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策姆林斯基和他的音诗《小美人鱼》

2022-07-08 10:53 作者:古典主义66  | 我要投稿


概述:

        当泽姆林斯基在1902-03年创作《小美人鱼》(Die Seejungfrau)时,他和勋伯格都在寻求通过一种先进的音乐语言来解决交响诗的体裁问题,这可能会激励听众克服 "标题音乐 "和 "绝对音乐 "之间的感知差距。这部作品与勋伯格的交响诗《佩利亚斯和梅里桑德》在同一节目中亮相,后者在观众中的表现并不理想。泽姆林斯基最初设想将该作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描述海底环境,然后转向美人鱼在风暴中对王子的营救。第二部分将描述美人鱼的渴望和她与海巫师的遭遇,然后转向王子的婚礼和美人鱼随后的消亡。随着泽姆林斯基对这首曲子的创作,它逐渐发展成三个独立的乐章。作曲家似乎写了一个有点详细的介绍,但它没有被保存下来。在这一点上,将乐谱中的部分内容与 "情节点 "联系起来只是一种猜测,尽管音乐中包含了许多瓦格纳式的主题词(其中最经常出现的主题与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中的主题很相似)。

        在维也纳首演时,已经安排了在柏林的演出,但泽姆林斯基撤回了他的乐谱,这部作品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再被重现。他在1938年逃往美国时带走了第二和第三乐章。他的遗孀认为它们是交响乐的中间乐章,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音乐学家弄清了这些乐谱的实际内容,并设法将它们与第一乐章重新组合在一起,后者保存在欧洲的一个私人图书馆中。

正文:

        亚历山大·冯·泽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是世纪之交的维也纳音乐界的一系列大佬级人物中的一员。(他指导和支持了一批令人振奋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比他自己的作品更容易被人记住。他把年轻的阿诺德·勋伯格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亲自教导他,并雇用他作为音乐助理;勋伯格的作品1,一套歌曲,就是献给他的 "老师和朋友亚历山大·冯·泽姆林斯基 "的。1901年,勋伯格与泽姆林斯基的妹妹玛蒂尔德结婚,他们成了连襟。前一年,另一位朋友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在维也纳霍夫帕尔剧院指挥了泽姆林斯基八部歌剧中的第二部《曾几何时...》Es war einmal ...的首演。他的另一个学生是阿尔玛·辛德勒(Alma Schindler),他在1901年与她发生了浪漫的关系。(他们激烈的、挑逗性的恋情持续了大约9个月,之后她把他丢在一边,转而嫁给了马勒。) 阿班·伯格和安东·韦伯恩是他在管弦乐艺术方面的学生。

      泽姆林斯基还在讲台上提拔他的作曲家同事,从各方面来看,他不仅是一位高雅的指挥家,也是勋伯格(包括1924年首演的《期待Erwartung》)、韦伯恩、伯格、舒尔霍夫、科恩戈尔德、威尔、克雷内克、欣德米特和亚纳克以及其他许多中欧现代主义的知名人士音乐的倡导者。他接连担任了一系列著名的指挥职务,包括在维也纳人民剧院(在那里他领导了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的维也纳首演)、霍夫帕尔剧院(在那里他与马勒一起工作)和布拉格的新德意志剧院(后来改名为德意志大地剧院)。

        除了在布拉格的16年任期外,泽姆林斯基倾向于频繁地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而且他有时会被卷入美学分歧和个人竞争中。他不可避免地触犯了纳粹,被列入 "堕落音乐 "作曲家的禁忌名单。在安舒尔茨的几个月后,泽姆林斯基和他的妻子从维也纳经布拉格逃到纽约,在那里他没有发现什么成功。1939年,他因中风而致残,三年后他的死亡基本上没有人注意到……

        他于1902年2月开始创作《小美人鱼》(Die Seejungfrau),并于1903年3月20日完成了乐谱。1905年1月25日在维也纳进行了首次演出。这支大型管弦乐队需要四支长笛(第三和第四支兼用短笛)、两支双簧管和英国号、降E调单簧管、两支降A和降B调单簧管、低音单簧管、三支巴松、六支圆号、三支小号、三支次中音长号和低音长号、大号、定音鼓、三角铁、吊镲、两个管钟、两个竖琴和弦乐队。

       与阿诺德·勋伯格一样,泽姆林斯基开始以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丰富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创作音乐。尽管他的风格在晚年变得更加现代,但他从未跟随勋伯格进入无调性的领域。部分原因是(因为历史上的新颖性总是能让作曲家从评论家和学者那里获得额外的荣誉),他的音乐在他死后远不如勋伯格的音乐被人记住,尽管近几十年来,他的音乐有了一个强大的回潮。他的四首弦乐四重奏、几部歌剧(其中两部是根据奥斯卡·王尔德的故事改编的)以及他1923年的《抒情交响曲》(形式上受到马勒《大地之歌》的影响)已经被更多地录制和演奏。 

      《小美人鱼》是他早期管弦乐曲中最丰富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四十五分钟的三个乐章的音诗,它是根据安徒生1836年的故事改编的:海中仙女爱上了一个凡人,为了和他在一起,她渴望自己变成凡人,但后来发现他们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他们永远不可能结婚,此时她作为美人鱼返回大海已经太晚了。 

