


碍于前述的能力需求,以及我一直以来的学历遗憾,我决定考研,考法学硕士。


我原本的目标是某211院校,但是时间实在太紧张,那所院校的笔试参考书目又太多。所以我选定了一所距离我家乡非常远的双非院校。


这段时间我不仅没日没夜的学习,还海投简历,希望得到一份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助理的工作。


幸运地,2017年的执业环境还是友好的,我找到一份律所的工作,收入由8700元锐减到1500元。


微薄的收入,繁重的助理工作,看不完的备考资料,相信经历过在职考研的人都懂我的状态。


尤其是,没有任何支持,甚至还需要躲着那些往日的熟人,生怕我爸从他们那里得知我的任何信息。


还好那是个考研并不很卷的年代,我顺利进入复试,拿到了录取通知。


04

计划总是很美好的



硕士入学的时候,我已经29岁大龄,秋招时我会变成31岁,毕业时我会变成32岁。


我清楚我的年龄基本会让我在所有的校招简历筛选阶段被pass。所以,出于就业考虑,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第一,多实习,放大自己的工作能力优势。


第二,争取把CPA考出来,增强竞争力。


前述两个目标实现起来都很难。


关于实习,试问哪一家单位会接受30岁的双非院校出身实习生?事实的确如此,全部了无音讯。


不过好在我的导师在一家律所做合伙人,我有幸以我导师的律师助理的身份,在这家律所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年的实习。


至于考试,我低估了CPA的难度。


首先,它的确很难。


其次,由于我对这门学科不够了解,我认知中的会计是缺乏逻辑和美感的,这使我内心十分抵触注会的学习。


就这样,等到了研三的上学期,我才通过了六科中的两科。


05

虽然但是我还是拿到了offer


我在十二月拿到了我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offer。


那阵子我在不断刷国聘、海投网、高校人才网等等信息集成网站,不放过任何一个招聘法务的校招岗位。为什么不投律所?我的律所工作经验,已经让我了解到自己不适合这行。


我没有得到任何一家企业的通知,简历全部石沉大海。即便是被认为“是个男的就要”的施工企业,也没给我回复。


期间有个插曲。


我通过了某省属国企的简历筛选,经了两轮笔试,最终来到了面试环节。面试通知很仓促,我花费了两个月的生活费飞到面试现场。


在我做完自我介绍后,只有一位面试官礼节性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的优势是什么?


就这样,我的面试仅持续了3分钟。我转过身去,清楚地听到,一位面试官对其他人嘱咐道:


以后社招和校招不要安排在一起。


我大概是明白了:筛选年龄的时候统一按照社招35岁标准筛的,所以我成为漏网之鱼。


那种被人嫌弃和无视的屈辱感,令人回味无穷。


捞我上岸的是一家上市民企,线上面试时,我的专业性,尤其是对法律争议处理的作答和税法的了解给面试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Bingo,正好撞到了我的实务经验和注会税法科目上。


最终给到我的offer是1W+,这对于32岁的中年人来说,不算多,但是对于在三四线城市工作的应届生来说,足够了。


在谈到我的录用时,hr是这样对我说的:


你的情况很特殊,我们经过多方考虑,才定下来的。


06

社招和校招是完全不同的境遇


去年的6月,我在这家企业工作马上就满一年了。


这一年,我处理了很多急难险重任务,做了很多应届生做不了的工作,也受到了该有的器重和奖励。


民营企业就是这点好,多劳多得。


彼时,我正在外出差,躺在酒店休息,在同期的聊天群里,听大家讨论到近期可能要降薪和裁员的事情。


我有点慌乱。别人被裁有家可归,可是我连家都没有啊。


我本来的想法是:在这这家企业认真提高能力,择机在35岁之前找一份稳定工作。


我这种毫无依靠的人太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了,而这个降薪和裁员的小道消息,深深激起了我的不安全感。


直系亲友作奸犯科,考编考公自然是痴人说梦。不说政审能不能通过,即便通过了,那政审过程中也会让我父亲知道我的行踪和所在,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国企成为了我的首选。


我赶紧打开招聘软件,筛选起法务岗位。我的目标是:家乡城市,我确实很爱很想念很熟悉这座城市;国企,职位和薪酬比现在高,两年以内工作经验要求。最终投了两家市属国企,一家区属国企,和一家市场化央企二级子公司的岗位。


过程很平淡,我表现出色。面试官也不再因为我的出身而对我不屑一顾,我在应聘中胜过了很多拥有优秀出身和漂亮履历的对手。


除了没参加的那家市属国企外,其他三家企业的offer我都拿到了,我选择了现在的单位。


07

虽然过得不好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一张双非院校的全日制硕士文凭,对很多人来说是点缀甚至耻辱,对我来说却是摆脱原生家庭掌控和骚扰的救命稻草。


它让我能摸到门槛,让我有机会站在面试官面前,去用专业能力说话。


我现在过得并不富裕,孤独安静地生活在这座我长大的城市,中年人该有的房、车、家庭、圈子,我都没有。倒是攒了点小钱,但是不太敢置业,因为害怕被发现行踪后狼狈逃跑时不方便处理。


但是好歹我不需要困在一个央企的铁饭碗里,余生在担惊受怕和被索取中度过。


好歹我可以大胆离开,躲开危险的人和事。


没有翅膀,要努力奔跑。那么我这种不仅没有翅膀,还断了一条腿的孩子,能怎么办呢?


当然是向前进了,即便是用爬的,即便知道爬不远,但还是要不断不断向前进啊。

双非文科、32岁、原生家庭…debuff叠满,硕士如何重启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