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重大更新】2.27 “贵族胄裔” 版本更新日志

重大版本“贵族胄裔” 更新日志
(待完善)

法国海军正式开启封闭测试;空中载具热焰弹、加力燃烧尾焰、导弹与火箭弹视觉效果全面升级;地面载具弹着痕迹一并改头换面。新版本中新增载具与原有载具升级数量超过 50 款,新加入游戏的法国海军水面舰艇就达到了 14 艘!新版本得到新玩具的可不只有舰长们:所向披靡的 F-14B、3 款全新苏霍伊战机、外观独特的 M1 KVT 坦克与游戏中首款印度装甲载具“胜利”式同样引人注目!更有包括 2 张全新地图、海战岸防堡垒机制、新型战机挂载在内的更多新增内容等待玩家在“贵族胄裔”版本中亲自体验!

全新机制与画面特效
所有游戏模式均迎来机制升级!海战模式新增岸防堡垒系统、全新的热焰弹特效、更新火箭弹与导弹飞行特效、同时游戏中大多数反坦克导弹与地对空导弹均迎来了飞控模型的全面升级。更加真实的高爆弹药弹着痕迹、新增地面载具散热器功能以及线控制导导弹的引导线特效也一并加入游戏之中!


空中载具
多达数十架全新战机:从双翼初始战机 BF2C-1“苍鹰”到美国空战科技树顶级舰载机 F-14B;同时还有苏-25T、苏-39、歼-8F 与幻影 2000 5F 即将加入游戏。与此同时我们并没有忘记游戏内现有载具:“回旋镖”也迎来了改头换面式,外观模型获得了全面升级!



美国
德国
苏-22M4
苏联
英国
回旋镖 - (模型升级)
中国
意大利
狂风 ADV
法国
幻影 2000 5F
兰开斯特 MR.7
PBY-5A 后期型 (高级载具)
瑞典
AJS 37

地面载具
18 辆全新地面载具,其中包括外形别致的德国自动火箭发射车、以色列马加赫/九头蛇与来自法兰西的 155 毫米 AuF1 自行榴弹炮。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二战早期的 38 (t) 坦克 n.A. 型与冷战期间美国模仿苏联主战坦克进行外观改造而来的 M1 KVT 假想敌坦克!




美国
德国
苏联
英国
SARC Mk IVa
胜利 (高级载具)
日本
87 式侦查警戒车(原型车)
中国
ZTZ88B
211 工程
意大利
法国
VBCI-2/MCT30 (高级载具)
瑞典
谢尔曼 III/IV (高级载具)
以色列
马加赫 6B/海浪 (联队载具)

直升机
升级了 6 架直升机的座舱模型,卡-50 与卡-52 直升机新增乘员弹射功能。
美国
AH-1G — (座舱模型升级)
德国
BO 105 CB-2 — (座舱模型升级)
苏联
卡-50、卡-52 — (新增乘员弹射动画)
日本
AH-1S 早期型 — (模型已更换为 AH-1E )
瑞典
HKP9A — (座舱模型升级)
HKP9A (FC) — (座舱模型升级)
以色列
蝰蛇 A — (座舱模型升级)
蝰蛇 B — (座舱模型升级)

水面舰艇
新增 14 艘法国海军舰艇供参与封测的玩家解锁。此外其他舰艇也将一同加入游戏当中:德国 Z 46 驱逐舰、苏联“威武”号驱逐舰、英国“勇敢”号驱逐舰与日本的“伊势”号战列舰!

法国(法国海军封闭测试现已开启)
德国
Z 46
苏联
英国
勇敢
日本
伊势

新地图及作战任务
新增陆空联合作战地图 “伊比利亚古堡”:

新增海战地图 “法兰式约瑟夫地群岛”:

空战街机模式:
新增添加了【空域争夺】模式,首批加入 2 张地图:以色列、斯摩棱斯克。任务目标:
地图中共有 3 处目标点:一处位于地图正中的小型空域,另外有 2 处机场坐落在中央空域两侧。
战斗任务包括对地支援任务(与守卫模式下的对地攻击任务相似),地面单位型号与分布将随战斗等级改变。
地图中分布有战区,被炸毁后 15 秒刷新。
玩家载具出生高度低于空战守卫模式,可用出生点数量也相应少于守卫模式。
轰炸机出生点高度高于战斗机,同时更靠近地图中央(与空战守卫模式的出生点分布相反)。
地图与作战任务更新
修复了冬季版本波兰、马奇诺、阿登森林地图中被雪覆盖树木的问题。
修复了灌木丛在被玩家载具压倒或开火穿透后的反常表现。
改善了载具在混凝土路面上的通过性能。
修复了“布雷斯劳”地图中不同地形材质引起的问题,提升了主要通路与人行道路面的地形通过性。
单人任务与历史战役更新:
修复了单人任务与历史战役中的多项问题。
历史战役模式下的水面舰艇已更换为精细模型。鉴于这一变动带来的影响,对战役进行了部分平衡性调整。
无间断对抗模式变动
将全新无间断对抗战局机制套用至更多地图中(变动包括地图从原先的 7×7 方格变更为 8×8 布局、单个地图方格面积增大,对地图整体尺寸进行拓展、机场移至新位置以增加间距),地图变动列表:
突出部
科尔松
诺门罕
库尔斯克
鲁尔
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冬季
突尼斯(同时还增加了机场可用刷新位置)
莫尔兹比港(该地图相比原版本旋转 45 度,以让交战双方陆海空域面积比例相近)
为空战无间断对抗模式添加了更多的战区刷新点位(先前双方地图区域各有 10 处刷新点位,现在增加至 20 处)。
中低级与次顶级空战与海战无间断对抗战斗中,航空母舰模型将更改为二战型号。德国使用日本航母进行替代。顶级房仍将使用佛莱斯特型航母。
无法直接在机场上出生的战机(如水上飞机)现将直接在玩家选定机场上方出生,而非像先前一样出生在地图边缘位置。

