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著粉有话要说:影剧两版《微微一笑很倾城》的真假“亲妈”(下)

2022-07-02 22:33 作者:八卦书虫  | 我要投稿

三、原著风格

顾漫小说的三个标志性特点:

1,对恋人间心理活动和互动细节的细腻刻画。

2,套路与反套路结合的剧情。

3,幽默轻快的文字风格。

前两点在剧情线部分已经做过了具体阐述,现在着重来说第三点。

轻快有趣的文风是顾漫被称为“段子手”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她行走网文江湖的看家本事之一。

这种风格渗透到原著的方方面面,对人物的塑造,剧情的推动,感情的互动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作品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缺少了对风格的还原,不仅会失去顾漫风独有的特色、光彩和魅力,导致改编作品的吸引力大大下降,而且对人设,剧情线和感情线等部分也会产生连锁的影响和改变。

剧版:

极大的还原了原著的风格,做得十分出色。

B站有人专门剪了肖奈的101种怼人方式和大神日常虐室友的视频,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点。

影版

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明明演员们念着与原著一样的台词,演着与原著一样的剧情,观众的内心却毫无波动,既不觉得惊艳亮眼,甜蜜感动,也不觉得欢快有趣。

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影版对情节和台词缺乏充分有效的铺垫。

比如,当男主在原著中初次出场,与女主在游戏中见面时,原著和剧版是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充分的渲染的,堪称言情文(剧)男女主角相遇的标准模板:

桥畔柳下,白衣携琴,潇洒出尘,当然还有本服第一高手的头衔和介绍。以此来展现一笑奈何的气质和气场,唯其如此,才能让读者和观众有一种惊艳感和梦幻感。

剧版一笑奈何出场

而影版,则完全没有一点情境上的设计和铺垫,男主就那么直通通地顶着一脑袋白毛,拄着把琴出现在桥头。

影版一笑奈何出场

请问由这样的奈何背出原著的台词到底能打动谁?

又如,男、女主在现实中的第一次见面。这是原著中剧情线和感情线的标志性节点,也是绝对不可错过的名场面。

原著中两人约会的碰头地点其实是在学校大门外。剧版特意改成了与游戏中相对应的桥畔柳下,让游戏与现实的相遇相互呼应,很有心思的设计,改得好!

剧版游戏中的相遇

剧版现实中的相遇

再来看影版。

季节与原著不一致这个不强求,但咱们拍这么重要的外景戏时能不能走走心,找个没风的天气?

女主站在男主面前时头发被吹得一直往脸上扑。

尤其是在她得知肖奈就是奈何,男主回应道,“是我,差一点又让你等了。”

接下来本应该是俊男美女四目相对,情意绵绵的浪漫时刻,结果女主在干嘛呢?

至少用了六七秒的时间在忙着拢头发!(我简单地做了一下默数计时)

导演!还能不能让人悠闲地,安静地,尽情地送一回秋天的菠菜了?!!!

好好的名场面,只见狼狈,不见浪漫。别说感动了,女主那一头风中乱舞的长发都快把人逼出强迫症了。  

文学作品也好,影视剧也好,主角在重要场景中的亮相必须要有铺垫,有衬托,有定格,有高光。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次次的关键节点中不断地深入刻画和塑造人物的性格,增强人物的魅力和感染力,才能使人物在读者和观众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形象。

再比如:

男主在游戏里向三位室友介绍女主,室友们一阵插科打诨地活跃气氛,可说着说着就发现女主是真水无香的前妻,气氛有些尴尬,女主正要解释她和大神结婚的真正原因是为了参加PK大赛,大神适时地说了一句,“嗯,你们三嫂她以前所嫁非人,大家不要歧视她。”

这是原著中男主第二次出场。

如果说第一次出场的一系列描写和刻画是为了展示男主身份的牛叉和个人形象的出色,那么二次出场的第一句台词就是为了重点展现他性格中毒舌的一面,这也是男神的魅力所在之一。

同时,这句话也及时堵住了女主对于两人关系的撇清,联系到后文,大神这句话里又带了若有似无的心机和腹黑。

如果再进一步强行解读的话,可能还有一点他自己当时也未能意识到的淡淡醋味。

原著和剧版为了体现这一点,先是让几位室友做了充分的铺垫,然后由大神抓准时机抖出包袱,以达到“从此微微就有了一个觉悟,和奈何兄一起打怪做任务的时候,千万不要吃零食不要喝水,否则一旦他语出惊人,不是她被呛,就是显示器被喷。”的效果。

