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谐医院杨治国院长:世界肾脏日你知道吗?
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将2006年起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

今天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本次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应对突发风险 关心弱势群体”(Preparing for the unexpected,supporting the vulnerable!)旨在提升人们对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以及相关肾脏疾病的防治。

在我国,肾病人数约1.3亿人,也就是10个人中就有一个不同程度的慢性肾病患者,且慢性肾病一旦患上几乎不可逆转,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尿毒症。

什么是慢性肾病(CKD)?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及内分泌。慢性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发生病变,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方面的病变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紧密相关,且与多种慢性疾病并发,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等。

肾脏病变有哪些症状?
1. 腰痛。人体肾脏的位置位于脊柱腰部的两侧,若出现腰部两侧突然疼痛,可能是肾脏病变的症状。

2. 食欲不振。不想吃饭,甚至恶心、呕吐,其实也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

3. 经常疲劳。肾脏出现问题会导致人体正常代谢异常,能量无法供给正常的活动,身体异常劳累。

4. 异常水肿。双眼睑和双下肢对称性水肿,用手指按下皮肤松开后凹陷没有立即回弹,有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

5. 排尿异常。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不尽、尿里有泡沫的现象,极有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还要注意排尿的多少,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排尿约4到6次,尿量约800到2000毫升,尿多尿少都有可能说明肾脏发生了病变。

哪些人群容易患病?
1. 贫血人群。肾脏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造血激素,当肾功能损害时,也会造成贫血。

2.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有可能引起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早期治疗有比较好的效果,一旦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尿毒症。

3高血压人群。高血压可能引发高血压肾病,也叫高血压肾损害,所以有高血压病的人要多加注意。
3. 有痛风、高尿酸血症病史的人。血液中尿酸堆积过多可造成痛风、高尿酸,尿酸不断堆积在肾脏里,会使肾功能受损伤。

4. 尿路感染者。尿路感染的人,常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有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
5. 经常熬夜的人。有研究表明,经常熬夜、长时间缺乏连续性睡眠可影响肾脏的正常运转,致毒素排出不畅、继续给肾脏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长期过度劳累,可能引发肾功能减退。

6. 暴饮暴食的人。重盐、重油、高蛋白、胡吃海喝......这些饮食习惯加重肾脏排泄负担,长期会对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7. 吸烟酗酒者。烟草中的有毒物质会直接伤害肾脏细胞,比如尼古丁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伤害到肾小管的功能,加速慢性肾脏疾病恶化。而大量饮酒易引起高尿酸血症,加重了肾脏排泄的负担,还可能引发肾结石、痛风肾等。
8. 缺乏运动的人。久坐不动,平躺不动,不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严重缺乏运动肾功能出问题的风险很高。

预防方法:
1. 多喝水。喝水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排出废物。但若肾脏已经出现了疾病那就需要控制饮水量,因为水分可能无法通过肾脏排泄出去,多喝水反而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详情可咨询医师。

2. 适当运动,保持合适体重。运动有利于代谢,还可以改善体质,但需要注意运动量,特别是长期不运动的人群,千万不要进行太剧烈的运动。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有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预防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病等多种疾病。要控制盐的摄入,尽量饮食清淡。

4. 戒烟戒酒。戒烟戒酒能让“糖肾”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问题更加容易控制。
5. 定期检查。早期筛查尿常规、肾功能等,以便及时治疗,有利于早日康复。

(注: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