地面单位模型,损伤模型,载具性能和火力配置调整
修复了轮式车辆在高速转向及停泊在斜坡表面时悬挂系统的表现。
地面载具散热器受损现将影响载具性能:散热器受损后将会导致引擎过热并在一段时间后完全失灵。
挑战者 2 (2F) - 修复了车体顶部装甲接缝处存在缝隙的问题。
酋长/神射手 - 修复了雷达天线外观模型不处于直立状态的问题 (玩家报告).
彗星 I (所有型号) - 修复了一项导致炮弹破片与子弹能够击穿炮盾侧面装甲的错误 (玩家报告).
斐迪南、象 - 修复了炮弹可在未击穿车体后部装甲的情况下对车尾弹药架造成损伤的问题 (玩家报告).
341 防空坦克 - 炮闩现已分划为损伤模型中的单独模块 (玩家报告).
豹 2A4 (所有型号) - 修复了一项导致炮弹破片与子弹能够击穿炮盾下方装甲的错误 (玩家报告).
M47 - 修正了炮塔弹药架摆放错误的问题。资料来源: TM 9-2350-200-12
M60 AMBT - 修复了一项导致敌方炮弹未穿透装甲仍可能对弹药架造成毁伤的错误 (玩家报告).
梅卡瓦 Mk.4 LIC - 修复了车长视角显示车长观瞄格栅防护网,阻碍视野的问题。
三号坦克 N 型 - 修复了车长乘员模型探出指挥塔舱盖的问题 (玩家报告).
QN506 - 车体首下装甲外观模型与损伤模型不一致的问题已获修复。
Sd.Kfz.221/s.Pz.B.41 - 修复了车长乘员的实际损伤模型与外观模型不符的问题 (玩家报告).
TAM 2IP - 修复了炮盾上方装甲存在空隙的问题 (玩家报告).
ZTZ 59 - 修复了炮盾与炮塔装甲之间存在空隙的问题 (玩家报告).
90 式坦克、90 式坦克 (B) 型 - 修复了一项导致炮塔装甲能被炮弹破片与小口径子弹穿透的问题 (玩家报告).
维克斯 Mk.7 - 修复了一项导致炮塔装甲能被炮弹破片与小口径子弹穿透的问题。
BM-31-12 - 修复了炮手史实观瞄在高仰角下可能会被载具发射架结构遮挡的问题 (玩家报告)
IS-1、IS-2 - 车体首下装甲倾斜角度自 24 度变更为 30 度(玩家报告).
T-28、Т-28E - 修复了一项导致敌方炮弹未穿透装甲仍可能对弹药架造成毁伤的错误(玩家报告).
T-28 (所有型号) - 修复了机枪炮塔座圈能被炮弹破片与小口径子弹穿透的问题。
T-34-85、T-34-85E、T-34-85 改、T-34 防空坦克、Т-34-100 - 修正了车体油箱分布与结构。资料来源s: Руководство по материальной части танка Т-34. 1949. //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the Russian T34/85 Tank(玩家报告).
WZ1001(E) LCT - 修复了炮盾下方装甲存在缝隙的问题。
ZTZ96A、ZTZ96A (P) — 修复了一项导致炮塔座圈能够被炮弹弹片与小口径子弹击穿的错误(玩家报告).
猎虎 - 修复了车体首下装甲存在的一项防护问题,先前该错误导致部分低穿深炮弹也能击穿首下装甲造成毁伤。
9М112、9М113、9М117、9М117M1、9М119、9М119M1、9М133、9М133FM3、9M114、9M120、9M120F-1、9M220O、3М7、MGM-51B、MGM-51C、MP ACRA、MIM-146、TOW、I-TOW、TOW-2、TOW-2A、MILAN、MILAN-2、HOT、HOT-2、302 型反坦克导弹、红箭-9、GP105、GP125、红箭-73E、79 式、ZT3A1、ZT3A2、罗兰-1、罗兰-2、罗兰-3、RB-70、RB 70 Mk.2、火流星 — 导弹引导模式已升级至新机制。
SU-152 — 修复了车顶与战斗室前部装甲存在缝隙的问题(玩家报告).
Т-80 — 修复了内构视角下模块颜色标注不正确的问题 (玩家报告).
KV-1E、KV-IB、248 工程 — 修复了内构视角下弹药模块标注颜色不正确的问题。
L3/33 CC — 修复了内构中缺失炮手瞄准镜导致的一项问题。
AMX-30、AMX-30 (1972) — 修复了炮手瞄准镜装甲模块缺失的问题 (玩家报告).
ZTZ99A — 修复了一项导致敌方炮弹未穿透车体装甲仍有可能对车体前部油箱造成毁伤的问题 (玩家报告).
蒂朗 4S — 修复了炮塔座圈能被炮弹破片与小口径子弹穿透的问题 (玩家报告).
丘吉尔 NA75 — 修复了机枪座周围存在的装甲盒空隙 (玩家报告).
四式自走炮 - 细化了弹药消耗顺序,主炮备弹量从 28 发变更为 24 发。资料来源: 玩家报告.
BMD-4、BMP-3 - 修复了 30 毫米机炮过热后不会发生卡弹的问题。
石龙子 - 主炮垂直俯仰角从 -4.5/+77 度变更为 -5/+80 度。车体全重自 28600 千克更正为 27600 千克。资料来源.
M19A1 (所有型号) - 车体全重自17500 千克变更为 18670 千克。资料来源.
M50 - 最大倒车速度自 7.88 千米/时更正为 16.2 千米/时。资料来源.
XM803 - 炮塔方向机最大旋回速度自 36 度/秒变更为 42 度/秒,高低机最大俯仰速度自 20 度/秒变更为 42 度/秒。资料来源: Operator’s Instruction Manual, Tank, Combat, Full Tracked: 152 mm Gun/Launcher XM803
268 工程 - 细化了弹药消耗顺序。
百夫长 Mk.I - 行驶极速自 37 千米/时增至 38 千米/时。资料来源.
SARC Mk VI (所有型号) - 细化了装甲分布及其数值。重新细化了各处装甲厚度。
炮塔前部:30 → 20 毫米
车体后部:10 → 14 毫米
车体侧面:8 → 16 毫米
车体顶部:5 → 10 毫米
OTOMATIC - 发动机出力自 830 马力更正为 1100 马力。资料来源.
64 式轻战车 - 车体全重自 24000 千克更正为 22000 千克。资料来源.
ST-A3 - 修复了车长指挥塔装甲模型存在的一处间隙 (玩家报告).
三号突击炮 F 型 - 修复了敌方炮弹在未击穿车体装甲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对车体左侧弹药架造成毁伤的问题 (玩家报告).
VAB/SANTAL - 载具炮塔的替换外观模型已制作完毕 (开发团队在“火与冰”版本更新日志中已提前 告知 所有玩家有关本次变动的消息)。

