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念宋真宗赵恒逝世一千周年

2022-03-23 18:57 作者:驾驭群雄  | 我要投稿

作者:驾驭群雄

(二〇二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有人问,这位姓赵的同志可是一个屑人?确实,但也不是太屑,毕竟他在任时还稍许有些功绩。这位同志与其父亲赵炅相比,武勇不足;与其老婆刘娥相比,胆略不够;与其儿子赵祯相比,文治不行。那这个家伙到底有什么可说的呢?

       确实是没什么可说的,但说还是要说的,毕竟二〇二二年三月二十三日是这个家伙逝世一千周年的日子,我总觉得我应该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这位大宋天子。

       五代十国时期,周太祖郭威、周世宗郭荣和宋太祖赵匡胤这三位陆军军官合力推翻了后汉刘暠、刘承祐反动卖国政府的统治,南下吞并各大反动势力,最后消灭了南汉刘氏太监奸伪集团,大致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但刘暠的弟弟刘崇逃到了山西北部建立了卖国投降政权——北汉。郭荣和赵匡胤“一呼永健逾十万,未肯受驱如犬犊”,向北汉和契丹发起了自卫反击战,“睡王”辽穆宗耶律璟可害怕了,抱头鼠窜,在黑山被手下给杀死了。刚即位的辽景宗耶律贤,内惧老婆萧燕燕,外怕强敌赵匡胤,也对势如破竹的宋军无可奈何,最后也只能请自己的老婆亲自出马。

       宋朝的情况其实不是那么乐观。开宝九年(九七六年)农历九月二十日清晨,赵匡胤的三弟赵光义搞出了个“烛影斧声”,赵匡胤驾崩了。一时真真假假、隐隐约约,大宋子民的思想都被颠覆了。“烛影斧声”,是赵光义篡权夺位的标志。赵光义在九月廿一日即位后,改了个名字叫“赵炅”,过了几天炮制出一个“金匮之盟”出来,给了侄子赵德昭、赵德芳几个虚位,让世人肯定了自己的合法性。(后来赵德昭自杀了,赵炅假惺惺地哭了些时辰。)再过了几天,赵炅召集几个文官们一起开了个大会,确立了“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至此,天平倾斜了,文官士大夫地主官僚阶层正式崛起。在这之后,政治、外交、军事为之涣散,高梁河之战和雍熙北伐的失败就表现出了大宋政治、军事官僚系统糜烂腐化。

       以上,就是赵恒即位前的背景。

       乾德六年十二月二日(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赵恒出生。赵恒在当太子前有三个名字: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在成为太子后,改名赵恒。其实,他的伯父赵匡胤喜爱这个侄子,把他养在宫中,也就是说,赵恒自小就是处在深宫中的贵族子弟,故而赵恒身来就是右派人物,后来他的执政理念也明显有着这种保守型的大封建地主阶级局限。

       至道三年(九九七年)三月,宋太宗赵炅驾崩,赵恒依靠着吕端等人的能力成功粉碎了太监王继恩的政变。初期又任用主战派李沆、吕端等人,搞出了个“咸平之治”,看起来稍许有些功绩,也确实收拾了一点点他爹光义留下的烂摊子。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这位叫赵恒的家伙,大搞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都搞)。咸平元年(九九八年)四月,发生了大旱灾。赵恒首先做的是什么呢?——在白鹿山祈祷求雨。结果他非得等到过了十多天以后才免除租税,在这期间,有多少人民流离失所?可见,所谓的“咸平之治”不过是粉饰太平、欺骗劳动人民的假话罢了。

       面对以辽圣宗耶律隆绪为首的辽朝契丹半封建化贵族集团对边境人民的烧杀抢掠,他所想到的不是奋力抵御侵略,而是想着南逃,想致杨业之子、抗战将领杨延昭于死地,是主和派、南逃派的大头领。面对这位犯了民族投降主义的领袖,主战派寇準据理力争,希望采取危机决策,赵恒勉为其难进行亲征。赵恒在亲征途中,心态转变,始终摆脱不了大封建地主阶级的妥协性、投降性。他派出曹利用,与契丹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就是“澶渊之盟”。

