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到底怎么补?
敲黑板!!前方高能知识点!请注意!
一、预防佝偻病为什么要补维生素D?
用我们既定的逻辑看来,佝偻病不是因为骨头钙化不全导致的吗,那不是应该补钙吗?为什么要补维生素D呢?
这里,家家就跟大家简单解释一下维生素D和钙是什么关系,以及维生素D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
等看完,大家就能明白预防佝偻病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而不是补钙了。
首先,当我们吃了食物之后,食物中所含有的钙就会被吸收进入到血液当中。

血液相当于人体中四通马达的“流水线”,要把钙输送到身体各处的骨骼里,让它们真正发挥作用。
这个时候,我们体内的维生素D就起到了“搬运工”的作用,它负责把血液中的钙搬到我们的骨骼里,这样,钙才能真正从血液中沉积到骨骼里。
如果我们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即便我们摄入了特别特别多的钙,但是没有“搬运工”去搬运,它们也只能在血液中四处游荡,没办法发挥作用。
所以说,这就是补充维生素D的必要性。
二、维生素D和维生素D3一样吗?补哪种更好?
好了,既然知道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了,那到底应该补充哪种?
有维生素D补充剂,还有维生素D3补充剂,这两种哪个更好?
家家继续打个比方,方便大家理解。
维生素D虽然在人体里起着“搬运工”的作用,但是维生素D也要接受在肝肾进行的“岗前培训”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搬运工”。
也就说维生素D要在肝肾转化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才能真正起到把钙沉积到骨骼的作用。

如果直接补充维生素D的话,在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每个维生素D都能成为合格的“搬运工”,总会有被淘汰掉的维生素D。
所以,如果是补充维生素D的话,摄入的量和最后真正起作用的量是有一定出入的。
但是如果直接补充维生素D3,直接供应一批合格的“搬运工”进来,效果就会好很多。
因此,建议大家,最好选择维生素D3补充剂。
三、什么时候开始补,补多少?
宝宝在出生15天后就可以补充维生素D了。
家家知道,大家还是会有一些担心,毕竟15天的宝宝实在是太小太稚嫩了,而且这些所谓补充剂在大家的认知里,又总会和“药物”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
不过,就维生素D来说,完全不需要有这个顾虑,大家在宝宝15天后就可以放心地补充了,补充的晚了反倒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利。
关于到底每天补多少,以下家家给大家说的都是每天摄入的总量,不管是配方粉里的,还是补充剂里的,加起来够这个数就行了。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每天一共补充400IU(或10μg)就可以了;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要补充600IU(或15μg)。
其中,IU是国际单位的意思,μg是微克的意思。
1微克=40国际单位。
这两者一定一定是不一样的,并且差的还多着呢。
要是搁在高中,我把它俩混淆了,起码是要站一节课的。
对于你们来说,要是混淆了,那就不是站不站的问题了,直接关乎到宝宝的健康。
好了,虽然明确了这个数字,可是这400或600国际单位从哪里来,也很关键。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补充维生素D相对简单,因为母乳中不含有维生素D,所以大家就按照宝宝每天需要的总量进行补充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配方粉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宝宝来说,就要撇开每天能从配方粉中获得的维生素D的量,不足400IU(或不足600IU)的部分再进行额外补充。
这里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因为不同的配方粉成分和冲调方式都不同,宝宝每天喝的奶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没办法给大家一一举例。
四、靠晒太阳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吗?
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的说法是挺深入人心的,但是就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这件事上,家家不建议纯靠晒太阳。
首先,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靠的是皮肤的合成作用,也就是说你得把孩子的皮肤露出来长时间接受日光照射。冬天冻得慌,夏天易晒伤。
其次,靠皮肤合成维生素D,过程复杂,合成的量既不能确定还相对较少,是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的。
所以,靠天赏饭是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的,还是踏踏实实的用补充剂吧。

五、补到什么时候,2岁以后还需要继续补吗?
其实关于维生素D该补到什么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并不是说宝宝到了2岁了,就该停止补充维生素D了。
对于还补不补维生素D,年龄大小是没有决定权的。
家家到现在还在补充维生素D,我大约到老都得补着,因为我挑食,不爱晒太阳,还懒得运动。
真正能决定补到什么时候的,是孩子的饮食结构。
2岁以内的宝宝,尽量是持续补充维生素D,对于2岁以后的宝宝,要不要继续补充,就要看饮食结构了。
如果宝宝不挑食,吃的含维生素D的食物较多,比如说脂肪高的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等,经常外出运动晒太阳,就不用补充维生素D了。
但如果宝宝只吃米面、蔬菜,不爱吃鱼、肉,不爱运动,那就需要继续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600IU都可以。
来源:汉光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