空中单位模型,损伤模型,载具性能和火力配置调整
火力配置及武器系统
25 毫米 ADEN 25 机炮 — 机炮全重自 198 千克更正为 130 千克。
30 毫米 ADEN Mk.4 机炮 — 机炮全重自 150 千克更正为 87 千克。
SD10C 航弹 — 弹体全重自 10 千克更正为 7 千克。资料来源: “German explosive ordnance (bombs, fuzes, rockets, land mines, grenades and igniters)”.
SLAP 与 SLAP-T 弹药 — 修正了弹链图标。
НАР FFAR 太空飞鼠 — 弹体重量自 8 千克修正为 8.98 千克,战斗部装药质量自 0.98 千克修正为 0.91 千克。资料来源: “TM-43-0001-30 Rockets, Rocket Systems, Rocket Fuzes, Rocket Motors (December 1981)”.
3000 磅 M118 爆破炸弹 — 特里托纳儿装药质量自 856.4 千克修正为 898.8 千克。资料来源: “TM-9-1325-200/TO 11-1-28”.
FAB-100M-43 航弹 — 装药质量自 36.02 千克更正为 49.93 千克。
为使用下列航弹挂载的战机添加单独投放功能:100 磅 AN-M30A1 航弹、250 磅 AN-M57 航弹、10 千克 SD10航弹、50 千克 SC50JA 航弹、50 千克 D.T. No.2 航弹、50 千克 G.A. MMN 航弹、100 千克 No.1 航弹、100 千克 100/50 G.P , GP 50T 航弹、100 千克 SAP 100M 航弹、100 千克 GP 100T 航弹、160 千克 A.P 160 航弹、60 千克九七式六番陆用爆弹、100 千克九四式一〇番陆用爆弹、100 千克 FAB-100M-43 航弹、50 千克 FAB-50 航弹、100 千克 FAB-100 航弹、50 千克 m/37 AP 航弹、50 千克 m/42 航弹。G.P. 250 磅 Mk.IV 航弹、M.C. 250 磅 Mk.I 航弹。
QJK99 机枪 — 修复了资料卡弹链信息中穿甲燃烧弹描述信息错误的问题。
9M127、9M114、9M120、9M14-2、9М17M、9M17P、9M123、I-TOW、TOW-2、红箭-8A、红箭-8C、红箭-8E、红箭-8H、HOT、HOT-2、HOT-3、AS-12 — 导弹引导模式已升级至新机制。
Kh-25、Kh-25ML、Kh-29L、Kh-29T、AS.34、AS-30L Nord、PARS 3 LR、AGM-62A、AGM-62A ER、GBU-8、GBU-15(V)1/B、KAB-500Kr、KAB-500L、雷石-500J、TS250、BGL-400、BGL-1000、Mk.13、Mk.18、GBU-24 铺路 III、GBU-10 铺路 II、GBU-12 铺路 II、GBU-16 铺路 II — 修正了飞控模型参数,自动导航系统性能已获提升。
为制导炸弹新增投放点计算 (CCRP) 功能。
下列型号高阻航弹已添加至对应载具挂载列表中:
Mk 82 蛇眼:
A-10A、A-10A 后期型、F-16A、F-5A、F-5C、F-5E、F-4C 鬼怪 II、F-4E 鬼怪 II、F-100D、F-4F 早期型、F-4F、F-16AJ、F-4EJ、F-4EJ ADTW、F-4EJ 改、F-16 MLU、F-5A (中国)、F-5E (中国)、萨博 105G、鹰、重锤、重锤 2000、F-105D、F-100A
Mk 81 蛇眼、Mk 82 蛇眼:
A-6E TRAM、F-8E、A-7D、A-7E、A-7K、F-4J 鬼怪 II、F-4S 鬼怪 II、A-4B、A-4E 早期型、AV-8A、AV-8C、A-1H、A-4E (以色列)、猛禽
OFAB-250Sh、FAB-500Sh:
米格-29 (德国)、苏-22UM3K (德国)、苏-25、苏-25K、米格-29、米格-27M、米格-27K、苏-17M2、苏-17M4、苏-22M3、雅克-141
1000 磅 Mk.13 №117 型:
狂风 GR.1,鹞 GR.1, 鹞 GR.3、海鹞 FRS.1, 鹞 GR.7、鬼怪 FGR.2、鬼怪 FG.1、F-4J(UK) 鬼怪 II、美洲虎 GR.1、美洲虎 GR.1A、掠夺者 S.1、掠夺者 S.2
250-4 型:
强-5A、强-5C
250-4 型、500-4 型:
歼-7E、歼-7D、强-5L, 歼-8B
Mk 83 AIR:
狂风 IDS、狂风 IDS ASSATA1
Mk 82 AIR、Mk 83 AIR:
F-14A 早期型
Mk 83 AIR:
狂风 IDS
250 千克 25 200 型、SAMP Mk 82 250 蛇眼:
幻影 2000D-R1
250 千克 25 200 型:
幻影 2000C-S5
250 千克 25 200 型、400 千克 21 200 型:
幻影 IIIC、幻影 IIIE、苍穹、幻影 5F、幻影 F1C、幻影 F1CT、幻影 F1C-200、鸢、美洲虎 A、美洲虎 E
SAMP Mk 82 250 蛇眼:
兀鹫、幼狮 C.2、幼狮 (鸭翼)、幼狮 C.7、A-4H、A-4E 早期型 (M)
苏-25 (所有型号)、苏-17 (所有型号) 、苏-22 (所有型号)、米格-27 (所有型号)、米格-23 (所有型号)、F-4 鬼怪 II (所有型号)、零战三二型 — 挂载列表新增可抛式副油箱。
狂风 GR.1 — 挂载列表新增 PGM-500 与 PGM-2000 制导炸弹。
G.91Y - 新增 AS-20、AA-20、AS-30 挂载选项。
歼-8B — 新增 500-3 型航弹挂载
