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学子“三下乡”:访鹤山狮头传承人,悟非遗文化之精妙
中国青年网江门7月14日电(通讯员 赖秀敏)鹤山狮头扎制是鹤山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响应国家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号召,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来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7月14日上午湛江科技学院会计学院“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一同前往采访鹤山狮头传承人——冯胜强师傅,了解鹤山狮头的发展历史,领悟非遗文化的精髓。
图为冯胜强师傅在制作狮头。林凯怡 摄 冯胜强师傅是鹤山沙坪街道越塘松元村人,也是鹤山狮头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自五、六岁起就跟随父亲接触狮头制作技艺,至今已有40多年。冯胜强师傅坚守传统工艺,其制作的传统狮头在珠三角市场上享有盛誉,远销东南亚国家。
图为“晨曦”队员与冯胜强师傅制作的龙头合影。林凯怡 摄 据冯胜强师傅介绍,舞狮是动态的,扎狮需要安静,在很安静的条件下进行。以前的人都以为鹤山狮艺就是舞狮,后面发现不妥才开始把鹤山狮头在政府那边立项。在采访过程中冯胜强师傅特别强调舞狮和扎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图为冯胜强师傅为“晨曦”队员介绍狮头。林凯怡 摄 随后,冯胜强师傅还介绍了舞狮,从舞狮上看分为北狮和南狮。并详细介绍了南狮,南狮分两个派别,一个是佛山狮,另一个就是鹤山狮。鹤山狮的身形是比较长的,嘴是平的。佛山狮狮头的嘴是翘起来的。鹤山狮的舞法是猫步,模仿猫的动作去舞的,与猫嬉戏一般。鹤山狮古典粗犷,鼓点响亮雄壮,鹤山狮的鼓法打起来是很有力,叫七星鼓法,佛山狮的鼓点很密,隔几百米都能听到在舞狮。冯胜强师傅还强调鹤山狮是狮头的发源地,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佛山狮是狮头的发源地。
图为“晨曦”队员聆听冯胜强师傅讲述狮头相关知识。林凯怡 摄 冯胜强师傅还寄语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去感受传统非遗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有启发地去进行创新。冯胜强师傅希望我们青年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去宣传和传播鹤山狮头文化,让狮头文化走得更远。
图为“晨曦”队员与冯胜强师傅进行交流探讨关于狮头的知识。林桂珍 摄 通过采访鹤山狮头传承人冯胜强师傅,“晨曦”队员感受到浓厚的非遗文化,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狮头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等。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图为“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在狮头制作地大合照。林凯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