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热血高校》——“乌鸦”们的暴动

2023-04-06 21:43 作者:麦羔AI  | 我要投稿

高中时期,曾被寄予厚望的2班,也就是我们班,也成为了学校帮派的大本营。躁动的青春,无处发泄的荷尔蒙,冲动的情绪,在那些被称为“乌鸦”的高中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一言不合就动手,夸张的发型,奇葩的服饰,震耳欲聋的音乐,突然躁动的手机。我行我素的“乌鸦们”肆意的做着各种乖张的举动。其中也不乏一些头脑灵活,拥有一定领导力的,家庭条件优渥很会收买人心的家伙,他们组建起了帮派,在学校内外打架斗殴,与校外不良青年厮混,派出所的禁闭室成了其中一些人的过夜场所。老师谈起来就叹气,但又不敢惹,家长想起来就流泪,但又下不去手。

高中生本身就是反叛的年龄,人总是会有反叛的时候,只是早晚罢了。任何一代人年轻时候都是气盛,争斗总是令人血脉喷张,整个人都止不住的兴奋,兴奋到发抖。高中生是最接近动物的人类,这么说也不为过。充分释放着原始的血脉,完美地解释了什么叫做冲动。从警告,示威,显示肌肉,挑衅,到开干,活生生的一副动物世界。有些长者不由得感叹,幸好学校困住了大多数青少年,不然社会犯罪率真不知道要飙到什么地步,这些到处惹麻烦的冒失鬼们,好在课业牵制了他们的主要精力。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表现自我的时候开始出现的,“我”要与众不同,要与其他人都不一样,要干一点“惊天动地”、“与众不同”的事情,对方的小喽啰根本不入“我”法眼,要干就干“最高的”、“最壮的”、“最引人注目的”,打赢了“我”就是“英雄”,输了也没有什么丢人。渐渐地,“乌鸦”们形成了组织,各有分工,谁是老大,谁是军师,谁打头阵,谁来放哨,大喊“‘条子’来啦!”都有明确的职责。俨然形成了一个小的社会和组织。甚至一些延伸出了帮规等等,这是从混沌到制度化的一个跨越。

当然,也有一些青少年,选择自己单干,他们享受当“独行侠”的乐趣。一天,有两个学校外面的社会黄毛掏出了一把匕首,拦住了学校里的某个不起眼的男学生,男学生慢慢地把书包放到了地上,缓缓地拉开了背包,掏出了一把50cm长的砍刀,亮了出来。两个黄毛惊呆了,扔掉了匕首撒腿就跑,而学生则慢慢地把刀放回了书包里,背上了书包往回家的方向走。

“乌鸦”们也会用自己的方法做一些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学校周围偷自行车的蟊贼相当猖狂,为了杀鸡儆猴,某个“乌鸦”把自己的自行车当成了诱饵,叫了班上所有一米八以上的男生,等待偷车贼的出现。果不其然,偷车贼上钩了,只见男生们一哄而上,各种拳打脚踢,拿着车锁疯狂的往偷车贼身上砸。最后将烂布一样的蟊贼扔到了路边,扬长而去。警察也并没有插手这件事儿。

“乌鸦”的帮派与帮派之间存在斗争,帮派内也有斗争,还有跨学校的帮派斗争,甚至还有联合外校去搞本校帮派的斗争,合纵连横在帮派斗争中也很常见。在十几年前,国内最大的非法集会,莫过于高中生约架群斗。大致都是在某个不上课的周六或周日,几群学生约在某个地方,先开始了唇枪舌剑。大致就是你不尊重我的某某兄弟,抢了谁谁谁的女友之类的话题,然后一番推推搡搡后,然后出来个中间人,说:“各位兄弟,给个面子,今天到此为止。”如果这个中间人面子大,那群殴就没有发生,中间人的面子就更大了。如果群殴发生了,中间人可能也可能被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一顿,为了统一管理自己的帮派,一般还是穿着自己学校的校服,这样就不会打错人了。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远离是非之地的乖学生,我只能通过高中时同桌及前后座的自我独白们来进行叙述。我所认识的“乌鸦”们,也会写作业,有时候数学题不会也会很客气的问我,当然更多时候是直接把作业拿过去抄袭。上课好像在听,但时不时会进入放空状态,或者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打架故事,睡觉也是有的。在自己班内一般只要客客气气,他们并不会对同学造成过多的困扰。当然,有时候要帮着“乌鸦”们打扫卫生,这是有点令人苦恼的。而且他们的借口都是要替“兄弟出头”、在哪儿哪儿又约架、或者拿钱去派出所捞人。然后回来再兴高采烈地讲述他们的经历。

如果是作为看客的话,回想一下那些远古时期的事儿,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糟糕,对吗?


《热血高校》——“乌鸦”们的暴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