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从赫尔松撤退是关键的转折点,也是击穿普京最后的底线
近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从赫尔松部分地区撤出部队,转移到第聂伯河东岸地带防御,俄军随后又宣布完成了撤军行动,整个过程并没有遭受严重损失。美媒称,这是自9月乌军在哈尔科夫北部发起反攻获胜以来,取得最重要的进展。要注意,俄军撤出哈尔科夫时相对非常被动,而这次撤离行动是提前公开,并且组织平民撤离之后主动宣布,并且是按部就班进行的。仅从作战的角度来看,俄军从赫尔松撤退被认为是关键的转折点。第聂伯河虽然是天险,但是河东一马平川,少有适合长期组织抵抗的大城市。俄罗斯军队虽然从赫尔松撤出了大约3万左右兵力,而俄军要在河东几百公里长的战线上组织防线,同样需要耗用大量兵力。
乌克兰军队实际上可以解放出6-10万的生力军,这些部队可能大部分会在未来转移到顿巴斯和扎波罗热方向。乌军完全可以从扎波罗热方向往南,避开第聂伯河,乌军从北往南是俯攻,俄军能建立稳定防区的区域双非常少。赫尔松市是第聂伯河的河岸大城市,是天然的后勤基地,对乌军组织多点登陆也非常有利,这与俄罗斯从东岸运送物资进入赫尔松市完全不同。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俄乌冲突在很多情况下是依赖城市进行的,未来也可能是这样,这就给俄军的防御带来更严峻的挑战。所以,不能排除未来战局朝着对俄罗斯不利的局面发展。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俄军的这次公开撤离行动是一场“胜利”?
因为从赫尔松撤离对俄罗斯越早越好,不但可以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更重要的是避免在对俄罗斯更不利的区域长期消耗作战,毕竟俄乌冲突是消耗战。这是俄罗斯军队从打政治仗过渡为打军事仗的标志性事件,为俄军在其他战场获得战争主动权创造了可能。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乌克兰军队一直采取缓慢推进的办法,而俄军一直不撤,俄军为了维持在赫尔松市的占领要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乌克兰。这个我们看一下地图就明白,俄军向赫尔松市运送后勤补给真的是太难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这次撤退击穿了普京的政治底线?
因为赫尔松市是俄罗斯军队在2月份以来控制的规模最大的乌克兰城市,而且从法律上已经并入了俄罗斯。从法律角度看,现在的赫尔松市与克里米亚是相同的,如果普京愿意放弃赫尔松市,等于证明俄罗斯也能接受放弃克里米亚。
在俄罗斯国内,已经把从赫尔松市的撤离当成是俄罗斯军队的一场重大失败,因为普京刚刚进行了战场局部动员。既然已经动员了30万人,又为什么要撤离?被称为普京大脑的杜金这两天就对普京大骂,显然会对普京的支持度造成冲击。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能证明普京开始让俄乌冲突回归战争本身,在政治上或许有严重损失,但也为在未来获得一个更好的结果打下了基础。
总体来看,俄军主动撤出赫尔松是俄乌冲突中的一次巨变,后续影响将非常深远。俄罗斯军队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把政治仗打成军事仗,再加上刚刚完成的局部战争动员,未来仍然有希望把仗打好,至少在别的区域打不会像赫尔松市打这么被动。由于俄罗斯的国力远远超过乌克兰,只要俄军有了更好的作战策略,总有机会把泽连斯基打上谈判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