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标题:2023旗舰机大盘点,谁家掌握最强“刀法”?

2023-07-03 12:50 作者:赵海龟  | 我要投稿

全文约  3988 字。

 

中杯,大杯,超大杯。如今各家国产手机厂商都在争取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因此也基本都采取了这种在自家主打机型上采取多种配置版本的策略。为的就是覆盖中高端产品更多的价格区间,同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从中杯的标准版定下产品的基调到超大杯顶配版去打出差异,这其中不同配置,功能的取舍,决定了一款产品成功与否。pro版比起标准版砍多少配置,砍哪些配置,各家的“刀法”也不尽相同。

现在2023年即将过半,各个品牌的重点产品也都登场完毕,本期视频,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主流国产品牌主打机型的各个版本,看看哪家的“刀法”最合理。同时,每一款产品我也会给出我主观最喜欢的版本。也欢迎大家在弹幕,评论区留下你的选择,话不多说,马上开始。

咱们按照发布时间的顺序来。

 

vivo

首先是vivo,vivo这几年X系列一直是稳扎稳打地迭代,在整机质感和设计上也是做出了风格传承,喜不喜欢因人而异,起码辨识度是够的。这次的X90系列总共有三款。X90、X90pro、和X90pro+。

超大杯pro+ 堆料给的很足。核心体验方面,处理器,屏幕,内存闪存规格都是旗舰该有的。除了电池和充电因为堆叠等问题有所妥协,充电没有给到120W,电池也小了一点点。外围配置上也有超声波屏下指纹和hifi支持这样锦上添花的小亮点。至于各家超大杯都在卷的影像方面,蓝厂也是凭借自身的算法以及和蔡司的合作在第一梯队里有了一席之地。主要亮点在于夜景算法,人像镜头的质感,还有蔡司镀膜对炫光的控制。总之,尽管发布的最早,vivo超大杯放到23年上半年来看,依旧是能打的。

 

在骁龙支楞起来之后,各家对于天玑的热情也是快速降温了。而vivo对于天玑的优化一直都是很不错的,这次的pro版和标准版也是采用了天玑9200,在处理器上就跟超大杯做出了区分。X90 pro版这次真的是乏善可陈,比起pro+屏幕降了一档,影像保留了主摄和2倍人像,潜望长焦没了,超广角也降级了。外围上好用的超声波指纹也被砍了。Pro+砍的120W的充电算是恢复正常。同时,和标准版也拉不开区别,主要的差异点只有影像稍好一点,还有无线充电。

相比较下,标准版在3-4K价位有着不错的质感,不错的屏幕,拍照算法也没有砍,大多数消费者在意的点还是都顾及到了。此外,标准版还有几个小点可以参考下,type C接口速率只有USB2.0,以及缺失了vivo的hifi支持,出场预装的app也会多一点。

总结一下蓝厂的三款,个人选的话还是会选均衡还有点小亮点的超大杯。中杯标准版算是不错的线下机。Pro不上不下,比较尴尬。

 

小米

接下来是小米。小米13系列还是非常有意思的,虽然这个视频是盘点各家的配置取舍的“刀法”但小米这次与其说是砍配置的“刀法”,更像是做三款不一样的产品。

这次先从标准版说起,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次的标准版,太适合我这种轻度日常使用的选手了。在现在这个6.7寸为主的手机市场,13的机身尺寸不管是手持还是放在裤兜里,负担都轻了不少。更为可贵的是在较小的机身下,续航和性能表现还给了惊喜。无线充电和IP68也没有缺席。屏幕虽然是1080P,但在这个尺寸下PPI对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亮度和色深属于够用,短焦指纹位置靠下算是个槽点,但比起同样靠下的6.7寸机型还是舒服一些。影像方面记录生活是绝对够用了,和pro的差距主要在夜景还有光线一般的长焦场景。外围方面,少了激光对焦,气压计,后背的光线感应器,以及马达和扬声器要弱一点。我认为这些降级都还算比较合理。

 

