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容易让人痴迷?不只是太美!
以前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很多学习中医的人一旦开始学中医,就会爱上中医,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琢磨,领悟和践行。
直到前几天自己第一次在麻布袋上作画,原本只是想临摹一个儿子喜欢的小肥猫,但又觉得小肥猫在袋上太孤单,于是想给他配一个雨中撑伞的苗条猫小伙伴,画完苗条猫总觉得画面总体四个角的留白有点多了,于是又想在某个角落加上两朵小花花。

小花花加完,整个构图就养眼多了,自己看了也爱不释手,甚至爱上麻袋作画,一发不可收拾,回家又和儿子一起画了反面三只大龙猫,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临摹基础上给大龙猫涂自己想涂的色彩和添加想要的雨滴和小❤❤。
画完自己挂在房间不停欣赏,成就感满满。也就在那一瞬间,突然明白,中医和设计,创作何其相似。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一旦学中医就容易痴迷。
中医,不只是太美!

一、中医是创作,是设计,是饱含想象力的科学,同时还有病人客户的不停反馈,容易让人成就感满满。设计,创作总归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我们能把自己的思考,想法注入作品,这种作品本身带有自己的思想痕迹。而中医几乎具备一切设计,创作的元素,临摹相当于以古典经方为基础,药草加减相当于在临摹画同时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创造新的作品,当我们在中医古典经方的基础上把一些药草加加减减,就能设计出一个药方,还能治病,病人还会给我们各种反馈,然后自己还可以根据病人情况修改药方,在这个过程中,会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创造,辩证思维和用药思想在这味药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中医是四维科学,是包含时间,空间,研究大自然,研究天体,四季,研究人体系统,研究我们身边的花花草草,各种动植物的科学,同时中医也是研究人体的温度,速度,时间,压力的科学。中医让我们能自由驰骋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在四维的空间里去分析,去思考。
中医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昼夜作息也和天体运行息息相关。人类本身是阴阳结合体,人体气为阳,血为阴,宇宙天为阳,地为阴,日夜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人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能有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昼伏夜出,则必然打破人体内阴阳平衡,使人体气血紊乱。而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观点更可见人体和四季的关系。

三、中医同时也是逻辑思维科学,一个光有想象力,而没有严密逻辑思维的人是不可能学好中医,也不可能治好病的。任何逻辑思维强,同时想象力又强的人一定会深深爱上中医。中医认为小肠是人的第二心脏,因为小肠和心脏相表里,只有小肠温度足够,才能充分加热胃里的食物,才能让膀胱水分向上气化,蒸腾,才能滋润全身。而小肠温度来源在心脏,需要心脏不停泵压,所以中医归根到底是一门讲究温度,速度,时间,压力的物理科学。而光有物理科学知识,却不具有哲学思辨的辩证性思维也是很难做一个好中医的。比如光一个小小的便秘,在西医就是直接给你通便,通完可能造成病人腹泻。而中医则认为可能是下焦太寒,小肠温度不够,大肠蠕动慢引起的便秘;可能是中焦太寒,胃动力不足引起的便秘;也可能是体内太热太干燥,肠燥引起的便秘,而肠燥可能是肝热引起的,也可能是肺热引起的,也可能是血虚引起的;而这种热可能是虚热,也可能是实热。西医不懂便秘的内脏关联性,也就不可能把便秘根源找到,更不可能彻底治愈便秘。

四、中医是实验科学,行为科学,是DIY手作科学。每一个热爱手作,热爱手工DIY的人士也会热爱中医。因为中医的各种粉剂,丸剂,药膏,对每一个热爱手作的人都能轻松GET到这一技能。和小朋友一起在家里按照中药配方制作贝母散、紫云膏、槐角丸等不仅能培养亲子关系,更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这些中医经典配方和天然药草制成的粉剂,丸剂对孩子的副作用相对西医也更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五、中医既便宜又方便。学了中医,懂经络穴位会针灸,你可能几根银针携带在身上就能随时救他人性命于危难,提个小药箱子,坐在树下就能给人看病,而不需要各种昂贵的大型医疗仪器加持,方便便宜快捷。
六、中医太美。中医是生活的科学,同时也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科学。不需要花费很多成本就可以快乐学中医,用中药。
每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都会喜欢中医,因为中医的药草千千万,小到蜜蜂,地龙,蚂蚁,蜂巢,蝉蜕皆可以入药,大到羊肉当归生姜汤可以调理心脏温肾,到处能看到的繁盛开放的玫瑰花,凌霄花皆有活血功效,普通的大蒜,大葱,生姜皆辛温暖脾胃。生活处处皆中医,怎么能不爱!
大爱中医!大美中医!

这是一篇之前发在个人公众号长路同行的原创文章,
看完本文,如果想系统跟明师自学正统中医,请添加岐黄圣贤智慧公众号,进入岐黄圣贤智慧公益平台一起跟倪海厦老师学习正统中医,只为中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