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全球丁基胶粘剂市场现状及产业链调查分析
丁基胶粘剂行业研究报告: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丁基胶粘剂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8至2022年,预测数据为2023至2029年。
本报告重点介绍丁基胶粘剂,丁基胶粘剂由丁基橡胶制成,丁基橡胶是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的共聚物。 丁基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由约 2% 的异戊二烯与 98% 的异丁烯聚合而成。 它可以由单体异丁烯通过阳离子加成聚合生产。
丁基胶带是以丁基橡胶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助剂,通过先进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终生不固化型自粘防水密封胶带,对各种材质表面都有极强的粘结力,同时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及防水性,对被粘物表面起到密封、减震、保护等作用。该产品完全不含溶剂,所以不收缩、不会散发有毒气体。因其终生不固化,故对被粘物表面热胀冷缩和机械形变有极佳的追随性,是一种极为先进的防水密封材料。
丁基类产品克服了传统沥青压敏自粘防水卷材的种种问题,丁基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民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水,高铁、机场建筑、地铁、隧道、公路、桥梁防水、河湖防渗等。预计未来将保持稳定的持续增长。
全球丁基胶粘剂总体规模分析

2021年全球丁基胶粘剂市场规模达到了592百万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683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08%。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1年市场规模为127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21.56%,预计2028年将达到156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22.9%。
在全球范围内,丁基胶粘剂的产量从2017年的 13.5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14.1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1.14%。 2021年全球丁基胶粘剂市场以北美市场为代表,约占全球丁基胶消费量的29.72%。
目前丁基胶粘剂的主要生产商有汉高、H. B. Fuller、Bostik、HS Butyl Ltd和3M等,其中汉高居世界领先地位,2021年生产市场份额为 17%。
在应用方面,丁基胶粘剂下游应用广泛,近年来丁基胶在造纸包装、建筑施工、木工、汽车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全球范围内,丁基胶粘剂市场主要受到建筑和建筑需求增长的推动,建筑需求占 2021 年全球丁基胶粘剂下游消费量的 72.31%。
目前,中国国内企业以及跨国企业中国基地的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并且能够实现出口,主要覆盖亚太市场。而在汽车和高端玻璃领域用胶需要部分进口。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产品差异化逐步得到提升,预计未来本土自给率将不断升高。而中国逐渐复苏的基建和建筑领域,大大的促进了国内对于丁基胶黏剂的需求,尤其是在中空玻璃和建筑防水领域。而在汽车领域,随着国内政策和资本的大力刺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拉升,也将是大力促进亚太地区对于该产品的需求。而相比于欧美地区,其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消费基础比较薄弱,未来几年将会和亚太地区形成较大的反差。因此我们预计预测期内,亚太将是全球主要的增长点。
丁基胶粘剂产业链分析

丁基橡胶是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的一种橡胶。作为全球第四大合成橡胶种类,丁基橡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老化性、耐酸碱性、耐臭氧、耐溶剂性等。凭借良好性能,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内胎、防水材料、减震材料、防毒用具、粘合剂等,广泛应用在汽车、机械、医疗、建筑、化工等领域。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丁基橡胶生产国,丁基橡胶行业产能、产量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我国丁基橡胶行业产能仍处于增长趋势,随着相关项目升级、投产,丁基橡胶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2021年,全球前十大丁基橡胶企业产能合计约为220.0万吨,其中埃克森美孚是全球最大的丁基橡胶生产企业,产能占比超过三成,其他企业如朗盛集团、沙特阿美等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上,丁基橡胶生产企业主要有宁波台塑、浙江信汇、山东京博石化、燕山石化、盘锦和运等,从产能分布来看,丁基橡胶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以及东北地区。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产业研究出版的完整版行业报告,著作权归QY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恒州博智出版市场报告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