大杯Pro版,pro是对标准版的全面补全,屏幕,充电,影像还有零零碎碎的马达,扬声器等等。外观上虽然没有什么特点,但也独占陶瓷材质。整体上算是均衡水桶机型,如果你就是要选一款小米旗舰的话,13pro 算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然后就是超大杯13U,小米这次算是玩明白了,超大杯就是要做出差异化和辨识度的。13U完全就是围绕影像打造的,你选择它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相机。就算你不是个爱拍照的人,拿着它,就那巨大模组带来的奇怪手感,都在时刻提醒你,这是影像旗舰。抛开影像,13U其实也没什么大短板了,主要还是牺牲了手感,还有充电也妥协到了90W。所以如果不是非常喜欢手机摄影的朋友,pro用起来会更舒服。

 

关于13系列还有一个有趣的点,就是小米官网的产品介绍页。13是白色页面,而13pro和13U都是黑色页面,真是全面对标苹果了。

总结一下,13系列这次三款产品各有各的特色。标准版和U版都适合对自己需求明确的用户,一个是喜欢小屏日常使用,一个是影像专精。而pro则是均衡不出错。我选的话还是13标准版,这样的机型,目前市面上确实不多了。

 

荣耀

荣耀这次的magic5系列整体比较中规中矩吧,细说也是有三款机型。Magic5、pro、还有至臻版

至臻版就相当于pro的一个特殊设计版,区别主要是外观,还有屏幕用了更好的玻璃。对于一些对外观独特性有追求的用户还是有吸引力的。

 

Pro版整体来说在5K价位站得住脚。该有的质感做工,有一定辨识度的设计。配置基本也都给到位了。特点是顶级的国产屏幕,分辨率不到2K,但精细度也足够了,和iPhone14promax接近。调光策略上对频闪敏感的用户很友好,比较护眼。此外,系统整体稳定流畅,还兼容部分华为的生态。续航拍照软硬件也都不错。电池在堆影像的机型中算是比较大的,充电倒是依然66W,这个价位算是缺点吧。

 

标准版的“刀法”说实话比较难受了。主摄的光学防抖,无线充电,IP68,线性马达,扬声器效果一般,USB3.1,UFS4.0都没有了。虽然不是非常影响核心体验,但砍这么多还是比较让人难受的,况且一些配置相比magi4还是退步的。在这个价位的优点是比较不错的整机质感以及相对轻薄的机身,还有较大的电池容量了。

 

总结:magic5pro整体是比较均衡的旗舰,对华为系用户来说是推荐的首选。标准版整体没太多亮点,算是比较标准的线下机。至臻版主要还是看你对那个设计的喜爱程度了。我个人选择的话,还是更喜欢pro一些。

 

 

OPPO

Oppo find系列前两代口碑总体上是不如vivo的X系列的。但今年的find可以看出oppo是准备发力了。X6系列一共2款,find X6和X6pro,在各自价位段都有一定的竞争力。

 

首先是pro,pro独占这个大漠银月的配色我还挺喜欢的,比较中性耐看。核心配置方面,整体都是旗舰的水准,该给的都给了。外围的指纹,马达,扬声器也都是主流水平。影像方面,有自家马里亚纳芯片这个亮点,配合这次主长超广三颗镜头的参数给的都很足,拍照很不错,已经是第一梯队的水平了。不过目前在续航优化上还有空间,尤其拍照过程中耗电比较明显,可能与马里亚纳独立芯片有关。

 

相较于pro,标准版尺寸稍小一些。处理器改为了天玑9200。屏幕降了一级,充电慢了一档,也取消了无线充电。影像方面,去掉了激光对焦。除了长焦,主摄和超广角比pro有所降级。但这个pro同款的长焦,在同价位确实是非常亮眼。目前的问题也是优化,对于天玑的日常性能调度有些过于保守,包括高刷策略和激发亮度。后续优化好了之后,在同价位有着独一档的长焦,还有不错的马达震感和超薄屏下指纹这些加分项。整体竞争力还是不错的。

 

总结一下,oppo目前这两款机器在各自价位都有着不错的竞争力,但也都没有太明显的亮点。这次是find系列改变方向的第一次发力,加上oppo有自研影像的决心,还是值得期待的。只不过目前多少有点优化问题,还需要再更新看看。选择上来说,我更喜欢pro版,主要是喜欢大漠银月的配色加上各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短板。