幼狮 C.2 — 新增怪蛇 3 空对空导弹挂载。
幼狮 C.7 — 新增怪蛇 3 空对空导弹挂载。
重锤 2000 — 新增怪蛇 3 空对空导弹挂载。
鹰 — 新增怪蛇 3 空对空导弹挂载。
苍穹 — 30 毫米机炮改装件及其弹链分别从 2 级与 4 级改装件变更为 1 级与 3 级改装件。
A-7K — 修正了 20 毫米 M61A1 航炮的备弹量。资料来源: “T.O. 1A-7K-34-1-1”.
其他变动
AH-6M - 观瞄缩放倍率自 3.0х-126.0х 变为 10х-19х,视野自 120 度变为 180 度。
AH-1F、AH-1S - 20 毫米 M197 机炮射界已获细化,由原先的水平 +/- 115 度、垂直 -50/+25 度变为水平 +/-110 度、垂直 -50/+21 度。资料来源: TM 55-1520-236-10 - 1990 - Operator's Manual Army Model AH-1S (PROD), AS-1S (ECAS), AS-1S (Modernized Cobra) Helicopters )
F-4 鬼怪 II (所有型号) - 导弹与航弹挂载最大投放速度限制已由 1.01 马赫增至 1.1 马赫。修复了起落架与阻尼人火箭弹发射巢之间存在的模型冲突问题。
FJ-4B、FJ-4B VMF-232 - 新增阻尼人火箭弹挂载。
F-16AJ - 飞行员模型已替换为自卫队飞行员。
兰开斯特 (所有型号) - 修正了资料卡与成员技能界面的自卫机枪手人数。
狂风 (所有型号)、掠夺者 S.2、AJ 37、米格-21 SPS-K、AV-8A - 修复了挂载界面中选挂干扰物吊舱的情况下可在改装件界面中取消干扰物改装件配置的错误。
TBF-1C、复仇者 Mk.I - .50 前射机枪弹链中曳光弹型号更正为 M8,新增 2000 磅 AN-M66 与 1600 磅 AN-MK1 穿甲炸弹。
佩-2 - 自第 110 批次其航弹型号更改为 M-43 型。
P-51A 野马 - 新增 100 磅 AN-M30A1、250 磅 AN-M57、300 磅 H.E. M31 与 500 磅 AN-M64A1 航弹挂载。
TBF-1C - 飞机乘员总数由 3 人更正为 4 人。
TBD-1 - 新增 1000 磅航弹挂载。
SBD-3 - 新增 500 磅航弹挂载。
SB2C-5 - 新增 2000 磅 AN-M66A2 航弹挂载。
F9F-2、F9F-5 - 新增 250 磅 AN-M57 航弹挂载。
猎人 F.6、猎人 FGA.9 - 新增 HVAR、60 磅 S.A.P、25 磅穿甲火箭弹挂载。
A-7K - 调整了外侧挂架 250 磅与 500 磅航弹的挂载位置。
S.O.4050 秃鹰 IIN - 从内构视角下移除了多余的油箱模块。
直-19 (所有型号) / 直-10 - 热焰弹/干扰箔 改装件已重命名为 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I-153 - 修正了航弹投掷顺序。
A 21A-3 - 战机不再能够同时挂载航弹与火箭弹 (玩家报告)。撤回先前实装的火箭弹单独发射功能。资料来源: Förarinstruktion 21A (1948), Kungliga Flygförvaltningen, N. Söderberg/Claes Sparre, стр.102)
伊尔-2M (1943) - FAB-100 与 FAB-250 航弹型号已细化为 FAB-100M-43b 与 FAB-250M-43。
Bf 109G-6、Bf 109G-10 - 修复了选择 30 毫米 MK108 机炮后内构不显示对应模块的问题。
杂技 - 移除了内构视角下武器操作员信息中俯仰轴循环控制相关描述。
F-100A — 新增 AIM-9E 空对空导弹。
米-35M — 新增 9M114×2 默认挂载。
卡-52、AH-64D、AH Mk.1 — 对地雷达新增目标筛选功能,可选择仅显示移动目标。
狂风 F.3 — 雷达型号变更为 AI.24 猎狐者 2G 型。
AJ 37 — 新增航弹投放点计算功能 (CCRP)。
军旗 IVM - 新增 250 千克 25型、SAMP 400 千克 21 型航弹挂载。
幻影 2000D-R1、幻影 2000C-S5 - 新增夜视设备。
苏-25 (所有型号) — 新增飞行员弹射系统。
米格-27M — 新增飞行员弹射系统。
米格-23 (所有型号) — 新增飞行员弹射系统。
F-4 鬼怪 II (所有型号) — 新增飞行员弹射系统。
幼狮 (所有型号)、狂风 (所有型号)、JA / AJ 37 (所有型号) — 新增飞行员弹射系统。
T-2、T-2 早期型、F-1 - 现可单独投放航弹挂载。
第二代夜视设备的成像分辨率已获提升。
鹞 Gr.7 — 观瞄缩放倍率自 1.5 倍变更为 1.0-6.0 倍。
载具改装件与研发变动:
狂风 GR.1 — 新增 PGM-500 与 PGM-2000 制导炸弹改装件
G.91Y — 新增 AS-20、AA-20、AS-30 改装件
歼-8B — 250 千克航弹改装件从 4 级移至 3 级。
幼狮 C.2 — 热焰弹已从 2 级变更为 1 级改装件;AIM-9G 已从 4 级变为 2 级改装件,取消与热焰弹之间的连线。
幼狮 C.7 — 蜻蜓-2 已从 2 级变为 1 级改装件,并移除了与热焰弹之间的连线。AIM-9D 已从 3 级变为 2 级改装件;AIM-9G 已从 4 级变为 3 级改装件。
重锤 2000 — AIM-7 导弹已从挂载选项中移除:AIM-7E 改装件替换为怪蛇 3,移除了 AIM-7F 改装件,用于解锁改装件花费的研发点与金鹰将返还至玩家账户。
鹰 — 新增怪蛇 3 空对空导弹改装件。
