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博浪飞椎

2023-03-07 08:55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博浪飞椎 博浪沙的铁锤 《史记·留侯世家》 【原文】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 父平,相釐王、悼惠王。 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 卒二十岁,秦灭韩。 良年少,未宦事韩。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今译】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30年被秦所灭)。 张良原是韩国贵族,他的祖父名叫开地,曾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国(宰相)。 张良的父亲名平,张平曾是釐王和悼惠王的相国。 悼惠王二十三年,张良的父亲张平去世(平卒)。 张平死后二十年,秦国灭掉了韩国。 张良当时年少,没有在韩国做官,未在韩国担任过官职(未宦事韩)。 韩国破亡以后,这时张良家中还有僮仆三百人,张良的弟弟死了,但张良并没有花钱埋葬弟弟(不葬),他不肯厚葬,而是散尽家财,用全部家财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国报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任过五朝韩王之相,做过韩国五朝宰相(五世相韩)的缘故。 张良曾经去淮阳学礼(淮阳,在今河南淮阳),向东去拜见仓海君。 后来终于物色到一个壮士,募到一名大力士,为他铸造打制了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向东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博浪沙,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原阳东南)。 张良让那大力士用重锤击秦始皇,结果误中跟随的马车(误中副车:亦称属车,皇帝的侍从车辆)。 秦始皇大怒,下令在全国大肆搜查(大索天下),追捕缉拿刺客十分紧急(求贼甚急),这全是因为张良的缘故。 张良于是改名换姓(乃更名姓),逃亡到下邳隐匿起来(亡匿下邳。下邳:秦县名,治所在今江苏雎宁西北)。 【赏析】 “留侯”指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名臣张良。留侯:张良的封爵。张良的封地在留这个地方,所以称为留侯。 “博浪沙的铁锤” 张良,字子房,出身于韩国贵族,本来是战国时韩国贵族的子弟,他的祖父和父亲曾任过五代韩王的宰相。 年少时尚义任侠,秦国灭掉韩国,年轻的张良十分仇恨,为了报亡国之仇,不惜拿出所有的家财,离开了老家,到外面去结交英雄好汉,访求勇士,一心想寻机行刺秦始皇。 他结交了一个大力士,这人能使120斤重的大锤。 张良和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这个地方,刺杀出外巡游的秦始皇。 庞大的车队及仪仗护卫好不威武!车队正在缓缓前进的时候,突然哗喇喇的一声巨响,飞来个大铁锤,把秦始皇座车后面的副车打得粉碎。 可惜,大铁锤砸得不准,只误砸了秦始皇这一辆随从的大车。 张良行刺秦王失败以后,隐姓埋名,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博浪飞椎”、“博浪沙的铁锤” 张良,家五世相韩,秦灭韩,张良接纳刺客,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未遂。 后“博浪飞椎”比喻报仇雪恨。 

博浪飞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