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成中国化时代化“三味动力”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针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关键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出明确答复: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前所未有、贯穿内外的科学论断,符合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基调,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漫漫征途中将马克思主义铸成中国化时代化的“三味动力”。
铸成推动事业“鸿业远图”的发展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创新,创新的中国化催使整体社会生产力进步。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作为提升政治素养、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工作本领的重要途径,紧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做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加快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铸成强化责任“引咎自责”的担当动力。青年干部要有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更要有过硬的干事创业本领,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队伍里面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面对新时代下的复杂严峻的挑战,青年干部要有身先士卒的魄力,全力探索解决各类问题的新本领,而获得新本领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学习观,把自觉学习与肩负的责任结合起来,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坚持学习、主动担当,增强从理论中汲取营养的能力,做时代的弄潮儿。
铸成本领过硬“百战不殆”的队伍动力。过硬的队伍本领是干好基层工作的立身之本,是争先创优的成事之要,是新时代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兴业之基。当前,党的建设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新时代下创造新伟业,不仅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还需要高强的能力和本领,更要求我们把提升自身能力本领融入到基层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之中,也唯有如此,才能够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实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