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藏在心里四年的“谢谢”
“母亲92岁患病那年,得到九病区医护人员的照顾,尤其是黄雪辉医师。今年,96岁的母亲安详离世。但这四年来的这份情,我们一直记着。所以我今天替母亲完成这番心愿,道一声迟来的‘谢谢’,谢谢黄雪辉医师曾经为我们付出的辛苦。”

6月20日,市民黄先生和他的大嫂,特地赶到启东市中医院九病区,送上一面印着“医患共情以心印心”的锦旗,表达这四年来,藏在心底的一份感激之情。
2019年,孙婆婆因剧烈腹痛半夜入院,经诊断为肠穿孔。当时孙婆婆已是92岁高龄,加上前两年摔倒致右股骨颈骨折,卧床了两年。在九病区手术团队的探讨和研究下,最终急诊为孙婆婆施行了直肠部分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

“我清晰记得,当天手术做到凌晨。”黄先生回忆道,“看到陈卫主任和黄雪辉他们手术到凌晨,我们很过意不去,为表达心意,买了一点礼品,但都被退回。”
经过四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孙婆婆整体恢复良好,嘱其出院。但有个问题,摆在一家人面前——孙婆婆多年的贫血和营养不良,伤口愈合能力较差,后期还需要加强伤口的换药。如果换作常人,那也就是往返医院几次的事情,但孙婆婆本身就行动不便,又住在没有电梯的三楼,这出院了可咋整?于是家属提出,就继续留在医院。
得知这一情况后,九病区副主任陈卫和床位医生黄雪辉商量了一下,并和孙婆婆几个子女做了沟通:患者已经符合出院指标,如果仅仅为了三四天一次的换药而留在医院,一是相对占用了医疗资源,二是给患者增加了无谓的费用支出。最后,黄雪辉主动提出:那就这样,我抽出下班后时间,帮孙婆婆上门换药!
“随后的一段时间,黄雪辉医师利用下班时间,数次为我老母亲换药,尤其记得那年端午节,他是夜班结束后依然按时赶来的,我们真的好感动!”黄先生回忆,“母亲在后来的四年里,也有过几次身体不适症状,每次治疗,我们都首选中医院。虽然有些疾病是在其他病区治疗的,但我们一样感受了医务人员的真诚服务,我们全家很满意!”(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