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系列11——现货市场与有功辅助服务的本质区别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免费系列)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绿电系列的第十部分:辅助服务已打开储能商业空间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一部分:现货市场与有功辅助服务的本质区别
现货市场服务于能量平衡,有功辅助服务也服务于能量平衡,两者实际上起完全相同的作用,那为什么要分这两种机制呢,对相关主体有什么影响?
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区别:技术可行性、定价与费用分摊。
1、现货市场时间分辨率无法无限小,秒级平衡仍依赖调频与惯性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出清的时间间隔为 15 分钟,也就是说,15 分钟以上时间的有功平衡,现货市场完全可以胜任,无需调峰辅助服务。
用现货市场取代调峰辅助服务,不仅是欧美电力市场现在的实践,也是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假设现货市场计算出清的速度可以无限快,那么理论上根本不需要有功辅助服务,只要现货市场就可以。但是,由于现货市场需要时间报价,需要时间计算出清,因此,技术上已基本无法实现更小时间尺度上的有功平衡,分钟级别只能依靠自动发电控制技术(AGC)实现调频,秒钟级别则更加依赖于旋转机械惯性来缓冲。
因此,调频、 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仍将长期存在。
2、谁参与定价是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的重要区别
拥有固定补偿标准的辅助服务当然是有关部门定价的。市场化的辅助服务通常由辅助服务的提供者在日前、日内进行单边报价,由调度机构按规则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取用需要的容量。因此市场化的辅助服务价格是在供给侧单边报价形成的竞争性配置的结果,用户侧并未参与定价。
现货市场是买卖双方自由报价报量形成的,定价过程由供需双方直接参与,因此,其价格必然更加客观,更加真实。
3、费用分摊方式差异巨大,机制变化或对相关主体形成冲击
不论是固定补偿标准的辅助服务还是市场化的辅助服务,辅助服务费用的分摊规则均是由有关部门制定,依据的原则是“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在哪些主体之间分摊、按什么比例分摊等。
有功不平衡,本质上来说,是由波动的电源和负荷引起的,负荷大多是波动的,用户侧一般参与分摊,而波动的电源主要为风电和光伏等。因此,部分省份的分摊实践会酌情提高风电和光伏的分摊比例,而储能一般不参与分摊。
在电力现货市场中,调峰费用分摊也是市场化的,真实客观。顶峰用电的负荷、低谷大发的电源将在交易价格上直接体现出分摊的效果。绿电与居民用户正是典型的顶用谷发型元素,而他们目前在政策正受到照顾,所以,暂未将其纳入电力现货市场也体现了对其的倾斜与保护。
现货市场与有功平衡服务的本质区别:

绿电系列的第十一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二部分的内容:双碳巨轮驱动绿电与储能价值流转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中国乘用车双积分,低碳供应链,循环经济,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碳市场展望,电力市场政策,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动力电池系列汇总,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石墨化专家交流,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