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诺科:一首字里行间满是乡愁的散文诗

2023-06-29 08:48 作者:ZEROヴォロス  | 我要投稿

我痴迷于那些水彩式的印象派远景所描绘的粗野怪诞的末日景象,以及美学意义上恰如其分的刻画:超现实主义、像素艺术带来的朦胧和无距离感,在作者华丽且饱含隐喻的文字刻画下变得如此清晰和细致。 盾牌将漫天星辰藏到了每晚投射至半空的卤素和火焰背后。群鸟化身光芒四射的球体,在高速公路毒瘤般的景观上描绘光的轨迹…松树从混凝土中钻出来,像是蔓延的皮疹…崩坏成为了时代思潮。高架桥向东穿过托莱梅,穿过第七区,仿佛这些地方的故事都应该匆匆拋却…收窄的湖面上,捕虾船在浪尖里浮沉,在黑如墨汁的水上推出一波波大理石般的纹路。

我也流连于法国区的纸醉金迷,和它擦脂抹粉般的优雅。它以闪烁凌乱的光影,物欲和享乐记录着诺科的狂欢和衰落,用它独有的惆怅与迷离将人们笼罩。 随处可见的金属卤化物灯审视着河边的消落带。温暖的钠光灯与冷漠的LED灯织成加密的图形,闪烁,眨眼,思考,知悉…因为现代主义就是全人类的癌症一一毒品、消费主义、色情影片,再加上无处不在的算法,人生就被这些东西绑架了。

傍晚俯视角镜头下的路易斯安那州,浸泡在工业废水和酸臭泥沼中嘶吼的钢铁巨兽,林立的工厂,闪烁的信号灯和蛛网般铺就的管道,是她跳动的脉搏。她狂野,混乱,凌厉狰狞的意象遍布其上。炼油厂的眼瞳,目光所及是在孤独和债务中挣扎的底层民众,他们抑或选择离开却会被蛛网再次捕获。 是网络,是信号系统,是荷花与青蛙构成的无线通信网,是松柏的根系。是病毒媒介,是由血肉组成的互联网,是仿生学。是互联网的互联网。是无线电发射塔。是分布式人工智能,是分布式飞鸟。

上帝抛弃了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怀旧的老年,绝望的中年,迷茫的青年,能留给他们的,只有无望的死寂和看不见星辰的夜空。 你将潜入水下,水底颠倒成为水面;微风将改变火焰的形状,照亮同样无边无际的疆域。水里不仅有火焰,还有席卷而来的飓风。光斑拼凑出了旧河口沼泽的形状,有人会为了自由而杀戮,如今仍隐匿于此处。在火车轨道上颠簸不停,辛勤耕耘士地,却招致血色。点点灯火终究烧成烈焰。你会找到一艘平底拖船,依旧寄生着幽魂的眼一一来自商场,来自阴沟,来自沼泽。

于是所有的及时行乐般的洒脱随意都像是为了避免深受思考所带来的折磨。众人装聋作哑,清醒者装疯,愚昧者称全知,关系的隔阂与割裂绞杀了情感,是人们心中的那匹“尼采之马”。这片受尽敲骨吸髓的故土已然所剩无几,狂热的新兴邪教追随者,冰冷生硬的电路元件铸造的“耶稣之子”,一场愚昧的造神运动,皆于翻腾的火海中化为虚妄。 我走过油苗遍地的拿撒勒荒漠,穿越草原,渡过海洋,终于来到此地。那位青年柔美的面庞有古罗马人的特征,我向他许下了承诺。此后,即便希望的泡沫屡屡破灭,我依旧坚守诺言。这片土地上永远建立不起神之国度了。我们坐在无花果林中的棚屋里,透过椽子的问際,隐约能见闪耀的繁星。

这是一个被工业、科技、消费主义和精英阶级蚕食,近乎支离破碎的社会,残留着温情的家庭纽带勉强维系着这片土地而不至于分崩离析。作者在最后以颇具诗意的手法给作品赋予了一丝人文情怀,令人落泪。 你看向脚下,仔细凝望,能看到密西西比河的蜿蜒,你能看到墨西哥湾的池塘,运河与湖泊。炼油厂在你的眼中亮起,也亮在你的肺里。

今夜的郊区有了生气。郊区有了生气。

今夜的城市一言难尽。城市一言难尽。

今夜的海岸线风高浪急,河口沼泽销声匿迹。

今夜你家中一片死寂。今夜你将启程离开此地。

你从无尽的夜晚溜之大吉,回到了错乱的梦境。

水涨得越来越高,我们再穿过这房子最后一次。

水汽涌了进来,炼油厂仿佛在流血,血渗进了窗户…你妈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望着窗外。你进来的时候,她没有什么反应。你在沙发上坐下,努力吸引她的注意。她转过头来的时候,脸上的漠然荡然无存。

“你要是早来一会就好了。”她说着拿起了你的手。

“我本来还以为咱们早饭能一块儿吃呢,我睡觉的时候其实还真梦到了。”

“我也是那么想的。”

她笑着,“知道你本来也是那么打算的。”

她勉强地抱了抱你,亲了亲你的额头,然后用袖子擦去了眼泪。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脚,说:“发洪水了。”

你点了点头。

“好,唔……我该去……”她站了起来,再没说一个字,走出了房间。

诺科:一首字里行间满是乡愁的散文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