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甲卷:我们要扛起文化这面大旗
在《毛选》里面有一篇名叫《“友谊”,还是侵略?》的文章。文章其中有一段关于美国精神侵略的描述:“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司徒雷登就是从事这些事业出了名,因而做了驻华大使的。艾奇逊们心中有数,所谓“那些在宗教、慈善事业和文化方面团结中美两国人民的纽带,一直在加深着美国对中国的友谊”,是有来历的。从一八四四年订约(耻辱的望厦条约)时算起,美国在这些事业上处心积虑地经营了一百零五年,据说都是为了“加深友谊”。
教员这段话大家结合这两天被揭露的日本外务省事件来看就会很明了。毫无疑问一些所谓的外国“文化友好交流”已经成为培育公知最佳渠道。而那些国外专项发放的资金就是给予这些公知最好的狗粮。
网络上我看到网友说到这样的一句话:“日本为什么会被公知们说是干净的国家,那是因为公知们把整个日本给舔干净了”。对此,我深以为然。
文化认知上来做文章是很可怕的,前阵子有为日本核废水洗地的,前几天有为臭名昭著的713部队洗的,还有当年为大屠杀洗地的。这些人不是有着大批量粉丝(比如做知识科普类别的),就是一些有着高学历的所谓文化工作者(教授、作家、媒体工作者)。他们其中集中在学者、金融和律法这三大块。
所以,当我看到《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这些作品时,内心是激动的。与此同时,我想起当下的一些文化和文人,自己的内心又是觉得可悲的。先辈们这么多好的革命文化精神如今却被某些人给抛弃了。这些人甚至恨不得把侵略者的罪行给舔干净以博得太君们和美国爸爸的好感。胡服骑射(来回骑墙)就足矣!
既然靠不了这些人,那么就只能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扛起文化这面旗帜了!我们要明辨是非,正视历史,驱赶这些卖国求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