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越焦虑,他们心里越踏实(残酷现实)

2023-05-08 23:11 作者:袁大岛  | 我要投稿


最近关于AI(人工智能)让人失去工作的新闻层出不穷,三年五年,几千万人事业这样的关键词正在以合情合理的方式成为了热搜,一位关注此类新闻的朋友向我提出了一个有些“另类”的问题,他说你们这种自媒体人很有可能是被第一批取代的人,为什么你们好像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一种格外的兴奋?


仿佛最先引起恐慌的就是你们,但你们似乎也是第一批被取代的人,这岂不是很矛盾吗?


我告诉他,从恐慌的角度来说,一切为流量服务,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又跟他讲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他半信半疑的表示明白了一点,然后又问我,为什么现在的新闻,无论是什么新闻好像都要说的夸大其词,都总是要把事情说的很严重,然后引起人们的生存焦虑呢?



我刚上班那几年,经常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虑,后来我发现,焦虑的来源并非是因为工作本身造成的,而是一种另类的工作需要。


比如部门在绩效上的末位淘汰,我深知自己的业务能力完全不属于末尾,但仍旧有一种“假如我被淘汰了该怎么办”的顾虑,而事实上,我也知道那些获得过“末位淘汰”称号的人,也并非因此就导致了失去某种极其重大的损失。


“大不了就辞职嘛,”那个经常处于业绩末尾的同事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后来他主动离职,据他私下告诉我的原因是觉得自己确实不适合这份工作,


后来他去其他行业工作,听说混的“还可以”。


纵观这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对于焦虑本身的理解,我认为这属于尽力而为之后的随遇而安,而我之所以说这是一种另类的工作需要,则不是对我来说,而是对公司来说的需要。


制造这种紧张感,加速这种焦虑所带来的被动激励,让人们在恐慌之中失去方向,从而选择”灯光最亮”的方向拼了命的冲刺,这样不堪高明的手段,


在如今这个内卷的世道,格外有效。


通过制造焦虑来减少向上的压力,让管理层能够更好拿捏打工人的需求,这并非是什么新鲜的套路,事实上如果把这一举动放大来看,整个社会也在用同样的方法来挤压人们的一切,


包括精力,包括钱包,


包括为人处世的思考,包括求而不得的“征兆”。


人们担心自己被淘汰,被取代,是因为一旦自己出局,便不会获得生存的保障,活着就成了一种“更加”苦难的事情了,


小时候我的长辈总是跟我说,人呐,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对这个说法既有些厌恶,但却不得不承认其现实意义的准确性,


确实,人没有吃不了的苦,为了生存,人们所付出的所有代价都是“不值得但也没办法”的存在,而享福这件事,已经从一种美好的希望,成了连做梦都不会浪费时间去幻想的东西了:


人一旦变得特别现实,就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怕,


不是真的不怕,而是怕也没用。



刚过去的五一,我经常刷到那种快速旅游的视频,就是一天内“打完一座城市所有的卡”匆匆忙忙的吃,匆匆忙忙的玩,匆匆忙忙的拍照,匆匆忙忙的发朋友圈。


原来旅游这种原本放松的事情,也要弄的跟上班一样,干完一样打卡,再匆匆忙忙的干下一样,直到离开。


这种赶场式的生活,这种为了证明自己“来过”的行为,何尝不是另一种焦虑呢?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是因为让另一群人“安心”,我们越是着急,他们越会把我们的生活尽在掌握,


但是当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己内卷自己”的时候,我发现也许那些匆匆而来匆匆而走的人,他们的背影,也许并不是我该追逐的目标,甚至也许我们之间的未来,也不会有什么殊途同归的结局:


都说人生如戏,但这戏中的主角,为何总是身不由己,


毕竟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你越焦虑,他们心里越踏实(残酷现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