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VS Co-IP VS Pull-down 学习笔记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
是指利用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将抗原(常为靶蛋白)从混合体系沉淀下来,初步分离靶蛋白的一种方法。
一般是利用Protein A-磁珠或Protein G-磁珠将目的蛋白X从混合物中免疫沉淀下来,最后将可溶性靶蛋白从磁珠上洗脱下来进行检测(如果抗体没有共价连接到磁珠上或使用变性缓冲液进行洗脱,抗体也会被洗脱下来)。
例如蛋白X在细胞内的蛋白量不同,或有着不同的翻译后修饰,这时就可以用X蛋白抗体+Prorein A beads来进行IP,从细胞中把蛋白X拉下,再用特异的抗体(如磷酸化,泛素化抗体)进行WB来检测蛋白X的变化。
简言之,IP就是检测单个蛋白的状态。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
Co-IP是免疫沉淀的延伸,主要用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检测。如果两个蛋白在体外体系能够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话,那么当用一种蛋白的抗体进行免疫沉淀时,另一个蛋白也会被同时沉淀下来。如果样品溶液中存在与靶蛋白相互作用的目的蛋白,也会被一同捕获及纯化得到,随后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等手段对得到的目标蛋白进行分析。
例如,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来,假如细胞内存在 XY 蛋白复合物,用 X(X也称为诱饵蛋白)的抗体免疫沉淀 X,那么与X 在体内结合的蛋白质 Y(Y也称为靶蛋白)也被沉淀下来。因此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 X 的抗体沉淀蛋白X,随后利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沉淀中是否存在蛋白 Y,如果存在,则说明细胞内存在XY蛋白复合物,即蛋白XY存在相互作用。(在体外验证X和Y之间有联系)
简言之,Co-IP就是检测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Pull-down
基本原理是将靶蛋白固定于某种基质上(如Sepharose)作为与目的蛋白亲和的支撑物,即“诱饵蛋白”。目的蛋白溶液过柱,可从中捕获与之相互作用的“捕获蛋白”(配体蛋白/目的蛋白),而没有被吸附的“杂质”则随洗脱液流出。被吸附的蛋白可以通过改变洗脱液或洗脱条件而回收下来。通过Pull-down技术可以确定“诱饵蛋白”与捕获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或筛选相应目的蛋白。为了更有效地利用Pull-down技术,可以将待纯化的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即将“诱饵蛋白”与一种易于纯化的配体蛋白相融合。
在Pull-down中用的比较多的有GST Pull-down。当GST融合蛋白在经过固定有谷胱甘肽GSH的色谱柱时,就可以通过GST与GSH的相互作用而被吸附。当再有细胞抽提物过柱,就可以得到能够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兴趣蛋白。一般来说,GST Pull-down可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鉴定能与已知融合蛋白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质;二是鉴定两个已知蛋白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除了GST以外,类似的融合蛋白很多,如与葡萄球菌蛋白A融合的“诱饵蛋白”可以通过固定有IgG的色谱柱进行纯化;与寡聚组氨酸肽段融合的“诱饵蛋白”可以通过结合Ni2+ 的色谱柱进行纯化;与二氢叶酸还原酶融合的“诱饵蛋白”可以通过固定有氨甲蝶呤的色谱柱进行纯化等等。


参考:
[1] 知乎-免疫沉淀(IP)的原理和应用
[2] 知乎-IP,Co-IP,GST-Pull Down傻傻分不清楚?
[3] 知乎-pull-down、ip、co-ip以及chip概念区别
[4] 知乎-免疫沉淀和Pulldown,这些方法原理你弄懂了吗?
[5] 知乎-Pulldown与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
[6] 优宁维生物-免疫沉淀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7] 金开瑞-简要区分EMSA、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免疫共沉淀、免疫沉淀、pull-down实验
[8] 丁香园论坛-一篇文章,帮你搞懂免疫沉淀和免疫共沉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