FJ-4B、FJ-4B VMF-232 - 新增 LAU-10/A 改装件,允许挂载阻尼人火箭弹。
TBF-1C、复仇者 Mk.I - 新增 AN-Mk 1 与 LBC-17 改装件,允许挂载 2000 磅与 1600 磅航弹。
TBD-1 - 新增 MBC-17 改装件,允许挂载 1000 磅航弹。
SB2C-5 - 新增 M66 改装件,允许挂载 2000 磅航弹。
猎人 F.6、猎人 FGA.9 - 新增 25 磅 A.P. Mark II 与 HVAR/RP-3 改装件,允许挂载 AP MK II 与 HVAR 或 RP-3 火箭弹。移除了 SRAAM 与马特拉 SNEB 火箭弹改装件之间的连线。
F-100A - 新增 AIM-9E 改装件。
Fw 189、Fw 200C-1、P.630、P.631、P.633、D.520 (所有型号)、D.521、C.202 (所有型号)、Do 335 (所有型号)、J35 (所有型号)、J29 (所有型号)、F4F (所有型号)、SBD-3、SB2U-2、SB2U-3、V-156-F、V-156-B1、OS2U (所有型号)、H-34 (所有型号)、马丁 167-A3、F2A-1、F2A-3、B-239 (瑞典)、He 177 A-5、I-29、雅克-2、雅克-4、TBD-1、F3F-2、XA-38、A2D-1、F-82E — 新增引擎灭火系统改装件。
为下列战机添加了自定义挂载系统:
A.109EOA-2、A21A-3、Bf 110 C-7、Bf 110 F-2、Bf 110 G-2、Bf 110 G-4、BO 105 CB-2、BO 105 PAH-1、BO 105 PAH-1A1、IAR 316B、F3H-2、F4U-7、F7F-3、F11F-1、F-100A (中国)、F-100D、F-100D (法国)、FJ-4B、FJ-4B VMF-232、G.91 预生产型、G.91 R/1、G.91 R/3 (德国)、G.91 R/4、歼-6A、神秘 IVA、大黄蜂 Mk.I、大黄蜂 Mk.III、猎人 F.6、猎人 FGA.9、M.D.450B 战风、M.D.450B 暴风雨、M.D.450B 暴风雨 (以色列)、P-51D-5、P-51D-10、P-51D-20 (中国)、P-51D-20-NA (以色列)、P-51D-30、P-51H-5-NA、P-51K (中国)、SA.341F 小羚羊、SA.342M 小羚羊、狂风、超神秘、弯刀 F Mk.1、超神秘 B2、TBD-1、飞龙 S.4、别-6、伊尔-2 (德国)、伊尔-2 (1941)、伊尔-2 (1942)、伊尔-2М (1943)、伊尔-2 M-82、伊尔-2M 复仇者、伊尔-2М 3 型、米-4AV、米格-19PT、米格-19S、佩-2-1、佩-2-31、佩-2-83、佩-2-110、佩-2-205、佩-2-359、佩-3 (早期型)、佩-3、佩-3bis、苏-7B、苏-7BKL、苏-7BMK、军旗 IVM、零战三二型。
飞控模型变动:
Fw 189、Fw 200C-1、P. 630、P. 631、P. 633、D.520 (所有型号)、D.521、C.202 (所有型号)、Do 335 (所有型号)、J 35 (所有型号)、J 29 (所有型号)、F4F (所有型号)、SBD-3、SB2U-2、SB2U-3、V-156-F、V-156-B1、OS2U (所有型号)、H-34 (所有型号)、马丁 167-A3、F2A-1、F2A-3、B-239 (瑞典)、He 177 A-5、I-29、雅克-2、雅克-4、TBD-1、F3F-2、XA-38、A2D-1、F-82E — 新增机载灭火系统。
拉格-3 (所有型号)、拉-5、拉-5F — 飞控模型已获升级。细化了发动机工作模式,调整了机载油箱系统的燃料分布情况。对机翼、机身、尾翼与螺旋桨叶顶端的碰撞点进行了重新计算与调整。细化了放下起落架与襟翼后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Do 217 J-1、Do 217M-1 — 在当前物理模型框架下对飞控模型进行了彻底重制。对机翼、机身、尾翼与螺旋桨叶顶端的碰撞点进行了重新计算与调整。更新了惯性模型。
P-39 (所有型号) — 修复了在机场出生后即具有初始速度、而非像其他战机一样以静止状态出生的问题。
F-4S 鬼怪 II — 挂载 4×AIM-7 导弹时地面极速增至 1.08 马赫。
F-4J 鬼怪 II、F-4J(UK) 鬼怪 II — 挂载 4×AIM-7 导弹条件下的飞行极速降至 1.15 马赫。
F-16 (所有型号) — 空重 10750 千克条件下解体过载修正为 13.5 G。
歼-8B、歼-8F — 更新了平尾偏转率,战机滚转能力提升,整体操控性改善。
幻影 2000 (所有型号) — 改善了鼠标操控模式,提高了低速最容许大攻角,细化了高速情况下的过载限制,细化了机身内燃油量。
Bf 109 G-2、Bf 109 F-4 — 修复了飞机重心不对称的问题。
狂风 (所有型号) — 改善了街机模式下的整体飞行性能与滚转能力。
F-100A (中国) — 飞控模型与采用 J57-P-21A 引擎的后期型 F-100A 相统一。加入了偏航通道的振动阻尼器,改变了高速下偏航操纵的手感。
F-100D — 加入了偏航与俯仰通道的振动阻尼器,改变了高速下偏航操纵的手感。海平面引擎推力提升。
PBY-5/5A (所有型号) - 降低满油箱状态下的空重,对引擎了冷却系统进行重新设置,巡航下发动机不再过热。修复了导致两侧引擎过热速度不一致,存在较大温度差的问题。
F-14A、F-14B - 调整了自动机翼后掠系统,现在不同空速下对应的机翼后掠角更加真实。F-14B 最大飞行速度增至 2.4 马赫。