       赵恒这个人,还搞了个“州县三课”法。这个“州县三课”法是什么?就是“公勤廉干惠及民者为上,干事而无廉誉、清白而无治身者为次,畏懦贪猥为下。”意思就是说,清廉的在上面,平庸的在中间,贪腐的在下面。对清官、贪官严格划分层级了,这就是一种考课制度。实际上,这种搞“清官贪官”论的制度根本不可能使大宋政府清正廉洁,反而滋生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赵恒又实行“岁末赐宴”和“伏日休务”,把这种娱乐化的东西带到上层官僚阶层,底层人民根本享受不到,反而是把大宋的官僚阶层给越养越肥了。对了,有人说道,还有赵恒主持制订的《文武七条》。前文提到,宋真宗赵恒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是“崇道”和“重儒”的。《文武七条》反复强调的,就是“清心”、“修德”,以德治国。赵恒企图用儒家的伦理规则制约封建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只能在短期取得一定效果,但其结果一定会是滋生、滋长出越来越多的贪官污吏。为什么?因为赵恒自己就是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贪腐头子,是一头十恶不赦的大老虎。他的任何举措都只不过是沿着儒家路线前进罢了,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其儒家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民间文学故事《狸猫换太子》可以忽略,这个不是正史记载的事情。但这个故事却从侧面反映出真实的赵恒是有着对待女性和亲人的残暴性格的。

       赵恒好大喜功,经常搞形而上学和客观唯心主义。大中祥符元年(一〇〇八年),赵恒在全国掀起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轰轰烈烈的“天书”封祀运动。他先是跑到山东泰山搞起了封禅,再到山西汾阴搞起了祭祀。他的事业浩浩荡荡,滥用民力,破坏了政权的稳定性。

       其实,什么“天书”谶纬、泰山封禅等好大喜功之事,都还不是他最可恶的地方。

       那末,他最可恶的地方就是沿着他父亲赵炅的路子走,坚持“五十年不动摇”、坚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宋太宗赵炅尚且善于伪装自己,说什么自己坚持赵匡胤思想,实际上走的是与其相反的路子。赵炅死后,赵恒便再也不用跟随自己的父亲来伪装自己了,其狰狞面目便显现出世人的面前。那末我们来细数一下赵恒的罪过有哪些?

       第一、喜欢滥用民力。他召集劳动人民为他修建华丽的宫殿,修建完毕后,便要求这些为他修建宫殿的劳动人民集体下岗,让这些劳动者流落街头、挨饿受冻。

       第二、镇压农民起义。宋真宗时期的农民起义,主要有王钧起义和陈进起义。前者在四川起义,后者在广西起义,前后相隔事件不算长。实际上,那时的中国,平均几个月都可以来一次农民起义,只不过大小、规模不同。王钧起义和陈进起义的原因无非都是因为地方知州、贪官污吏的残酷统治残酷压迫了农民的活路。这两场农民大起义,都是十恶不赦的宋真宗赵恒主持残酷镇压的。

       第三、经济改革失败。放任土地兼并不管,任由土地价格上涨。想搞起“分税制”,却越改革越差劲。自耕农沦为半自耕农再沦为中农、贫农,最后沦为雇农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四、政治机构腐败。赵恒坚持北宋的国策“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表面防兵,实则防民。无限制的冗员、冗兵、冗费,养了一大批贪污腐败文官士大夫,也养了一大批反动无能的军警,造就了堕落无能的官僚系统。真宗时期,是“三冗”问题越放越大的时期。同时给官员划分派别,搞政治对立,成为北宋新旧党争的源头。他任用邪相奸佞,比如以王钦若、丁谓为首的“五鬼”,任由他们为祸一方,压榨平民百姓。哪怕是在宋仁宗时期的义薄云天的包拯,也不可能解决这种内生政治体制的问题。

