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弯道超车的实力派——域森龙渊PLUS主观体验报告

2023-09-12 11:38 作者:铁西迟之谦  | 我要投稿

国产新能源车的发展势头有多夸张?丰田的汽车首席科学家、丰田研究所首席执行官吉尔·普拉特在今年广岛的七国峰会前一天,表达了他对电动汽车的明确厌恶,呼吁千万不要放弃燃油车。丰田甚至还联合五大日本车厂,宣传电动车不是碳中和的唯一途径。

 

在我看来,传统燃油车品牌反应过激,实属正常。数据表明,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大幅上涨,即便是在国内,中国品牌份额也超过了50%,国产车已经成为了主流选择。在新能源车市场,中国品牌的占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5%。如今的盛世不禁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国产车夹缝中生存的窘境,那时候的国产车就是廉价、低品质的代名词,在主流进口品牌的组合拳下毫无还手之力,用现在的话说,妥妥的小众品牌。

 

 

我是一个很认品牌的人,我也曾对那些买小众品牌汽车的人无法理解,明明有那么多靠谱的大牌子可以买。后来我才逐渐发现,不过是结合自身需求做出的选择罢了:进口品牌产品质量是好,但是普遍配置比较低,为了一个车标,打肿脸充胖子,还不如老老实实买小众品牌,享受大屏幕高科技的配置、更实惠的价格来的实在。

 

耳机亦是如此。按照那些喜欢计算iPhone成本的大聪明来说,耳机是典型的门槛低、溢价高的品类,贵在调音和品牌这种主观性很强的方面。所以应该理解的是,小众品牌依旧有其存在的意义,而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那样只会造成没有竞争压力,大厂年年挤牙膏的安逸。

 

 

很多人一提起小众品牌就是满脸不屑,那些割韭菜、胡乱吹的diy应负主要责任,属于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从不否认小众品牌也能做出个别打爆同价位进口品牌产品的可能性,只是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没那么大,还是要耳听为实。

 

毫无疑问,龙渊PLUS做到了。

 

 

域森这个品牌很有意思,是很典型的那种老实巴交的牌子:网上听感评测少的可怜,营销宣传可见一般(没写错,是真的一般)但是线下耳机展几乎一场不落,今年的上海和北京耳机展域森都参加了,玩的就是真实。勤勤恳恳的域森,选择了一条最纯粹、也最难走的路,而这条路一旦走稳了,外力再想阻挠亦绝非易事。

 

开门见山的说,龙渊PLUS是一款久违的小众品牌诚意良品,是一款完全具备越级打怪能力的超旗舰级别耳机。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龙渊PLUS的包装体积不大,外层封套+翻盖礼盒的设计,连绵的高山,绿色的湖水,三潭印月的西湖美景,国风气息拉满。内部是上下堆叠式结构,上层是保修卡和耳机本体,下层是皮质收纳盒和耳塞套等配件,盒盖的内侧还有龙渊的品牌故事。

 

配件方面,标配了哥伦比亚套和ATE耳套S/M/L各一对,还有一对带金属出音嘴的UC套安装在耳机上。原线名为白凤凰,是4股金银铜合金线基,尼龙编织,线身粗壮且柔软。除了可以额外购买3000块钱的日耀升级线以外,域森还为手头有自购线材的烧友提供了无标配线材版本,价格只要8800元。

 

 

配置方面,龙渊PLUS与龙渊是一样的,都是声扬38D1X单元*2(低频)+声扬28UAP单元*4、声扬E50DT单元*4(中频/中高频)+娄氏31736单元*2+EST声扬一拖四静电*4、EST声扬一拖二静电*2,组成了6静电+12动铁的豪华旗舰架构,放眼整个耳机圈也是相当炸裂的。二度增加技术加持下的6静电单元,高频可延展至100kHz,大大降低了驱动门槛,静电味是非常明显的。18Ω 125dB/mw的数据,对前端推力的要求极为友好。

 

两者的区别在于,龙渊PLUS增加了三个电子分频点,分离度更好;低频导管采用了TWARON声学纤维,有效吸收驻波,低频更加纯净,下潜更深;以及新增了低频调节旋钮,低频量感随心调整。

 

 

绝对自定义的氛围感

 

在说声音之前,有必要把这个无级调节的低频旋钮说清楚。坦白说,在域森宣传页面和说明书都找不到详细介绍的前提下,这个没有刻度符号的旋钮还是很容易让人困惑的。研究半天,我发现了玄机:逆时针转到底,就是低频最少的状态。顺时针旋转,低频量感随之增加,高频的亮度、线条感和细节的层次感亦会逐渐减弱,所以这个旋钮其实对全频段的能量分布都有影响。顺时针最大旋转角度为270°,再转也转不动了。

 

域森官方将正中间135°的位置称之为均衡模式。就我个人体验而言,0°的低频属实有些少的可怜了,高频存在感过强,很容易造成听力疲惫;90°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声音,以下声音评测就是基于这个模式;135°的确是最均衡的模式,三频不偏不倚,适当的牺牲一些静电高频的毒性,换来的是更加有弹性和氛围感的低频,是杂食性最好的模式;180°的声音相对中庸,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也没什么特点可言,静电高频的特色几乎都被掩盖,得不偿失;270°的低频就有些轰头了,变为了一个中下盘的塞子,说是换了个耳机亦不为过,口味比较重的朋友应该会喜欢。

 

之所以选择这些角度,主要是因为很容易对准,毕竟两个耳机如果角度有差,声音不一样还是挺难受的。

 

 

超旗舰级的素质感

 

