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国产独立游戏变成了这个样子? 靠"特殊好评"来撑好评率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通过STEAM评论区确认游戏是否适合自己🤠
这期算是笔者结合视频内容来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所以就不截一些图凑数了,想看个人经验分享的可以直接看最后一段。
首先评论区刷好评这个现象可以说已经很常见了。从早期的开售后发好评参与抽奖(在STEAM打击之后这部分已经很少见了)到由明转暗的通过测试群拉人免费测试抽激活码或者送激活码然后好评返现/礼物。前两步刷好评的账号还是正常玩家的账号,库存多时长足。这些是比较难看出来的。再然后刷好评形成了职业化,出现了批量的小号。也就是视频中提及的:问号头、乱码英文名、库存个位数甚至不足五、几乎没有其余测评的小号,连发布测评的游戏时间和游戏总时长都很接近的一家人。那么在这个环境下如何在评论区确认这个游戏的优缺点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STEAM的好评差评和测评者的评论是没有关系的。举个例子就是在某些萌妹子为主角的游戏评论区常常能看到以下格式“虽然XX,虽然XX,虽然XX,虽然XX,但是只要给我萌妹子,我就给好评。”是不是非常眼熟。按照我个人的经验,在看评论区的时候,首先看看高赞的几个好评都在夸什么,然后看看有没有类似这种虽然哪里哪里不好但是我给好评的评论。最后点开仅差评看一下差评主要集中的点。然后和好评高赞部分对比一下。如果差评提到的点正好好评里没有提到,那大概率这个问题是真的。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缺点的接受程度来考虑是否购买这款游戏。这里笔者并非强调于只看差评,毕竟每个人对“毒点”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只是建议不要忽略了差评的部分,要相互比较,提炼出一个立体的评价结果。(当然要是有钱的老老哥也可以直接买了不好玩再退,就是要记住千万别滥用退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