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管你啊
我觉得没有工作这件事上 :我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高尔基说的的 ‘社会大学’ 的 ‘’社会课’ 我确实存在短板
但是那不是我的问题。那是社会结构和教育资源分配的错位脱节和结构差异导致的必然结果
最近就发现 :无论是清华北大 985211 没有任何特指 优秀的人您们一如既往优秀
或是像我这种 狗屁野鸟大学毕业的普通青年 都会经历的 就是一个
出学校即有工作 但是一年半以后 换工作 频繁换工作 失业 的过程
当然 优秀的人 没有这段经历的人 您们依然优秀 我说的是我们 我们这些不优秀的人
但是 不优秀不是我的错
我在学校里吸收的价值观和社会大学里真正运转的那个 不是一个东西
当然有可能是我 吸收的有问题
一开始觉得找一个专业对口 和求学经历等价 的工作 这样想不过分 ;
可社会大学验证了 这么想不对 ; 那暂不得换个思路吗?
就好像学校里的模式和教育 是一个模子 模出来的是月饼
( 当然如果你的个人吸收能力强从大学出来 不落俗套 那你可能不是 一个月饼 )
可社会大学的社会课 是另一个模子 它模出来的是汤圆
( 他是客观世界里真正运转的规律 ,你信不信他就在那儿 )
如果我一开始就在汤圆模子里,我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去想变成月饼的事 ;
可问题是我是从月饼模子里出来的人 ,想变成汤圆 要么花时间煮 直到烂在锅里,要么回到月饼的模子里去 但对大多数人 这不是长久之计 最终还是要出来的
这一点上 职高出身的人是 社会课的经验值 更高 只是从量的角度来说 量本身很说明问题
职高出身的人 能更快速的适应社会 因为有不切实际的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在职高 没人美化现实 当然 那些不落窠臼不落俗套的人们 您们挺好的
所以 大家这不是都挺好么
所以我现在的思路 :① 不能完全不考虑钱 ② 不能只考虑钱 ③ 如果有一件事无关钱多钱少 你都想干 那它其实就是一件你极其想做的事情 想做的事要去做
基本上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和上的是什么大学 没有本质关系
但是什么工作要你 和上什么大学有关系 但也不是本质关系 在一些充分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
明白我意思?
所以 我的意思是 没有工作 不是我的错
是价值观及其构建的过程中 个人吸收的内容与程度 判断是非的能力 之间的误差
社会结构 教育资源分配 之间脱节与错位带来的 必然过程 :
一个从一个模组里出来,黏着到另一个模组里的过程 ;
一个 被煮烂的过程 ;
一个 熬 的过程
可能 很可能 熬过来就好了
只要和我受教育经历相似的人 都要经历和我一样的过程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但前提是会用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但大学不会 名牌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会 但不都会
然而 ,没有工作不是我的问题。可是如果我不找工作,无论好坏,不做事
那就是我的问题。 那百分之百我有问题。
活着也是活着,挣钱不挣钱的,找点事做。
毕竟是 露水相逢虚虚实实的社交网络里 谁管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