上耳立刻就能感觉到龙渊PLUS是一款很厉害的耳机,密度非常大,甚至强悍到与普通的万元级耳机能拉开档次感的巨大差距。按理说这种高密度的调校通常会让人有压抑的感觉,仿佛所有的信息量一股脑都丢给你的感觉,但是龙渊PLUS并没有。究其原因,一来调音很宽松舒适,并没有明显的侵略感,相比龙渊PLUS,高频的表现力要收敛许多,没那么锋芒毕露了;二来层次感很好,纤毫毕现之余每个细节都安排的很妥当,颇有些大师傅厚积薄发的秩序感。

 

在90°的模式下,大体框架上是一个标准的偏中上盘、通透明亮的素质向声音,是属于那种音染比较好听、人声非常抓耳的监听素雅向风格。低频的量感不算多,但是回弹很舒适,干净利落,爽感很足。辅以凝聚的能量感,真实的还原感,以及还不错的准确下潜…一言以蔽之,这就是大多数HiFi发烧友追求的标准低频:不重口,不羸弱,主打的就是一个刚刚好。

 

 

中频人声是龙渊PLUS的绝对强项,结像大而清晰,齿音打磨的几乎不可闻。亮度偏亮,厚度适中,有一定的贴脸感。得益于耳塞天花板级别的解析力,人声口型的刻画堪称丝丝入扣,在不过分追求线条感的前提下,呈现出了如同歌手就在你面前的真实感。

 

高频表现更是令人惊喜。相比较某些用了静电单元、但是调音还是中下盘、甚至静电单元都没有参与工作的噱头产品,龙渊PLUS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静电味到底是什么样的。听完你就知道,用可爱俏皮、顺滑明亮、延展极佳、纤细柔和这些词来形容,是非常准确的。应该说,域森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至少音色如此准确漂亮,还完全不会刺激的华丽高频,我以前是没见过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以前我很喜欢收集各种偏科的塞子,来适配各种曲风,其实都是走弯路。在超旗舰耳机的硬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搭配日耀升级线声音的提升还是比较大的。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比打了鸡血一样,两端的延展、声音的立体感、力量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高频细节的丰富度、全频段的鲜活度,更是上了一个台阶。相当于,日耀把龙渊PLUS原本的长处进一步加长了,同时让原本就不甚明显的短板更加被掩盖住,效果立竿见影。考虑到3000块钱的高昂售价,我觉得标配线其实也完全够用,还更耐听一些,不差钱的直接冲日耀也不存在翻车的问题。

 

 

瑕不掩瑜的小小遗憾

 

吹了这么多,是时候物理降温一下,说说龙渊PLUS那些不得不说的小问题。

 

首先是声场的纵深。这个很好理解,毕竟是流行人声向的调音,没法奢求龙渊PLUS给你一个广袤无垠的宽敞空间,这样更有利于在有限的空间里堆满密度——是实打实的信息量,而非靠低频量感糊掉一切的伪密度。其实与同价位的流行人声塞相比,龙渊PLUS的声场还是不错的,横向声场没有明显的撞墙感,纵向分离度很强,层次感出色。即便是加大音量拉近距离,声音的前部分也有些空,缺乏一些立体感。

 

其次是低频旋钮。我能理解这个功能真的好用,我以前也的确没见过别的品牌用,相比主动调音拨杆拥有更多的调音可能。但是,要说但是,这个小东西属实有些金贵,并不是很耐用。我这条样机刚收到就出现了轻微滑牙的情况,中心部分已经出现掉粉、变圆。关键这东西不在保修范围内,属于人为损坏。换的话成本也很高,因为静电单元是胶死的,一个单元480元,直接报废,想想都肉疼。如果将来能把旋钮换成金属材质,想必是极好的。

 

最后是包装。我能感受到域森在龙渊PLUS的包装上花了许多心思,但是在对比国外品牌的超旗舰产品包装后,我只能说,自主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点不针对域森,相信未来在有更多供应链话语权后,一定是会越来越好。

 

 

总的来说,龙渊PLUS是一款非常典型的国产耳机:他有着近乎极致的18单元疯狂堆料,用的还都是娄氏和声扬的进口单元,价格却只要9K左右。同时在外观、做工、包装这些自主品牌传统弱项上,都还有进步改进的空间。

 

物美价廉是好事,但我不希望因为这个阻碍了龙渊PLUS的上限。我不想捧杀龙渊PLUS,但就算顶着压力我也必须要说的是:即便不与国际大品牌比较,与某些国产1W5档的旗舰耳机相比,龙渊PLUS的表现依旧是不遑多让的。换个外国标卖2W,就目前这个市场行情,也不是不可以。

 

 

回到开头的话题。HiFi与汽车另一个很像的点是:自主品牌都越来越好了。无论是日本VGP获奖的数量,亦或是在国际上的声量,Ch-Hi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也希望域森这些小众品牌,能抓住这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一举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毕竟论坚持的毅力和钻研的能力,我们从没怕过。

 

购买建议。坦白说,我已经很久没在9K这个价位遇到如此让我眼前一亮的耳机了。龙渊PLUS调音健康、中正、通透,能满足国内烧友对于流行人声塞的绝大部分需求,低频旋钮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盲狙的翻车率。随便翻翻贴吧的评价你就知道,小众品牌想要获得挑剔的发烧友的认可,唯有通过实力一途。

 

如果你是个不在乎品牌的务实派,那么龙渊PLUS能带给你的,可能比你预期的还要多的多。

 

以上

By 铁西迟之谦

 


弯道超车的实力派——域森龙渊PLUS主观体验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