剧版中对于大神这句“神”一样的冷笑话,女主是这样处理的:直接无语掩面。

而室友们和大神也做了后续的反应。

从开头室友们的铺垫,互动,到大神抛出包袱,女主掩面,室友和大神互动做结,整段情节都气脉连贯,不仅灵动有趣,而且圆融流畅,起承转合舒服到位,浓郁的顾式风格鲜明地道。

影版这场戏的处理则非常经得起“琢磨”。

大约因时长问题,室友们与女主的第一见面直接跳到了证婚之后。双方刚一见面,室友方面就问出了令人尴尬的问题。

猴子酒率先发难,问女主是不是真的男生玩女号。

女主没有辩解,而是默然无语,垂眼,委屈。

男主脸上也现出些心疼。

紧接着莫扎他问女主,怎么刚与前夫离婚就这么快地嫁给大神。

女主也没有像原著那样意图解释,而是再度垂下眼,面现委屈。

男主于是看了莫扎他一眼,又心疼的看了看女主,说出台词。

似乎是为了体现男主对女主的呵护和体贴,影版在处理这一段剧情的时候,整个场景都是集在游戏之内,而不是像剧版那样现实与游戏反复切换,镜头也重点展现男女主角的眼神、表情和互动。

如此一来,整段剧情的气氛基调和味道就全变了。

因为室友们没有经过诙谐俏皮的铺垫,直接说出让人尴尬的台词,看起来像是在为难女主。

女主则表现出了网游小白花式软妹人格,不解释不说话,一脸委屈。

男主人设也成了护花的暖男,却一脸认真的说着原著毒舌噎人的冷笑话。

女主听了他的冷笑话笑得也有点勉强,既感觉不到甜蜜心动,也没有原著的无语,镜头也是一略而过,紧接着就是室友们表示对女主加入团队的接纳和欢迎,“甭管是兄弟姐妹,战队需要武功强大的队友。”

甭管是兄弟姐妹战队需要武功强大的队友

对于这句原著的经典台词,无论是男、女主还是室友们都没有给出针对性的处理和反应,使得台词中的笑点和功能性也因此彻底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并且由于这句话听起来不再好笑,而使得台词本身的意思也发生了微妙地偏移:

有点像是女主的前夫真的做了什么不是人的负心事,或者他本身真的是非人类,而女主也真的因为曾经嫁过一只妖怪而遭受过世人的歧视。

咦,怎么说着说着有点像高老庄的高翠兰改嫁的故事?

2,人设改变,风格改变,表演处理方式改变,却没有根据改编后的新人设新风格进行剧情和台词上的合理调整。

文学作品也好,影视作品也好,整体上像是一台结构精密的机器,每一个构件都有其独特,且无法替代的功能。构件之间互相配联动作工,支撑起整部机器的有效运转。

这也导致每个构件的更换,势必要影响其配合组件的功能。为了使整部机器可以流畅运转,那就一定要对配合组件进行更换或调整。否则不是机器直接瘫痪,就是运转不灵,滞涩卡顿,事故连连。

我在说到影版剧情部分男女主互动细节一段中,曾经以篮球场那场戏的处理为例谈过这个问题。

篮球场那场戏因为这种原因而将名场面变得平淡无奇其实还算是好的,最怕的是名场面和金句台词不仅变得平淡无奇,毫不感动,还内含逻辑错误。

还是以上一段男女主证婚后,女主面对男主室友们的问题感到委屈,男主出言解围的剧情为例。这一段情节的问题不仅在于再度把名场面变得平板无趣,而且这里面还暗藏着一个逻辑问题。

那就是对于“怎么刚与前夫离婚就这么快的嫁给大神”的问题女主为什么要委屈?

如果说,猴子酒问女主是不是男生玩女号,她的委屈还勉强情有可原的话,那么莫扎他的这个问题她根本没有委屈的理由啊。

第一,当初她与真水结婚是为了做任务,离婚时也没有一点难过和犹豫,并且人家真水还试图做出补偿。缺乏委屈的前因。

第二,女主明明可以像原著那样说出自己与大神结婚就是为了做任务,马上就可以化解尴尬。

这情感的脉络和逻辑完全说不通啊。

赵大叔说了,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委屈和心疼也是要有原因的。

咱不能因为成了小白花人设,就为了委屈而委屈,为了护花而护花吧?