       第五、教育盛况衰弱。有人常说,宋朝是教育最繁盛的时期,可我不这么认为,不过要说是科举制兴盛的时期倒也无妨。首先,宋朝实行恩荫制度,本质上属于世袭制度,只有上层官僚贵族子弟才能世袭,减少了阶层流动,使得阶层固化严重,方便以天水赵氏为首的封建地主大家族继续蚕食人民的劳动果实。其次,宋真宗赵恒写过一首《励学篇》,其中最著名的,无非就这两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首诗满篇都是宣扬封建阶级的拜金主义思想。《励学篇》是赵恒写来乞求人才的,赵恒渴望有很多能维护他封建统治的人才,这种人才即奴才。显示了赵恒儒家的用人观念,就是纯粹的唯心主义。最后,他一心一意地、顽固地维护科举制度,压抑社会思潮的发展和人性的解放,这也最终摧使了中国最反动的儒学——理学的诞生。

       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一〇二二年三月二十三日),赵恒于东京延庆殿驾崩,享年五十五岁,在位共二十五年。群臣为其上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十月十三日,葬于永定陵;十月二十三日,附祭太庙。天圣二年(一〇二四年),加谥为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庆历七年(一〇四七年),定谥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的多数举措遗祸千年,甚至影响至今。这是因为他的大封建地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前文提及,这个家伙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造成严重的“三冗”问题和贪污犯罪问题,严重毁坏了封建主义的法治秩序。此外,他疏空西北边防问题,造成了西夏定难军节度使的割据。他没处理好他父亲赵炅留下的烂摊子,却把他父亲的烂摊子连加他自己的烂摊子留给了别人。在他怠政的时期,或是等到他死后,他的老婆刘娥就是在收拾他的烂摊子。仁、英、神、哲四朝都是在收拾他的烂摊子。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就是为了解决真宗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这些由封建官僚士大夫发动的自上而下的自我革命历来是不可能成功的。王安石死后,新法遭到废除,事业遭到清算。后来,以蔡京为首的假“新党”自称是继承王安石的伟业,实际上走的是赵恒和旧党的路线。北宋的政治境况压抑到了极致。蔡京拥护反动政府的皇帝赵佶,对内残酷剥削平民百姓,对外向辽、金妥协、卖国,以至于赵佶和赵桓落得了被俘虏的下场。

       建炎元年五月初一日(一一二七年六月十二日),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康王势力正式窃取了国家政权。他即位后,成立了南宋封建官僚地主阶级反动卖国集团,这时,他的反动本性开始暴露了出来。就镇压锺相、杨幺起义而言,赵构政府就已经丧失民心了。等到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年),由赵构主导的害死岳飞的风波亭阴谋发生,南宋反动卖国政权与金朝女真封建贵族集团的不平等条约《绍兴和议》也随之签订了。就这样,赵构集团的反动卖国投降本质终于彻底暴露了。赵构、秦桧等人诬称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是“岳飞反革命集团”,公然贱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实际上也是承继了他的天祖父(五世祖)赵元份的三哥——宋真宗赵恒的民族投降主义路线和“亡国论”思想。

       宋孝宗赵昚虽然偏主战,但对其继父赵构的既定路线却仍是妥协不敢逾越。此后,光、宁、理、度四朝,奸佞横行当道,韩侘胄、史弥远、贾似道等官宦权臣粉墨登场。南宋人民虽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他们对于抵御侵略是最具积极性的。可悲可叹的是,他们最终坠落在了崖山附近的海底……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赵恒的评价是:“真宗亦号贤君,初相李沆,日闻灾异,其心犹存警惕,厥后澶渊郎盟,大臣首启天书以侈其心,群臣曲意迎合,苟图媚悦,致使言祥瑞者相继于途,献芝草者三万余本。”可见赵恒和大宋朝廷的官僚臣子们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呀。

       总之呢,这位叫赵恒的大宋天子,一生中做了很多错事……但是,回顾今日,那帮坏人做错的事情又怎么会比这位赵恒先生做的少呢?


纪念宋真宗赵恒逝世一千周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