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宅就要多读书丨2021年4月
本月书单:《博物杂志》四月刊,《三体·死神永生》《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梦想是这样成真的》《天涯客》(电子书)
这个月相较之前稍微闲了一点点,工作虽然还是事儿很多,但没有之前那么忙乱了,于是整个人也稍微松泛了些,看书的时间也多了一点。
趁着五一假期终于把三体的最后一本看完了,然后这个月还阴差阳错看了两本微妙的鸡汤……博物杂志还是在接着往下看,每一期都觉得挺有意思,就是看完总觉得——好像什么也没记住——也不知道是我老了……还是看杂志它就是这个样子……

1.《三体·死神永生》刘慈欣
几个月前决定重新把《三体》看一遍,和自己之前想的一样,第三本果然是看得最艰辛的一本……
当年看的时候被圣母气得几度想摔书,这次看可能是年纪大些了,倒是好了一点点。
经过了第二本的天真的惨痛教训,宇宙因为黑暗森林的存在,让人胆怯、恐惧,也几乎毁灭了人类对宇宙的向往之心。但我一直觉得,大刘是个对科幻、科技带着向往和浪漫想象的人,于是他通过地球、三体文明在宇宙播报里的闪过,通过宇宙的归零重生,通过最后的倡导归还,让人看到了人性,或者说各种文明中闪耀的一点点光明【虽然也就真的一点点……】。搭配大刘的各种中、短篇来看,倒是多少懂得了一点点程心存在的意义——她身上可以看到大刘的浪漫,是对爱、大爱的坚定的信任,也是对一种美好的女性(母性)的塑造。
但我依然觉得,有点强行捧高……对比起虚构的维度升降归零,反而是黑暗森林这个理论,唉,深入人心,特别实际……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多年后我通过对作者的理解,而理解了多年前讨厌的故事中人……
2.《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宁远
这本是上个月文轩活动送的书。拿到手的时候店员包了牛皮纸,还绑了香料和干花,拿在手里就觉得很开心。
好几年前我曾经在文轩听过一场诗歌朗诵,是一个叫明月村的旅游村庄,里面有老农,有做扎染陶艺的文青,各种手工艺者因为喜欢诗歌而开了那场诗会——坐着听他们念自己写的诗,有的腼腆羞涩,有的豪气大方,感觉特别特别好。
这本书看到一半,才发现作者就是明月村里的一员,电视台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她,厌倦了那种生活于是选择了手工制衣,她办自己的品牌,组建自己的团队,一家家开起自己的店。这本书是她40岁出版的,而到我手里的是50岁的再版,她自言修订了很多很多内容——而从阅读来说,不同于那些无病呻吟的鸡汤,你可以看到一个人安然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好好地过着一生的踏实。
书里有很多引用,很多观点我也比较喜欢和赞同,做了挺多摘抄。
3.《梦想是这样成真的》王森
之前看过这个作者的一本书,叫《就想开家小小的咖啡店》,因为孩子她爹一直有这个幻想,作者内容写得也不错,所以就记住了。
看到这本同作者的,就顺手买来读了,拆封才发现这本一部分是作者讲自己高中大学的成长追梦,另一大部分是讲的他的咖啡学院里许多学员的梦想成真,顺利开店的故事。
要说多么励志啥的不至于,休闲娱乐看看别人的世界,还是挺有意思的。
4.《博物杂志》四月刊
这一期的主题是:珊瑚、动物保护新名录、吃树芽、沈从文与湘西、北大校园黄鼬、海钓
珊瑚很有意思啊,介绍了不同分类和特性,感觉每一期的特别企划都非常对得起“特别”这两个字,每次都看得很开心。
吃树芽这个,真是应时应景,对于香椿爱好者来说是妥妥的涨了见识。
5.《天涯客》P大
我有个喜欢看原耽网剧的好朋友,最近沉迷《陈情令》不能自拔。
而我感觉从小动画看得太多又脸盲,对于三次元的剧已经提不起一点兴趣了。
在安利与被安利多次之后,我终于坦白表示:剧我是真的看不进去啊,有小说我马上、立即看起来可以不?
然后朋友一本电子书甩我脸上,我就愉快地看完了。
感觉是很早期的作品吧,篇幅不长内容也不算特别充实,剧情也比较平。但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立意主题,每个人都在跳出属于自己的牢笼,并由此诞生了江湖。主角人设以及每个群像还是做得特别好,必须说句不愧是P大!
摘录丨拾遗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1.有时候改变是勇敢,而有的时候坚持才是勇敢……风吹过来,有些人觉得冷,敏感的人觉得疼。我想我们应该保持的是这种疼痛感。
2.人生四季各有其时,不放弃自己的人,每一季有每一季的好, 我很好。
3.总怕跟人不一样,总想在一个群体里得到认同,淹没在人群里才会有安全感,从来没有坚定过这一辈子要成为怎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必须学会融入才不至于看起来那么寂寞,你必须学会这个世界上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规则,在“做自己”和“和取悦他人”之间找到平衡。
4.寻找安全感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但最可靠的是: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5.“你不快乐的每一天不是你的,你只是经过了它。”(葡萄牙诗人)
6.一个人无聊时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根本的不同。
7.“我就是一个比比皆是的普通人,走在街头并不会引人注目,在餐厅里大多被领到糟糕的位置,如果没有写小说,大概不会受到别人的关注,肯定会极为普通地度过极为普通的人生。”(村上春树)
8.“自己”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有了“自己”。(山本耀司)
9.一个强大的人,应该不畏被看见,也不怕被忽视。
10.不管现世如何混乱,翻开书的时候,人总是觉得自己和世界都干干净净。(毛姆)
11.空白是绝对必要的。每个人面对空白时间的态度,每个人在打破空白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的不同。个人的成长正是从面对无所事事,打破无所事事开始的。
《梦想是这样成真的》:
1.人一定要有独立的空间、独处的时间,才可能有独立的思考……才有可能发现自我。
2.敢于替自己做决定本身就是一种自立的信号。
3.人生目标的确立,是从“我不想做什么,不愿意成为什么”开始的。
4.恐惧来自于无知和未知,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
5.多旅行,多读书,多思考,有助于你形成趋于理性的价值观,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选择对了就是幸运的,一次次幸运会帮你建立更为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久而久之,幸运就会一直陪伴在你左右。
6.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首先得为自己活着,自己活好了才有能力关照父母,关照他人。为别人而活有点本末倒置,通常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做起来很难,甚至往往还成了没过好的借口。或者愿望美好,最终却难以实现,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