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

2022-11-01 11:2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这种辩证关系的理论,进一步揭穿了修正主义者宣扬的“生产力论”。“生产力论”在否认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的同时,还否认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由此引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反动政治结论:否认推翻旧的上层建筑的必要性,即否认无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上层建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全的地方,总不可能立刻就充分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在相对稳定的阶段,也会发生量的变化和某些局部的质变,经济基础中的这种变化,并不会立刻就在上层建筑里得到反映。这样,就会不断地出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在某些方面不适应的情形,使两者之间要经常发生某种矛盾。只有对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部分适当地加以调整,使之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情况,才能够充分发挥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

  当社会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根本不相适应的时候,当经济基础已经濒于灭亡的绝境的时候,反动阶级在上层建筑方面的调整和修补,虽然能暂时延缓一下腐朽的经济基础的寿命,然而无论如何都不能挽救它的si亡。因为反动的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之间的矛盾是一种根本性的矛盾。只有根本摧毁反动的上层建筑,才能解决这种矛盾。

  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中,基本性质虽然不变,但发生过由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的重大的变化。在自由竞争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政治制度来说,主要是采取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式。这同当时的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到了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不能成为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资产阶级就要把它的上层建筑加以若干改变,使之适应于经济基础的变化。这时,资产阶级采取了更野蛮的形式来镇压愤怒的劳动人民,以求在风雨飘摇之中暂时维持自己的统治,从而延长其经济基础的寿命。这就是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都露骨地或者隐蔽地趋向法西斯的统治方式的根本原因。

  法西斯的政治统治延缓资本主义经济的崩溃,这只是暂时的情形。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它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已发展到了顶点,只有根本地变革生产关系,社会才能前进。垄断资产阶级的以法西斯统治为中心的上层建筑,竭力维护腐朽的经济基础,阻碍它的变革。经济基础必然并且正在走向崩溃,而上层建筑却要求它永世长存,这种极端反动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之间发生了根本的矛盾,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这种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得到解决。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完全摧毁反动的资本主义上层建筑,代之以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才能解决这个矛盾。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