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读《景观社会》第三章:引言

【注】可以预见的是,我的文风将再度发生改变,毕竟这课题已经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注】这次我可能会使用各种堪称“飘逸”的翻译操作,这当然也会受到我对于这两门语言的理解的限制,所以读者可以另有高见,这并不冲突。
【注】相比之前的专栏,可能会有很多强调式的复读,但是我尽量精致些。另外可能要把一部分哲学史的内容融入进去辅助脉络的解析。
Unity and Division Within Appearances
引文
"A lively new polemic about the concepts'one divides into two' and 'two fuse into one' is unfolding on the philosophical front in this country.This debate is a struggle between those who are for and those who are against the materialist dialectic,a struggle between two conceptions of the world:the proletarian conception and the bourgeois conception. Those who maintain that 'one divides into two' is the fundamental law of things are on the side of the materialist dialectic; those who maintain that the fundamental law of things is that 'two fuse into one' are against the materialist dialectic. The two sides have drawn a clear line of demarca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ir arguments are diametrically opposed. This polemic is a reflection, on the ideological level, of the acute and complex classstruggle taking place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
Red Flag (Beijing) 21 September 1964

目前,我国哲学战线上,正在展开着一场新的的激烈的论战,这就是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论战。
这是一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是两种世界观即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主张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一分为二”的,站在唯物辩证法一方;主张事物的根本规律是“合二为一”的,站在反唯物辩证法一方。论战的双方阵线分明,针锋相对。这是当前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应。
这篇原文我也没有去看完,一方面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时间也是间隔地很久了,有多久呢?我这个杂志的原文件还是从zlib上面找到的,恍如隔世一般的时间差。
当然我也不是没有信息要提醒你们的,这一期杂志是64年底出版的,66年很快了,68年也不久了。其他的就不便多说了。
但是可以就这一小段文本来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在这场争论的过程中,作者自己的视角中的双方其实都因为其自己的思维而变得与辩证法无关了,不管是所谓的“唯物”还是ta眼中的“唯心”。因为辩证法是不会无条件地坚持某个界限划分的,或者说,辩证法作为认识论的先进之处就在于它不让使用者再认为有什么永远能够作为敌人的东西。
简而言之,此时这些家伙的心态已经从“化敌为友,实现大团结”变为了“面向敌人的存在,敌人不存在我如何存在”的焦虑了。所以说几年后的事情也就早已显现端倪了。这根本不配叫做辩证法了,就是前康德形而上学的独断论。中国人很风趣的名为“扣帽子”,当代我们称之为“贴标签”,只不过能够反思这类行为的人常常是属于被贴标签的那类群体。
所以说,各位也可以尝试从如今的社会心态中,推测它未来的走向,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只不过很多人可以把证明过程——也就是其推理的过程——隐去了。一个现成的结论就像一个现成的存在者一样摆在你面前时,你丧失了对其历史维度的考察,因而它处处透露出形而上学和神学的微妙。从这一点上来说,引言文本的水平根本不够唯心辩证法打的,爆杀!
题外话
目前稿子还没有全部写完,不过已经搁置了很久了才觉得有必要再捡起来。原本手抄的英译文本被我扔在阳台上晒了很久都褪色了。

本来当初在两天内直接做完第二章的工作以后我就顺便抄了这份手稿,可是突然就中断了工作。如今看来可能是当初开始投入“图解精神现象学”的第四篇专栏了,也可能就是觉得第二章专栏的反馈不够,所以觉得第三章的计划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反正也没人看。而且这半年以来一直都在以阅读为主,自己写的东西也少了很多,不能再算是多产的作者了。
另外就是要发牢骚,第三章的转译太困难了,有很多句子我为了充分的可理解性,而把句子拆解地面目全非,所以敬请读者时刻意识到需要配合英文一起看,以免被我的水准限制到了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