舰船单位模型,损伤模型,载具性能和火力配置调整
舰船火力配置:
重制了舰船在战区内的弹药补充机制 — 非自动火炮的弹药补充方式已从单发补充调整为分批次补充。每批补充弹药的数量取决于舰船的最大弹药携载量。
“耿直”号扫雷舰 — 修复了迫击炮无法重新装填的问题。
“内华达”号战列舰 — 侦察机弹射器出现的发射问题已修复。
“亚必迭”号巡洋舰 — 火炮散布过大的问题已修复。
“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 — 新增 75 毫米(弹底引信)榴弹。
Mk 108 阿尔法武器 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 — 通过调整了发动机特性及阻力系数修正了深弹的飞行轨迹。
矢 (P-494) — 发射海王星导弹攻击高仰角远距离目标时会导致导弹与水面相撞的问题。
海王星 反舰导弹 — 发射海王星导弹攻击高仰角远距离目标时会导致导弹与水面相撞的问题。
“光荣”号战列巡洋舰 - 修正了鱼雷发射的优先顺序。当玩家手动切换至鱼雷发射器时,发射将先从一侧按序进行,并在完毕后转向另一侧保持发射动作。
舰船改装件及乘员组技能:
“诺福克”号重巡洋舰 — 添加了烟雾系统改装件。
“但丁·阿利吉耶里”号战列舰 — 移除了烟雾系统改装件,花费的研发点数及游戏货币将被退还。
“阿蒂利奥·雷戈洛”号轻巡洋舰 — 由于缺少对应的武器系统,“防空火控系统” 改装件已被移除,先前花费的研发点数及游戏货币将被退还。“副炮火控系统” 改装件已添加。
箭 (P-493) — 修正了历史模式下无法设置鱼雷深度的问题。此外,鱼雷发射管和 40mm 炮之间的切换均可通过机库和战局中的武器配置界面进行调整。
舰船性能, 物理及损伤模型: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 修复了无线电舱室在装甲未被击穿时仍会受到损害的问题。
“无敌”号战列巡洋舰 - 修复了船尾备用鱼雷模型穿模于船体的问题。
螺旋桨传动轴将在舰船内被分离为独立模块,拥有独自的功能及损伤模型。传动轴与特定的机舱匹配,并作为机舱组件的一部分运行。如果传动轴受到损坏,舰船将损失与其产生的动力成正比的速度。即便匹配机舱未受到任何损伤,最大速度仍会在传动轴完全修复好前有所下降。目前,仅有战列舰的传动轴拥有独立的模块。其他类型的舰船将会在未来的更新中逐渐与之同步。
全面改进了战列舰的损伤模型 - 战列舰的船员现在主要分布在船体内部的装甲舱中。被装甲覆盖的模块将成为战舰生存的核心。对使用辅助武器战斗及位于装甲舱外部船员进行攻击会短时造成战舰战力严重受损的情况得到了修复。现在,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可通过成功命中并击穿敌方战列舰重要的内部模块来对其造成严重伤害。这项改动也能让战列舰更加清晰的制定对应的战术策略:如与敌人之间的距离,船体迎敌的角度等。请别忘了,船员的损失不仅代表了人数上的伤亡,更展示了舰船上履行战斗职责机会的缺失。战舰上的船员与如锅炉房,炮塔等特定的模块相互绑定。在得到完全补充和修理之前,模块的损伤也代表着该部分全部乘员的损失。
防雷鼓包损伤模型 — 防雷鼓包能承受多次鱼雷攻击的问题已修复。
“利根”号重巡洋舰 — 修复了内部防雷仓壁显示在外部仓壁前的问题。内构视图下的引擎位置已修复。舵甲不能高亮显示的问题已修复。
“戴安娜”号驱逐舰 — 修复了内构视图下鱼雷发射器模块不会跟随旋转的问题。
“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 — 修正了标绘室,弹药及引信药架的位置。弹药架及舵舱装甲形状已得到了修正。
“最上”号重巡洋舰 — 修正了尾部主炮弹药架的外形尺寸。
“虎”号轻巡洋舰 — 修正了弹药架的尺寸及位置,新增中央控制室。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 对主装甲带的部分位置进行了加宽。
“鹰”号驱逐舰 — 修复了鱼雷与管舱门的交互问题。
“扶桑”号战列舰 — 修复了指挥塔自身装甲在未被击穿的情况下无法阻挡伤害的问题。
“纽波特纽斯”号重巡洋舰 (CA-148) — 重新分配了副武器及防空武器的弹药存储。76 毫米弹药和 20 毫米弹药已被分开存储。
“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 修正了主炮塔底部装甲的形状与厚度,以及尾部主炮塔下方空间的防护。
SKR-7 号护卫舰 — 修正了炮弹与船体尾部风道外壳的交互问题。
“戴安娜”号驱逐舰 — 修复了炮塔旋转时操作乘员纹丝不动的问题。
“日向”号战舰— 指挥塔与自身装甲的交互问题已修复。调整了无线电室的尺寸并将其置于船首上层建筑内。
“南安普敦”号轻巡洋舰 (C83) — 修复了船尾甲板的装甲类型。
“红色高加索”号轻巡洋舰 — 调整了舰船转向时的倾斜角度。
MS-53 鱼雷艇 — 鱼雷模型从鱼雷发射管后方穿出的问题已修复。
T-51a 型鱼雷艇、T-51b 型鱼雷艇 — 船体材料由钢制修正为木制。
“箭”号攻击快艇 — 修复了舰船在海战街机模式中最大航速有误的问题。
本地化:
“尼泊尔”号驱逐舰 - 船舶所属国家已更改(HMS -> HMAS)
Z47 号驱逐舰 - 名称中的建造年份已更改为项目代号。
英国皇家海军舰船上缺失的数字已修复。
战斗界面
为了在一定角度和变焦倍率时不遮挡双筒望远镜中目标距离的显示,提前量引导现已移动至一侧。
重制了多个工具的操作提示:
将关于生存能力,弹药等的战斗提示移动至屏幕的左边(游戏聊天窗口方向),并且缩小了其占用空间。几乎所有关于按键用途的提示都从战局中移动至了加载屏幕及机库当中。
新增了关于使用指定按键进行修理和抽水的战斗提示。相对重要界面拥有一定的透视效果,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按下适当的键后消失。
对所有冗长的战斗提示进行了简化。
修复了屏幕中可以同时显示多个相同主题提示的问题。现在,如控制倾斜率,填补漏水点及防止舰船下沉等相应提示都将按照其重要等级排序显示。
所有在加载页面中看到的小贴士都将能在机库菜单的对应窗口中进行查询。
对针对新手玩家的教学系统进行了重制:
新增了对指定按键,事件和技能的帮助信息。此类内容将按比例显示,每场战斗不超过两到三个提示,并仅会对尚未使用过相关功能的新玩家进行展示。
重制了第一次进入海战模式的加载屏幕,其中包含了有关任务目标等内容的视觉信息。
对帮助画面 (F1) 进行了重新设计 - 所有内容信息也已得到了更新。
在机库界面中新增了帮助玩家进入首次海战的导航提示。
新增了有关改装件及弹药的帮助信息。
远洋战舰的控制教学已融合入第一次海战游玩中。

