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家与革命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简介—俄国1905年革命

2023-06-26 15:14 作者:HIP10826  | 我要投稿

俄国1905年革命


       1905—1907年,俄国爆发了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揭开了世界革命风暴的序幕。

       二十世纪初,沙皇俄国已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国家,并且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当时,国内矛盾空前尖锐,工人处境十分悲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遭到残酷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农民的处境更是恶劣,他们在政治上也受着压迫,在经济上受地主的盘剥,富农的压榨,以及繁重的苛捐杂税,使千百万农民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沙皇俄国还是一座民族压迫的监狱,非俄罗斯的其他民族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压迫和掠夺。深刻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说明沙皇俄国正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1900—1903年发生的工业危机;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进一步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加速了革命风暴的到来。

       1905年1月9日(俄历,下同)彼得堡“流血星期日”事件,是革命的开端。

       1905年1月3日,彼得堡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因厂方无理开除四名工人而举行了罢工。许多工厂的工人起来响应。到1月8日,发展成有十五万人参加的总罢工。沙皇政府惊恐万状,准备用武力镇压。奸细加邦牧师按照警察机关的指示,用欺骗手段引诱工人在星期天(1月9日)清晨向沙皇和平请愿,以便借此机会来镇压工人运动。工人们误信了加邦牧师的谎言,带着他们的妻子儿女和老弱父母,前往冬宫向沙皇请愿。他们手无寸铁,只是抬着沙皇像片,举看教堂旗幡(fān音翻),唱着祷告歌向前走去。街上共聚集了十四万多人。但沙皇尼古拉二世并没有发善心,讲仁爱,而是立即下令枪杀这些赤手空拳的工人。有一千多人当场被打死,二千多人受伤。彼得堡大街上血流成河,尸横满地。从此,工人们把这一天叫做“流血星期日”,以牢记着沙皇欠下的这笔血债。

       沙皇专制政府血腥镇压彼得堡和平请愿工人的残暴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各地工人迅速掀起了规模空前的抗议性罢工,在“打倒专制制度”口号的鼓舞下,向沙皇政府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仅一月份罢工人数即达四十四万人,超过以往十年罢工人数的总和。从这一年的春天起,农民起义遍及伏尔加河流域和外高加索。士兵骚动也不断发生。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日益高涨。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布尔什维克党在自己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一条敢于革命,敢于胜利的马克思主义的策略路线,指出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和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孤立自由资产阶级,发动人民进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政府,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孟什维克则推行一条害怕革命,害怕胜利,叛变革命的机会主义路线。

       在布尔什维克革命路线的号召和鼓舞下,1905年10月,爆发了有二百万人以上参加的总政治罢工。国内全部生活陷于停顿状态。总政治罢工吓坏了沙皇政府,除继续采用镇压手段外,还采用欺骗手法,颁布了10月17日宣言,伪善地答应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等自由,扩大选举权,成立具有立法权的杜马。列宁称这种情况是革命与反革命的力量对比暂时处于势均力敌的形势下出现的。在革命过程中,工人自动创立了苏维埃。革命需要继续前进。1905年12月5日,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会议决定举行总罢工,并发动武装起义。12月9日,莫斯科和全国许多工业中心、民族地区都爆发了武装起义。但起义都被沙皇政府残酷地镇压下去了。

       12月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对俄国革命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是1871年巴黎公社武装起义的继续。这次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孟什维克等一切机会主义者,都异口同声地攻击革命的群众运动,攻击和诬蔑12月武装起义。普列汉诺夫恶毒地攻击说:“本来就用不着拿起武器。”列宁痛斥了这种谬论,针锋相对地指出:“正好相反,本来应该更坚决、更果敢和更主动地拿起武器,本来应该向群众说明单靠和平罢工是不行的,必须进行英勇无畏和毫不留情的武装斗争。”【1】

       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是1905年革命发展的最高峰。12月武装起义的失败,使这次革命由高潮逐渐转向低潮。1907年,沙皇发动了“六三”反革命政变,开始了斯托雷平的反动年代。第一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后遭到失败。

       1905年的革命实践证明,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战胜反动的专制政府;广大农民群众是无产阶级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最可靠的同盟军;布尔什维克式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以及由这个党制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是指引民主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群众性的总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是推翻反动统治获得解放的主要手段。1905年革命为以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列宁后来说:“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就不可能有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2】

       1905年革命,锻炼了俄国的无产阶级和农民,结束了欧洲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的时期,唤醒了亚洲几万万处在中世纪停滞状态中的人民。继俄国1905年革命之后,伊朗、中国、土耳其、印度和埃及等国都发生了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制度的革命运动。




【1】《列宁选集》第1卷,第666页

【2】《列宁选集》第4卷,第184页




国家与革命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简介—俄国1905年革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