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死机,第14集《齐马的作品》,关于纯碎和回归纯粹

2020-07-07 02:29 作者:喻湘霓哦  | 我要投稿

因为我可能要把《爱,死亡与机器人》的观后感做成一个“系列”,往后可能还会再写几篇,所以这里我有必要介绍一下这部动画短片合集

(不想看这部分的朋友直接往下滑哦)

《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Death&Robots),简称“爱死机”,是由NetFlix出品,提姆·米勒和大卫·芬奇执行监制的成人向动画短片集,第一季于2019年3月15日在美国首播,目前第二季还没有太多的消息,但已确定立项。

这里又不得不谈到出品公司NetFlix,也就是网飞”,其实我对网飞这种流媒体不是很熟(连流媒体是啥都不是很懂2333),但网飞在影视界实在是名声大噪,我也不得不去关注它。

流媒体是什么,不谈那些专业的技术,简单来说吧,流媒体服务包括视频分享网站、音乐流网站、电子游戏流网站,如NetFlix、YouTube、Apple Music、Twitch等等就是流媒体,国内的像爱奇艺、优酷、西瓜视频等。其中,NetFlix是全球的流媒体巨头之一。网飞不是横空出世,它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有太多可以讲的了,我只讲它现在是怎样的吧。

随着时代的发展,流媒体兴起,网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做到了网络电影营收全美第一。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资金,网飞就要开发更多优质原创的内容以满足用户,像爱奇艺等平台投资制作专属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网飞在开拓原创内容这方面可以用几乎“疯狂”来形容,投资高,数量多,范围广,质量好。特别是在网剧和电影这两块牛得一 X

《纸牌屋》《黑镜》《爱,死亡与机器人》《王国》《太空部队》《罗马》《好莱坞往事》《小丑》《爱尔兰人》......不得不说网飞投资的影视作品质量一般都属于中上乘,这些作品的特点是:猎奇、尺度大、话题敏感、大小体量都有。“财大气粗”“网飞神剧”“口碑炸裂”等称号就是这么来的。虽然是真烧钱和“投资无底洞”,但反正人家也不傻,自有一套复杂的商业运作在里面,我们也不需要懂,只要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优质内容就行了。如今网飞在流媒体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还挑战着全球第一大老鼠..额不是..挑战着全球第一影业迪士尼“老大哥”的位置。

(↑新兴流媒体和传统电影行业碰撞的缩影)



回到《爱,死亡与机器人》。其实就是网飞出钱,给出限制要素,然后放手让18家不同的顶尖动画公司,做出18部短片,再整和成短篇集,用极高质量的动画作品来向业内宣布“老子也要进军动画界啦!”

正如网飞也砸钱做出《罗马》和《爱尔兰人》来参加奥斯卡的角逐一样,想在电影界杀出一条血路并打下基础。结果是网飞在电影这一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确实比较困难),而爱死机不负众望,一播出就口碑炸裂,在动画短片界算是“神剧”级别的了。

无奈的打上马赛克

因为是18家不同的公司各制作一集,每集的故事、风格、画面、主题都很不一样。前后集没有任何关联,背景有:近代、中国古代神话、现代战争、未来世界、架空世界等等,有的故事寓意丰富,可以说是“夹杂的私货”很多了2333,有的故事纯粹就是凸显精彩打斗或画面唯美而已,好看并且看得舒服看得爽就行。画面有2D和3D,也有那种说不出来的2D与3D融合的处理,但无论是那种画面都可以说是最顶级的动画技术制作,细节丰富不马虎,有的真到你以为是实际拍摄的,有的美到你不由发出赞叹,看得出来这玩意是真烧钱,一种“看了就是赚到”的感觉,从头到尾就是凸显出“经费就你妹的充足,放开搞”,这样的动画短片实在难得。

虽然网飞花钱让动画公司“放开搞”,但爱、死亡、机器人这三个元素还是很重要的。机器人这个元素给所有短片定在了“科幻短片”。而规定死亡这一元素的出现,让很多集的主题和探讨都拔高了一层,没有所谓的完全的“Happy ending”。关于的元素就更有很多可以分析的了,因为有了爱的元素,每个短片中的主角都塑造得感情细腻,内心丰富,形象立体,因为这样能更好的表现爱嘛。其实,这里的“love”还有性爱的意思,而且这是作为要求,在每集中要体现的,你没有体现,就是没符合要求(当然,不是每一集都有包含“性”,或者是刻意去表现“性”,但你得懂它不规避“性”,不规避“性”,emmm你懂我什么意思吧)

我觉得爱死机好的地方之一,就是它每一集都满足了三个元素,在此基础上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精妙、创新、想象力、富有内涵,你完全看的时候不觉得三个元素对这一集起到约束或者什么限制的作用,每一集都是那么的有趣吸引人,新鲜,看完又想看下一集。

死亡和“爱”的元素让这部成人动画短片集的尺度大大大~大得不得鸟~随便截张图,你不打个马赛克都发不出去。

尺度大,大在,死亡和肢体XX的随意发生,死了就是死了,肢体断了就是断了。还大在对男女的某某器官的刻画,程度怎么说呢emmm我还是只能用“不规避”来形容(别拷我走啊)

有一说一,大尺度其实没有那么敏感啦,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迟到都要...(来人,直接拷走!)

