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永炎院士预测明年疫情结束,关于五运六气

2021-11-30 15:57 作者:竹语卿国学书房  | 我要投稿

王永炎院士预测明年疫情结束,因为从天时来看结果的确是这样。但,天地易量,人心难测,你细品这话。古天文历法本来就是以河南周边的“中原”地区为准的。夏商周三代时,设定的“大地原点”就在这一带。

五运六气是根据七曜运行周期,对地球的影响,总结出来的一套天文历法。

因为懂的人太少,所以看起来像玄学。

因为它覆盖的时间跨度太过于庞大、涉及的气候、物候内容,以及对人体的影响过于神乎其神、令人难以理解,所以在院校化教育之后,就逐渐从中医教材中被剔除了。

其实,这是一群有专业知识的人,经过数千年坚持不辍的天文观察、记载,同时不断的计算、推演,总结出来的时空历法。

有大量的历史记载、专业文献和出土文物可以佐证这个事实。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讲到:“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 农夫之辞也; ‘三星在天’, 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 戍卒之作也; ‘龙尾伏辰’, 儿童之谣也。
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今天很多人甚至没听过“日躔月宿”这个词、分不清什么叫做“天赤道”、“天黄道”、“天白道”。因此就别指望他们去理解五运六气了。

所以,他们一边把五运六气嗤之”,但同时又在津津乐道医学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地月周期对女性生理的影响》、《月相对睡眠的影响》… 呵呵哒。

因为这些内容都很高科技,属于高大上的“航天健康学科内容”…

圣人著经典: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不努力开脑洞、不下功夫苦学,是很难入门的。

脱离天文学去研究五运六气,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抛开古人数千年的天文观测史、仪器演化、历法研究…这些真正的科学研究资料,去搞逻辑推理。这就是典型的“脱实向虚”,最终沦落为空谈、玄学。

这东西自古就很难学,所以只好圣人划个规矩给老百姓,大家照做就行了。因为也不可能大家都去学这个,也没必要。

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什么季节做什么事,还能根据某些特定日子的天气,推测出接下来的天气。


王永炎院士预测明年疫情结束,关于五运六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