我在“上篇”“主角人设”一节中说,“把女汉子的日常性格和软妹子的恋爱表现硬捏在一起的结果,就像女主突然患上了精神分裂”。

其实我越分析越觉得,影版患有分裂症的不只是女主,男主的病症也已经到了需要入院做个全面检查的地步。

影版男主总体上走的是儒雅暖男的人设,人设本身的定位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让这样一个儒雅暖男动不动就蹦出几句原著高冷腹黑毒舌大神的招牌冷笑话,搞得笑话不仅不好笑,还容易造成“所嫁非人”这种意思上微妙偏移的歧义问题,越品越让人感觉哭笑不得。

这也就罢了,最让人想不通的是我在上篇中已经吐槽过的,这个在现实中儒雅沉稳的暖男居然在游戏中做出小痞子式的勾手挑衅动作。

暖男的帅与痞男的帅不是一种帅啊,大哥!  

咋的,影版这个游戏有毒,导致男、女主一进游戏就开始自动分裂出一重与现实人格割裂的网络人格是吧?

人物不是不能反差萌,也不是不能有网络人格。

原著女主就是反差萌的典型人设,日常软妹子,游戏女汉子。

但是这种设定是有前提条件的,人物的反差要有统一性,也就是说,反差之中又有共性,否则就不是反差而是分裂了。

以原著女主为例,女主日常虽然软妹子,但正是这个软妹子路遇不平,一针见血地戳破不良商家的骗人手段,被同学称为“有侠气”。

软妹是微微,侠女也是微微,温柔和侠气都是她性格中的一部分,日常人格和网络人格有反差有对应有统一。

因为时长有限,相对于电视剧,电影的台词要求更加凝练,半个字都不能浪费。

人设改了,风格改了,情感处理变了,剧情和台词却不变,导致台词失去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等应有的功能性,情感脉络前后接续不上,人设自我冲突,缺乏统一性,剧情前后矛盾,逻辑出现错误。

生硬地把改变的人设,改变的处理,不变的台词和错误逻辑组接在一起,剧情呈现的效果就充满了尴尬地分裂感、错位感和错置感。

当然,你一定要说,影片时长有限,只顾得上反差顾不上对应和统一,日常女汉子的女主一进游戏就成心机小白花,因为被大神的室友问了两个令人“为难”的问题而感到委屈,明明有化解的理由就是憋着不说,就是要等着在游戏里仅仅第二次接触的男主来心疼维护,强行塑造暖男人设,那我也无话无说。

如果说这段剧情的逻辑错误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我在“中篇”的“感情线”一节中提到的例子,即在影版中明明已经改变了原著感情线的设定,让男主因路遇女主而一见钟情,却又偏偏在片尾处硬要背出原著的台词,“如果我知道我会如此爱你,我一定会对你一见钟情。”的情节就是更加无法让人忽视的标志性错误了。

大哥,咱不能因为闭着眼睛就对以前铁证如山的剧情视而不见吧?这么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背台词,(编剧、导演你们)不觉着亏心吗?

你都已经身体力行地“一见钟情”过了,还要怎么“一见钟情”?

麻烦影版编剧好好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才叫“一见钟情”?让我这个打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读琼瑶小说的言情文老白读者好好长长见识。

看着这种前后自相矛盾的剧情和台词,我这个原著粉都快被影版编剧这种“坚持还原”原著台词和剧情的执着精神给感动哭了!

以上,我们对剧版和影版从人设,到剧情线,感情线和原著风格等多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

单纯从剧本还原角度来说,如果是十分制,我做为原著粉给剧版打9分,可以说是非常圆满的改编了。

对于原著粉来说,还原原著确实是衡量IP改编的重要标准,但并不是唯一标准。

如果影版的编剧有野心有才华有诚意,能够借着原著的框架讲述一个精彩的网游校园爱情故事,作为原著粉可能会觉得遗憾,却也要为之喝彩鼓掌。

然而现实是,既要改人设改剧情线改感情线,又改得敷衍潦草不走心的影版,哪怕完全抛开原著不谈,仅作为一部爱情电影来说,它依然不是合格作品,缺乏讲好一个爱情故事的能力和诚意,作为原著粉打出3分都是出于善良。

到此为止,对于《微微一笑很倾城》的两版剧本改编,谁是真亲妈,谁是假亲妈,相信大家已经心中有数。

至于为什么明明编剧的署名都是顾漫,在我这个原著粉这里评价会相差如此巨大?

这么高深的问题,大概只有两版的制作方才能解答清楚吧。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书虫与您下篇文章江湖再会。


原著粉有话要说:影剧两版《微微一笑很倾城》的真假“亲妈”(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