救命

呵哼(正经)。大尺度第一就是表达真实,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刺激观众的感受,把那些没在意的或者逃避的东西拎出来。第二说到底大尺度也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这无可非厚,有的人喜欢看爱情片掉眼泪,有的人喜欢看恐怖片被吓到,有的人喜欢打游戏来释放内心的暴力,都是正常的娱乐。还有这又不违法,正规的商业制作,有人要给钱的呀。标有成人向,它也没在你逛网站或开电脑的时候蹦出来恶心你吧。只要还有一定多的人有这方面的娱乐需求,就是喜欢看这种“重口味”动画,那么就会有人制作(正规啊一定要正规啊,手动保命),剩下的看消费者和观众接不接受的问题了……

话又说回来,爱死机某些大尺度重口味确实“恶”到我了。没错,就是有时候那个尺度大到让我恶心。刚开始我对于那些画面,是用猎奇的眼光和一些不可描述的心理去看的(怎么地吧,把我拷走

但看了几集后,我领教到了创作者们的“功力”,刷新了一下我对这部动画短集的认知,于是我把心态放平去看,无论它血不血腥,暴不暴力,XX不XX,我既不会很在意,也不会很忽略,看久了我居然还看出一种“美”感出来,好像它的画面就应该是这样,刻画得恰到好处,也不好形容那种感受。但后面又出现了比之前尺度大很多的画面时候,我又瞬间被恶到了,毕竟看的时候要思考的呀,突然来这么一个“雷霆”一幕,咽了几下口水才反应过来。所以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无论你是不是带着猎奇的心理或者你的接受能力很强,在看之前你都要做好一些心理准备,建议不要在吃饭的时候和睡觉前看哦

好了差不多把我想要介绍爱死机的话说完了,再多BB几句吧。其实爱死机第一季播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解析爱死机的文章和视频也不少,讲的也很好,但我还是想写一些关于爱死机的观后感受,可能没有别人讲的那么好,体会与挖掘也没有别人深。可主要是分享嘛(我就是想写咯)


大家看的话,图个乐呵,别太计较那么多东西,有机会去看看原片吧,欢迎讨论

终于到了我们的正题:《爱,死亡与机器人》第14集

《齐马的作品》

短片开始,克莱尔•马卡姆坐在前往一个小岛的快船上

从她的口中我们知道了齐马鲜为人知的过去。

齐马•蓝(zima Blue),是一名知名且伟大的艺术家。克莱尔之前多次想采访齐马,但他都一一拒绝了,这次是齐马主动邀请克莱尔谈一谈。齐马的艺术生涯是从画肖像画开始的。

但作为一名艺术家,他渴望对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行探索,他放眼到了宇宙。于是他停止了肖像画转到了壁画的创作。

他来到了哈尔科夫八号,一个从事非法机器人改造的地方。

他在那里做了全面彻底的生物手术,他的皮肤由加压聚合物代替,眼睛能直接看到光谱,他不再需要呼吸,身体能承受各种恶劣的环境。

这些能使他在宇宙中自由的探索和观察。

齐马的作品都是宏大壮观的。

有一天他的作品正中间出现了一块小的蓝色。

这才是刚开始,几十年,随着一个又一个壁画的创作,中间的那块同样的蓝色在不断扩大。

直到填充完整幅画。那是一种准确的颜色,被制造商称为“齐马蓝”。

人们认为全蓝色壁画已经是齐马的极限了,可齐马没有停止,他开始在宇宙中“作画”。

陨石被涂上了齐马蓝。

数不尽的陨石在太空中“漂浮”排列成一幅“齐马蓝”,可他还是不满意。

思绪回到小岛,克莱尔终于和齐马见面。

两人在小岛上散步,几句问候后,齐马告诉了克莱尔他真正的身世,他们来到一个还未修建完成的游泳池前。

其实齐马最开始是一个由才华的年轻女士发明出来的泳池清洁小机器人,它日日夜夜不停的清理泳池的瓷砖。

女主人很喜欢这个小机器人,所以给它安装了彩色视觉系统和芯片。

小机器人开始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了,女主人后来又陆陆续续给它安装了更多的硬件和软件让机器人有了意识,最后女主人去世了,机器人被传给了一个又一个的主人。