经济与研发改动
PT-76 (中国) - 该载具将会 (重大更新发布后的两周内) 从中国陆军科技树中隐藏并停止后续玩家对其进行研发与购买。已获取的玩家将得以保留该载具,并在更新后的科技树中与新加入的 211工程 折叠。
R3 T20 - 历史/全真模式下的分房权重从 5.0 调整至 5.7。
幼狮 C.2 - 街机模式下的分房权重从 10.3 调整至 10.7、历史模式从 10.7 调整至 11.0、全真模式从 10.3 调整至 10.7。
重锤 2000 - 历史/全真模式下的分房权重从 11.7 下调至 11.3。

载具外观定制
为所有国家的近岸海军添加了可通过任务解锁(或金鹰直接购买)的舰船涂装。获得涂装的顺序如下:单色伪装 → 斑点/变形伪装。由于技术性问题,在过去的更新中为战舰添加新的涂装会打乱玩家解锁涂装的顺序;这意味着玩家可能在解锁单色涂装前先拿到了其他形式的混色涂装。而对该问题的修复可能会导致很多玩家解锁涂装的进度受到影响,我们决定将修复推迟至下次重大版本更新,以便玩家能有足够的时间在当前条件下解锁希望获得的涂装。在下个重大更新实装后,所有舰船解锁多种涂装的顺序将得到统一。
为苏联战后驱逐舰及护卫舰添加了可通过金鹰购买的“四色变形涂装”。
修正了中国陆军载具所使用的“耐化学试剂涂层三色迷彩”颜色。
修正了南非陆军载具所使用的“视觉变形三色迷彩”颜色。
为印度地面载具新增了可用迷彩。