 

华为

接下来是华为。华为的手机目前在硬件上是没什么优势了,毕竟4G加上落后一代的处理器。但这次P60系列还是有亮点的。总共三款机型:标准版,pro版 和一个art版。

 

Art版基本也就是pro的一个特殊设计款,主要区别就是超广角镜头提升了一点,多了1T版本。说到设计,P60这次我很喜欢的一个亮点就是洛可可白这个配色,华为P系列后盖设计可以说是一直都很有想法的。最早的p20极光色,p30天空之境,p40冰霜银都很经典。

 

至于pro版本身中规中矩吧,抛开处理器和4G。主要的槽点在于只有512版本有12G内存,以及短焦屏下指纹,这个尺寸这么靠下是真的别扭。其他方面都挺不错的。影像一直是P系列的主打,这次pro的高素质长焦支持微距,效果很不错。主摄也有10档光圈调节。RYYB也优化的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偶尔颜色还是会有点偏,只能说是选择RYYB提升进光量的代价了。

 

最让人惊喜的还是华为这次的标准版,可以说是近几年华为最强的标准版了。P系列上次有亮点的标准版还是P30时期。这次的标准版和pro的区别主要在于用的降频的8gen1,不过感知不强。去掉了昆仑玻璃,充电从88W降到66W。长焦换成了素质低一些5倍。比较限制的地方在于只有8G内存可选。可以说和pro差距很小了。不经常用长焦你可能都感觉不到两者的区别。

 

总的来说,P60系列一个劝退点还是在4G,目前在人流量比较多的地方还是有明显影响的。8gen1其实日常使用也够了。因此,华为目前的旗舰还是适合那些已经有很多华为生态产品的用户,你比较需要一台华为旗舰来做中枢。三款的选择上,我会选标准版。和pro基本没区别的情况下,价格差了不少,也有我很喜欢的洛可可白配色。如果需要12G内存的话,

Art 版也是不错的,毕竟pro只有到512版本才有12G,而art是标配的。

 

魅族

想了想还是简单提一下魅族吧。魅族现在的综合产品力和以上几个厂商已经完全没得比了。优点基本只在flyme上了,目前极少的系统广告和好用的小窗模式。这次20和20pro两个机型说实话也挺难让人推荐的。如果真的很喜欢魅族的话,20pro对于不在意拍照的用户来说,还是可以选择的。标准版还是算了吧,那个屏幕在今年出现实在是不应该。

 

总结:

看完各家的中杯,大杯,超大杯之后,不知道各位观众认为哪家的“刀法”最合理呢?对我来说,印象最深还是小米13系列,真的是三款都很有存在感。不过在看完各家这么多机器之后,我最大的感受还是如今这些中杯,也就是标准版的水平真的很高了,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来说,标准版已经非常够用了。

厂商们也理应对标准版更用心,毕竟旗舰机的大部分销量,还是这些标准版撑起来的。同时我也很乐意看到各家厂商在超大杯上的竞争,这些有足够差异化的顶级旗舰才是给目前手机圈带来活力和话题的产品。

好了,以上就是这期视频的全部内容了,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个视频的话,希望能给出你的一键三联。也不要忘了点个关注,我们下期视频见。

 

选题思考:

目前主流国产手机厂商的产品线都是比较复杂的,不光常规手机的高中低端各种机型,还有折叠屏,平板,各种生态产品。这其中,每家的主打旗舰机型算是各家最上心的产品线,也是很多数码区观众最关注的,流量最高的。同时,各家旗舰现在本身就有中,大,超大杯这样的分类,自然地很适合做梳理,盘点题材。

另外,各家发布节奏都很快,大部分视频也是关注单一机型,普通观众对于多家旗舰不同配置的差异了解是有限的。“刀法”,三种杯型也是数码区广为流传的梗,因此,这样的主题我认为对于观众的吸引力是有的。


标题:2023旗舰机大盘点,谁家掌握最强“刀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