更新迭代,最后变成了无坚不摧的齐马。

现在,齐马把当年的那个泳池移到了这个小岛上,想在这里完成他的最后谢幕。

他时常想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一个有机器零件的人类还是一个有意识的机器”,更加记不得原来的样子。

可那些都不重要了,他对真相及宇宙的探索结束了,他将让自己回到最初最简单的状态,分解自己,他叫克莱尔来的目的就是让她把真相报道出去。

到了谢幕的时候。齐马脱下红色披风,慢慢的走到泳池前。

他以优雅的姿态跳入水中。

他逐渐关闭掉高级脑功能。

观众惊怕起来

最后齐马拆解自己

一块块零件沉到池地

只剩下那一个简陋的清洁小机器人。

就像从前那样,小机器人慢慢的清理着蓝色的瓷砖。

那是它见到的第一件事物,它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没错,就是那么短,短片也就15分钟不到,我上面只是简单的过一遍故事,还有些细节我就没有概述了(我全讲了你们到时候看视频还看啥2333)简单聊聊观后感吧(瞎写开始)

纯粹。齐马对宇宙和真理的探索是纯粹的。他走到宇宙的许多角落,观察着宇宙也思考着自己,当人们认为他的艺术创作已经到达极限时,他却将范围扩大到星球之外,继续探索和创作他对这个宇宙是如此的痴迷,这就是纯粹。


可后来他发现这个宇宙是不纯粹的,和他自己的过去一样,都属于“复杂”和“不清楚”的。


纯粹又指齐马刚存在的时候,第一眼见的那块瓷砖,那块瓷砖是纯粹。


看这部短片时,我一直在猜这蓝色到底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吗?也许是代表宇宙吧,可宇宙能简单的用蓝色表达吗?好像不能,会不会是代表地球的海洋和天空呢?结果都不是,那只是一块瓷砖的颜色。


但这不是讽刺“人们绞尽脑汁想的答案却是如此的简单无厘头”,毕竟这块瓷砖在齐马的世界中这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啊,这也是纯粹。


回归纯粹。很明显齐马在最后选择放弃了第一种纯粹,回归了第二种纯粹。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齐马的作品都是很大的,超过这个星球,他可以继续扩大范围,相信他只要想,就可以无限扩展下去,但再怎么大的画作,对齐马来说,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也就是那一小块齐马蓝而已。

也许他还没找到宇宙的真理,未探索完宇宙的奥秘,相信只要他想,就可以继续探索下去,他的涉足的地方会越来越多,他观察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他的体会和思考会越来越深,可到头来,他更愿意回到那个只面对瓷砖的时候。


齐马他是没找到宇宙的真理,但他找到了自己这个个体的意义,我们很多人一辈子不都是在寻找“自己的意义”和“我是谁”的答案么?


可能在某个以前的时间段,我们曾是简单纯粹的,我们有明确的目标梦想,正如片中的清洁小机器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成长”了,我们有了更强壮高达的身体,更强的思维,能做更多的事情,能抵挡更多事物,也有了新的追求,就像坚不可摧的齐马。


可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也和齐马一样感到迷茫。片中齐马他分解掉了自己,回归到了纯粹,可我们呢?我们可以回归纯粹吗?


这个问题问起来点傻,谁都知道我们不可能完全回归绝对的纯粹,那我就提另一个疑问吧


我们需要回归纯粹吗?回归到那个“清洁小机器人”,没有太多的思考、想法、能力。这个答案好像也是否定的。


那为什么我们又老是向往“纯粹”呢,并且不断的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中表达这些。


我的答案是:


人总是喜欢简单而不喜欢复杂,现实和人生是复杂的这个事实不可改变,我们越长大越不纯粹


为什么上学就不能是纯粹获取知识和交真心朋友,为什么导演不能纯粹拍作品和分享所想所爱……


正因我们没有,所以才想要。


齐马回归纯粹是为了从复杂中解脱出来,享受简单的快乐,因为他的世界原本就这么小


这又让我想到了《海上钢琴师》里的主角1900,他从小在轮船上生活了大约45年。

因为一系列的事故他终于决定第一次下船,去陆地上看看。可当他走到一半,看着岸上的城市,最后却放弃了。

后来1900说道:“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没有尽头”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


1900真的想下船,但他的生活就只在船头到船尾之间,他的世界就是这么小,他不想上岸后,简单的生活变成很多复杂的事情


齐马和1900都不想让原本简单的复杂化,即使最后他们付出了代价,齐马变成了无意识不会思考的机器,1900始终没有下船,最后死在了旧船的炸毁之中。


结局总是低落消沉的,但它们都向观众传达一声告诫:


尽管前方会有迷茫和困惑,但请尽可能的保持最初的你,尽可能的保留一份纯粹。


开头,快艇在海上向右驶着
结尾,清洁机器在池中向左游过

感谢观看。














End


爱死机,第14集《齐马的作品》,关于纯碎和回归纯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