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军是对印作战主力?主要配合西藏军区作战,不在主要方向
注:本文系力波教授节目发言整理
下面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个事件,是在1959年发生的,叫空喀山口事件。
空喀山口它位于中印边界的西段,从拉达克经过空喀山口可以进入我阿克塞钦地区。向北,它可以通往新疆的和田;向南,它可以通往我西藏的阿里,历史上一直都是我和田地区管辖的范围。
朗久事件发生以后,1959年10月20号,有3名印军非法进入了我边境,我边防人员劝他们退出,遭到拒绝以后我们没有办法,只好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并把他们扣押了下来。
第二天,印军70多人在同一个地方又侵入我方一侧,并向我边防巡逻队进行武装挑衅,以优势兵力分两路包围逼近我人数很少的边防巡逻队。
当时我们这个巡逻队只有13人,他们是70多人,并且开枪射击,我方没有办法,被迫实施还击,大约打了2个多小时,冲突当中双方各有伤亡,其中有7名印军被我俘虏,这就是空喀山口事件。
另外,我还想就网络上大家曾经疑惑的一些问题,或者说在一些介绍的资料当中,与事实不符的东西,给大家在这做一个补充说明,第一个就是关于1962年那场自卫反击作战,我们的最高决策层,究竟是谁在具体指挥?
有很多资料都在介绍,说1962年那场战争是林总指挥的,这是一个错误信息。当年林总虽然是军委副主席,是国防部部长,但是他没有参加整个1962年自卫反击作战的组织与指挥。
为什么他没有参加呢?是因为当时美国支持下的蒋氏集团,正准备在东南沿海实施60万人的登陆作战。
那么为了应对台海方向的这一紧急情况,当时中央就责成由粟裕到东海一线去负责这一次东南沿海抗击蒋氏60万军队反攻大陆的战役部署和筹划,那么当然,作为国防部长,林总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指向的是台海,所以他没有介入1962年这场作战。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当年主席提出是由刘伯承元帅任组长,贺龙元帅、徐向前元帅以及总参的总长罗瑞卿大将和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共同组成一个军委战略小组来指导和组织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所以没有林总参与的这个情况,你们看到的资料如果有说是林总指挥的,那是一个错误信息,在这儿需要更正一下。
我也在网上发现,有很多资料都在讲1962年那场对印自卫反击作战,54军是主力,担任了主要任务,这也是一个错误的信息。
第一,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北京把主要任务赋予给了西藏军区,西藏军区由张国华亲自设立军区前指,由他全权指挥那场作战,整个第一阶段,直到1962年10月20号打响了战斗,当时54军还没有行动,整个54军还在四川。
1962年10月21号,丁盛将军才接到了命令,让他率领130师向西藏方向集结,准备配合张国华的西藏军区部队反击印军。
他们在11月初到达西藏以后,临时又接到任务,让他们机动到察隅方向,对瓦弄方向的敌人实施反击作战,配合张国华在达旺方向的西山口——邦迪拉战役。
整个作战的过程,第一阶段只有西藏军区进行了,第二阶段整个130师,在丁盛指挥下只打了一个瓦弄作战,而且这个瓦弄作战是配合东段最西面的西山口——邦迪拉这一场大的战役的一个辅助作战行动,它不是主要战场,不是主要方向,更不是以它为主来实施的自卫反击作战。
自始至终,整个主体是以西藏军区张国华组织的部队为主打的那场仗,而且西藏军区战果也是最辉煌的,这就是我需要给大家澄清的一些事实。
另外再说明一点,当时整个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我们先后成立了3个指挥所,西段是康西瓦指挥所,这个指挥所是由原54军副军长何家产指挥的,他当时被调往了西段,在新疆军区南疆军区担任司令,并兼任这次西段反击作战的总指挥,他那个叫康指。
第二个,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在瓦弄方向由丁盛军长指挥的54军130师,打到瓦弄作战这个方向,成立了一个丁盛指挥所。
第三个指挥所,就是我们说的西藏军区前指,这个是由西藏军区的司令员张国华任司令的一个指挥所——西藏军区前指,他指挥了第一阶段的主要作战行动,克节朗战役和第二阶段整个中印边境线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战役,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战役。
上面就是我要跟大家澄清和介绍的三个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