用户界面
操控页面中的键盘快捷键及文本符号已改用图标的形式显示。
优化了战局内小贴士中键盘按键的视觉样式。
调整了部分小贴士的显示尺寸并将其位置移动至舰船损伤面板上方,使之不再遮挡屏幕中央的游戏视野。
改进了服务器选择系统的计算方式,用户的ping值(网络延迟)现在也将在匹配最佳服务器集群时纳入考量。
为装有相关设备的地面载具及直升机重制了激光告警系统的指示信息。告警现将使用两个指示器进行提示 - 一个用于快速通知玩家,类似于伤害指示器中的“弧线”标识,另一个则显示方位角度,用于准确定位目标方向。同时,玩家也可以在地面载具及直升机战斗设置界面中对相关指标进行微调。

游戏机制
对重生点附近的禁区范围及敌方载具探测机制进行了改进:
小地图中将独立显示对应区域的范围。当玩家载具接近禁区时,小地图将只会显示禁区范围的大小;接近探测区域时同理。
禁区的显示距离从 100米 更改为 50米。
侦测区显示的距离由 150米 改为 100米。
修复了侦测区提示未在正常的距离下触发并显示给玩家的问题。
新增了进入侦测区域的相关提示。
为全新“请求”及“索敌”分类添加了多条无线电指令:
索敌 - 空中 - 在瞄准敌机或敌机已被标记时,发送该指令将会在聊天(战斗)信息中报出“小心空中单位”的警告,并对当前目标的大致高度及方位进行补充。如未能将目标标记或保持在观瞄视角内,该指令仅会在聊天信息中报出警告,不附带任何额外信息。
请求 - 请求空中支援 - 此指令将会使请求空中支援的标记显示在小地图中
请求 - 请求航空侦察
请求 - 请求技术援助
请求 - 请求指示空袭目标 (空中载具)
请求 - 请求航空侦察 (空中载具)
全新防御工事机制 — 在 [海域控制] “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 地图中新增了多款不同类型的武器工事。武器工事将能够为双方海区提供各种火力支援,而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则能为己方带来额外的得分。

图形相关
改进了空对空导弹在空中爆炸时的特效。
新增了漏油相关的视觉效果。
更新了所有制导导弹及非制导火箭弹的发动机视觉效果。
对制导导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与烟雾特效进行了升级。
为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添加了拖曳电缆的视觉效果。
为机载武器添加了开火时炮口气体产生的烟尘效果。
新增了弹片击中地面载具时产生的痕迹。弹痕的外观将取决于受损的材料类型 —— 装甲、结构钢、木材、防弹玻璃、橡胶侧裙等。
新增了防弹玻璃被直接命中后产生的弹痕及相关特效。
对地面载具被命中后产生的表面弹痕进行了改进。并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添加了垂直射入装甲后,弹翼在装甲表面留下特殊弹痕。
喷气式战机的加力燃烧室特效得到了改进。
对炮弹跳弹时产生的曳光效果进行了改进。

音效变动
对所有地面载具乘员组的本地化语音进行了重制,并为其添加了全新的指令系统。
语音将会根据车辆周围的情况及乘员组的紧张程度以(平静;较为紧张;高度紧张)三个等级呈现。以上机制尚不适用于以色列载具,但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为美国地面载具添加了单独(有别于英国地面载具)的乘员组语音。
为地面载具添加了4种全新的本地化语音: 匈牙利语, 英语(澳洲), 芬兰语 以及 英语(南非)。
如载具位于其他国家的科技树中(如芬兰,越南等),乘员组语音将会根据玩家在声音设置中的选择以不同形式进行播放。
修正了地面载具在第一及第三人称视角下的开火音效。第一人称视角下,外部的声音将会一定程度的被战车厚重的装甲所阻挡,更加符合封闭空间带来的感受。而开放式炮塔则不会受到这一效果的影响。
火炮支援中炮弹飞行产生的(呼啸声,嘶嘶声)音效将与对应炮弹直接绑定。在此之前,相关音效仅作为受袭者的背景音效出现。
改进了地面载具引擎音效的定位效果,并增加了其对玩家的可听范围。
为类加特林自动火炮系统创建了全新音效。地面载具:20mm M168;空中载具: 20毫米M61A1, 20毫米JM61A1, 7.62毫米M134机枪。水面舰艇: 20毫米JM61, 30毫米AK-630。

其他
修复了部分情况下未能将装有火炮稳定器的炮塔指向正确同步至其他玩家视角中的问题。
修复了某些情况引爆地面载具可能会导致其轮胎垂直飞向于空中的问题。

匹配系统
夜战模式已被暂时禁用。
对高等级战斗的匹配参数进行的变动将以匹配时间略微延长为代价有效提升战斗烈度、改善游戏体验。
提升攻击无人机出击权重(战局权重 10.7 以上,即分房权重 9.7 以上的载具方才有机会遭遇攻击无人机),作战环境提升至有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的分房以便玩家有效进行对抗。
无间断模式下水上飞机出生点移至地图中央,可选择在友军机场上空直接出生。
降低所有空战模式下机场与地面车队中 AI 防空炮的防空效率。

PlayStation® 平台相关
暂无
Xbox 平台相关
暂无

War Thunder 团队 & WT 情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