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9.20 让交流变得现实一点

2021-09-21 00:13 作者:川上河  | 我要投稿

几日想来,在“彻底交流”的实践中,乃至于同各类人群进行交流的经验,让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阶级观念真是深入人心”。

也是我所说“信息差异产生阶层,阶层加强差异化,差异化的框架产生差异的需求”的体现。很多想法和理论我自然都明白,但唯有实践后才最为深刻。我是致力于平等交流的人,但经过此番实践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也差点以为自己会步入拒绝交流的行列中。因为我意识到,促成阶级观念的结果正是源自于人的狭隘,而人的狭隘也源自于狭隘的环境,因此对大多数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普遍性,这并不是能够通过简单的交流就能解决的。

人与人产生隔阂很简单,拒绝交流的理由也往往很简单,要想消除差距和隔阂,那就唯有将“彻底交流”持之以恒的进行到底。这也是放弃交流的重要原因,因为“不现实”。

但不现实并不意味着“无法实现”,只是不能在当下局限的条件中实现,还望了解这一点。

对于跟“因果关系”打了十数年交道的我来说,很明白自己的言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乃至于整个事态会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我才会说“不交流也是一种交流”。但在真正得到相应的结果前,我也不会充满自信的说我可以保证这样的结果,因为我也只是站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思考,不然实践就没有意义了。

正如上面我会产生那样的想法,“我也差点以为自己会步入拒绝交流的行列中”。

选择“拒绝交流”的理由很简单,正如我会预见对方难于去理解他们不解的概念一样,乃至于我会考虑到对方的现实因素,也会成为我不去交流的理由。但为什么会说是“差点步入”呢?因为在那段时日里我仍然会去交流,这让我意识到,我并没有拒绝交流,而是基于理解,更加端正了自己交流的态度。

我想要获得的不是“拒绝交流”的理由——因为这无异于是划分阶级的行为——而是正视自己交流的态度。我热衷于交流,这一点从未变过。

很多人也会用“不交流也是一种交流”的理由去拒绝交流,其主张也往往很浅显,特别是“新自由主义”那一套,会特别强调“每个人的观点不同”,用一种表面包容实则割裂的行为将人与人进行差异化处理,这种拒绝是彻底的,本质上也是对问题的逃避,换言之,是一种对矛盾的包容,也是对矛盾积累的纵容,我们常说的“鄙视链”也是从此中产生;

而我所说的“不交流也是一种交流”,是因为有些话说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言语道断”的地步,再多说一句都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不需要再说,此时的我并非是拒绝交流,而是用这种行为体现交流,并可以对此行为进行解释交流,这样就可以跳出将交流局限的框架,等待对方的理解,直到对方愿意交流或者说有能力交流为止,这场交流仍然可以延续。

这样一来,经过此番实践,多少让我的交流变得现实了一点。

2021.9.20 让交流变得现实一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