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冲向尼日尔河:19世纪法国对西非殖民的起源

2023-08-08 08:00 作者:指文化行文化  | 我要投稿

本文摘自张宏伟编著《争夺非洲:列强瓜分非洲大陆简史》

当布拉柴还在巴黎畅饮香槟时,在塞内加尔河上游多石的高原上,一支法军沿着古老的商道向东前进,他们的目的地是尼日尔河。旱季,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凛冽、干燥的东风,刮起灰棕色的沙尘,直扑行人的双目。1883年2月1日,法军纵队在越过最后一个山脊后,终于抵达了尼日尔河岸边的巴马科(Bamako)附近。在西非的炎炎烈日下,尼日尔河这条闪闪发亮的水带,在距离源头几百千米的地方,河面扩大到800米宽,如同一条棕色巨蟒从树木繁茂的山地蜿蜒而下,滑行至灼热的平原。

骑马走在纵队前方的军官,穿着法国炮兵中校的蓝制服、白马裤,扎着皮绑腿,头戴白色热带盔。他就是古斯塔夫·伯格斯- 德斯博尔德(Gustave Borgnis-Desbordes)中校。2月7日,在巴马科扎营一周后,这位以沉默、冷峻、强硬著称的中校决定放纵一下:进行一场演讲。

塞内加尔轻步兵登陆非洲海岸。〔Henri Meyer(1841—1899)绘〕

巴马科村是典型的班巴拉(Bambara)村庄,由大约100间泥屋组成,它们建在离河岸较远的地方,以避开每年泛滥的洪水。两三百个赤裸着上半身的班巴拉土著走出泥屋,围观法军纵队的阅兵仪式:走在前面的是两个白人步兵连;接着是头戴红头巾,身穿红斗篷,挎着马刀的西帕希骑兵(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骑兵);然后是穿着灯笼裤、赤着脚、扛着格拉斯步枪的非洲猎兵;最后是辎重部队,骡夫们披上了拉风的蓝白色披风。

德斯博尔德的得力助手路易·阿奇纳德(Louis Archinard)上尉给野战炮装上炮弹,士兵们升起了一面巴黎妇女赠送的精致三色旗。做完这些,德斯博尔德中校开始了讲话:

去年11月,我担任上塞内加尔的指挥官时,曾对你们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在这是不是为了谈判,而是为了行动;我们必须前往尼日尔河,我们一定要到达那里。现在,我们做到了!

他开始解释他们的“教化使命”:

你们都知道,我们是在何种状态下征服苏丹的。1880年,我们除了(塞内加尔)总督布里埃尔·德·勒伊尔的干劲和奉献精神,什么都缺。可以说,我们被来自各方的不祥警告困扰着……

我们的祖先高卢人,难道比我们遭遇的马林凯(Malinka)人和班巴拉人更野蛮、更原始、更顽固、更无知吗?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后者不会一经邀请就成为商人,他们不会马上掌握火车、轮船、电报、汇率……

接着德斯博尔德提醒他们,在过去的3年里,他们经常被告知,他们脚踩污泥,头在云间。如果说“泥”是塞内加尔,那么“云”就是巴马科。

我拿自己打比方吧……我这么高,手脚之间离得这么远……法兰西共和国就像是这样一个巨人。我想,它很容易就知道如何从挡住去路的泥潭、遮住视线的云层中走出。

德斯博尔德继续他的演讲:

我想在巴马科,在我们的事业或许最危险的时刻,让你们听到这些话。即便暴风雨就在我们周围咆哮,也不能阻止我们冷静地思考。

随后,德斯博尔德为尼日尔河上游的第一座法国堡垒主持了奠基仪式。他将几枚硬币和一张写着共和国总统、海军部长等名字的纸条放进果酱罐中,然而将它埋在地基里。精致的三色旗在风中飘扬,早有准备的炮兵点燃引信,11发礼炮轰鸣作响。德斯博尔德对部下说,礼炮的声音“不会传出我们脚下的这座山,但回声……将在塞内加尔之外的远方响起”。

法国对西非的殖民史,可以追溯到黎塞留时代,当时法国商人在几内亚海岸建立贸易公司,这些公司被黎塞留授予了广泛的权力。1626年,第一诺曼底公司的船只抵达塞内加尔地区的恩达尔(Ndar)岛,并将其更名为“圣路易岛”。到了“太阳王”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先后组织了一些大的特许公司,扩大和巩固塞内加尔殖民地。1666年和1667年,法国趁着法荷战争爆发,荷兰疲于守卫本土之际,先后从其手中夺得阿尔京和果雷埃(Gorée)两岛,并把果雷埃和圣路易合并为塞内加尔省,设置总督。七年战争之后,法国丢失了塞内加尔殖民地;但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塞内加尔失而复得。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法国恢复了向达喀尔(Dakar)派遣移民的活动。在塞内加尔沿海地区,以圣路易、果雷埃、达喀尔和吕菲斯克(Rufisque)等城镇为中心,逐渐形成了4个殖民区。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果雷埃单独成立殖民政府,兼管几内亚湾沿海各法国殖民点的事务。这使塞内加尔殖民政府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塞内加尔河流域的扩张。

布拉柴会见非洲酋长马科科。〔出自《Les Colonies Francaises》,作者G. Dascher〕

当时,欧洲人对中世纪的“黄金国”马里帝国十分垂涎,相信帝国遗留下的塞古(Ségou)、廷巴克图等古城有无数宝藏。而真正以官方身份,把开发宝藏提上日程的,还是两度担任塞内加尔总督(1854—1861年、1863—1865年)的路易·费德尔布(Louis Faidherbe)。费德尔布曾在19世纪40年代在阿尔及利亚服役,参与过镇压卡德尔起义,是一名纯粹的职业军人。在他看来,军事安全优先于贸易,而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

19世纪后期的法国探险家皮埃尔·萨沃尼昂·德·布拉柴(左)与让-巴蒂斯特·马尔尚(右)。

法国向北扩张的主要目的,是击败控制塞内加尔河下游航道的特拉扎(Trarza,今属毛里塔尼亚)诸部。为打败特拉扎人,费德尔布沿河修筑了波多尔、达加纳和巴克尔等碉堡,连续三次入侵特拉扎人居住区,最终击败特拉扎人,控制了塞内加尔河下游以北直至卡约尔湖的地区。树胶贸易权落入法国人之手,塞内加尔河下游航线同样被法国人掌管。

点击下方直达图书特惠现场


冲向尼日尔河:19世纪法国对西非殖民的起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