       这个故事是安徒生最著名的故事之一,但这可能不是泽姆林斯基将其作为长篇交响诗题材的唯一原因。因为就在这个时候,他自己也成为了一个非常相似的故事的中心人物。

        当泽姆林斯基指挥他的歌剧Es war einmal(《曾几何时》)的世界首演时,观众中有一位20岁的美丽音乐学生,名叫阿尔玛·辛德勒。她对这位指挥家兼作曲家的第一反应并不乐观。她说:"这是一幅漫画--没有下巴,身材矮小,眼睛鼓鼓的,指挥风格简直疯狂"。但两周后,当她在一个晚宴上见到他本人时,她发现,尽管他的长相("他简直太丑了"),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的艺术和知识热情("我发现他相当令人着迷")。不久,他成了她的音乐老师,加强了她对理论的理解,并告诉她如何改进她的歌曲。不久,阿尔玛重新考虑了她的第一反应。"我觉得他既不丑也不怪异,因为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样的人永远不会丑。 

        她开始考虑与他结婚,尽管由于她的许多朋友的反犹太主义以及他们认为他基本上是个无名小卒,使计划变得困难。不过,她还是告诉他,她想拥有他的孩子,并计划在命运的干预下很快完成一段关系。1901年11月7日,当泽姆林斯基在格拉茨指挥时,阿尔玛去参加一个晚宴,她坐在古斯塔夫·马勒的对面。马勒立即邀请她参加他第二天上午在歌剧院的乐队排练,在几天之内,她发现自己在这两个人之间取得了平衡,成为潜在的丈夫人选。12月12日,她写信给泽姆林斯基,断绝了他们的关系。马勒于1902年2月与阿尔玛结婚。

       在婚礼的前几天--他没有参加--泽姆林斯基开始创作一首交响诗,他最初计划用两个乐章,后来扩大到三个乐章,是关于小美人鱼的故事。完成乐谱只用了一年多时间。1902年夏天,他的姐夫阿诺德·勋伯格自己开始创作一首音诗,显然是出于友好竞争的心情,是根据梅特林克的《佩利亚斯和梅利桑德》改编的。按照惯例,当他工作顺利、不受干扰时,勋伯格以惊人的速度创作,并在几周内完成了他的草稿。最终,这两部乐曲在同一节目中得到了首次演出。

       泽姆林斯基的传记作者安东尼·博蒙特(Anthony Beaumont)指出了安徒生的故事与作曲家决定创作音乐版本之间的若干联系。首先,小美人鱼是受到了一个纪念品的启发,即一个从沉船上掉进海里的年轻男子的雕像,而开始关注人类的世界。泽姆林斯基也有自己的纪念品--阿尔玛的画像,他很珍视它。小美人鱼和作曲家都为他们的爱情承受了相当大的痛苦。最后,美人鱼被女巫警告说:"在他与别人结婚后的第一个早晨,你的心就会碎掉。" 泽姆林斯基在阿尔玛嫁给马勒的前几天就开始了他的工作,他告诉勋伯格,《小美人鱼》乐谱是 "我的《死亡交响曲》的初步探索。"

       尽管他情绪低落,但泽姆林斯基还是带着他良好的作曲素养以及在他身上形成的所有高尚的理想主义来创作这部作品。他特别关注整个乐谱的主题一致性(在这方面,他既是勃拉姆斯在交响乐创作领域的追随者,也是瓦格纳在戏剧领域的追随者)。他开始创作一系列的音乐主题,这些主题在其基本组成部分中往往是微妙地相互联系的,乐谱将从这些主题中发展出来。虽然在这样的作品中确定所有的主题思想可能是有趣的,甚至是有帮助的,但对于第一次遇到这部作品的听众(就像在座的几乎所有人都在做的那样)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更清楚地了解乐谱的总体范围,并遵循音乐思想本身的美,而不是试图确定故事中的情节。这尤其是因为泽姆林斯基本人在为他的音乐铺设了各种动机后,对纯粹的音乐元素更感兴趣。

        第一乐章最接近安徒生的故事,暗示了小美人鱼对人类世界的兴趣,海上的风暴,以及她从海难中拯救了年轻的王子,她爱上了这位王子,并促使她决定变成人类。 

        第二乐章在人鱼王国庆典活动的谐谑曲乐章中,以全新的面貌重新使用了许多相同的主题思想。中部对比鲜明的三重奏集中于美人鱼本身和她对王子的爱,她将不顾自己的痛苦和死亡的风险来追求这种爱。 

       第三乐章只提供了故事结局的最简单的轮廓,而是发展了与美人鱼有关的音乐理念,暗示她在陆地上的第一步,她决定把自己扔进大海以结束这一切,以及最后的变身--一个真正的瓦格纳式的故事和音乐的概念,把她变成了一个 "不朽的灵魂"。

       《小美人鱼》于 1905 年 1 月 25 日在维也纳首映后并没有取得重大成功(在音乐会节目中还包括勋伯格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泽姆林斯基立即撤回了配乐。 1938年逃离欧洲时,他只带了两个《小美人鱼》的乐章总谱来到纽约。 直到 1984 年才迎来了完整乐谱的演出。 此后,这部作品逐渐在音乐会剧目中占据了当之无愧的位置。


策姆林斯基和他的音诗《小美人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