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商周古文字读本-8殷墟甲骨刻辞-原文

2022-08-13 20:24 作者:攻吴之球  | 我要投稿


05:33


这里课本上上说,一般来说,甲骨文中“最初”的夕字是月字加一笔。

这里的最初,啓之XJJ(一个UP主)视频说道是一期到四期甲骨,这是董作宾的说法,按董作宾的断代,也就是武丁到文丁时期,详见BV1E64y1f7pk。而这里提到的这篇论文在知网有,他把董作宾的说法重新检验,而做了细分,其结果为:

在武丁至祖庚祖甲时期,确实月少一笔,夕多一笔,但也有例外,廪辛康丁时期,夕字不加一笔就很常见了,武乙文丁时期,月和夕没有任何分别,到帝乙帝辛时期,终于颠倒了过来,月字多一笔,夕字少一笔,但也有例外。

因此陈炜湛先生提出,后期的例外现象是前期遗习的体现,月夕两字,经过互变,原来 的例外变成了新的通例 成为后世的规 范,原本的通例却成为了新的例外。这说明了甲骨文字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事物,它在渐变中不断发展。



05:55


课本引用于省吾的说法,这篇文章引自《殷契骈枝续编》,我查了一下原文,发现这个字其实于省吾讨论地很少,只是附带着涉及的,肯定还有讨论的余地。实际上于省吾的讨论只有一句话:

其言夕

之夕

某日

夕者,应读为

谓天气之阴蔽也。

而这是一种引申的理解,事实上说文这个字的解释是“目蔽垢也。从見。

声。讀若兜。”

段注补充说明了这个字和兜字的关系“目部所谓

兜也,兜即

字。”

这里他引述了目部字,《说文》对这个字的解读是:

兜,目眵也。(段校本)

段玉裁在这里很较真,大而言之,反正都是指眼病,和甲骨文的天气差的挺远,只是引申及之,应该有可商榷的余地。


06:14


这个我尽力去找了,但实在是找不着唐钰明的《㞢又考辩》,只知道作者和文章名真是太难找了,反倒是前面提到的《甲骨文字辨析》还辨析了甲骨文的左和右。


06:35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把新作祭名就是为了拆开“新大星”,这个可能是超新星的组合名词。关于《新获甲骨集》的那块甲骨我找到了原图:

释文:[ ]新兄示,用。


06:55


这里UP主已经打出了说文原文了233就不重复了,补充一下段注:

①管子云:凡物之精,此則爲生。下生五榖,上爲列星。流於天地之閒謂之鬼神,藏於胷(胸)中謂之聖人。星之言散也,引伸爲碎散之偁。

②从三○故曰象形也。大徐○作囗,誤。

③。古文从三○,而或復丨其中,則與晶相似矣。依此說則當入生部,解云从生,象形。

这句“与晶相似”算是正中古文字的本体了,甲骨文的星就是用晶字来代替的,课本提到甲骨文中有另一种星,是从两○,生声,也和说文有别。


07:32


这里引用了《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课本用了韩诗的解释证明这里“星”是天晴的意思,郑玄的笺其实也是这么理解,笺云:星,雨止星见。此外郑玄还翻译了星言夙驾,说于桑田。这两句:雨止,为我晨早驾,欲往为辞说于桑田,教民稼穑。务农急也。

貌似只有朱熹不言星是天晴。只说“星,见星也。”


商周古文字读本-8殷墟甲骨刻辞-原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