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4.4.1 原始公社制度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1、原始公社制度
原始公社制度是人类在长期劳动过程中获得了与其他一切生物不同的属性而脱离动物界以后产生的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
原始公社制度初期,人类所拥有的劳动工具是非常原始的:棍棒,石斧,石刀,石刃梭标,后来又发明了弓和箭。人的体力是这个时代唯一的动力。
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也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当时的劳动工具的条件下,人们不可能单独地同自然界做斗争来保证取得自己的生活资料。只有原始公社全体成员共同劳动(一起打猎,捕鱼等等),团结互助,才能取得必需的生活资料。共同劳动产生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种公有制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全体公社成员对生产资料的关系都是一样的,谁也不能剥夺公社其他成员的生产资料,把它们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既然没有私有财产,也就不可能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原始的劳动工具,即使共同使用,也只能给人们提供极少量的,勉强能使每个人维持生活的生活资料。当时根本剩不下可从生产者手中剥夺过来供其他社会成员享用的东西。既然没有剥削别人劳动的现象,也就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强制机关。公共事务的简单的管理职能,或者是集体解决,或者是交给最受尊敬和最有经验的公社成员执掌。
由此可见,原始公社社会形态的特点,是由极低的生产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由人们无力对付可畏的自然界这种状况所决定的。在这个时代,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天真素朴的宗教观念,人们盲目地服从传统和习惯的势力。对他们来说,世界局限在部落的范围之内,部落以外的一切都不受法律保护,部落之间不断爆发流血的战争。原始公社制度虽然没有后来剥削制度的统治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那些畸形的和丑恶的现象,但它决不是人类的“黄金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公社制度进入它本身解体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是原始社会灭亡的根本原因。人们逐渐掌握了冶炼金属的秘密。石制和木制工具被金属工具所代替,铁犁,铁斧,青铜的和铁的箭头和矛头等等得到推广。生产力 劳动工具和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经验 的发展,引起了重大的社会变化。社会。分工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后来还有手工业相继分离出来,自成一种劳动活动。劳动产品交换开始发展起来,最初是在各部落之间,后来在公社内部。全公社共同劳动的必要性逐渐消失了。部落,氏族分解为家庭,每一家庭都成为独立的经济单位。单独的劳动开始了,私有制出现了,剥削现象也成为可能了:生产的发展达到这样的水平,人的劳动力生产出的东西超过了为单纯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需要的数量。
减轻劳动以及为了预防自然灾害储备一些产品的需要和愿望,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和人们的劳动技能的发展。但是,人们在改变劳动工具的时候,却在无意之间,不自觉地,甚至猜想不到这样做会产生什么社会后果,为社会的根本变革 以奴隶占有制来代替原始公社形态做好了准备。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力要求人和人之间的新的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