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模拟芯片企业竞争格局及行业自给率分析[图]

中国模拟芯片行业起步较晚,大部分上市公司成立于2000年-2010年。与全球头部厂商相比,国内厂商尚处于发展初期,产品布局更加聚焦于细分赛道。在细分赛道取得优势后通过内生或外延方式逐步扩充产品线是我国模拟芯片企业发展的典型方式,作为全球模拟芯片第一大市场,我国模拟芯片自给率虽在近年有所提升,但仍然偏低。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仅为12%,相比2017年提高6个百分点。从竞争格局来看,国内模拟芯片市场第一梯队仍然以德州仪器、亚德诺等为代表的欧美企业,部分国内企业近年来通过竞争力提升进入第二梯队,但整体竞争力相比第一梯队仍有差距。
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我国本土模拟芯片企业在技术、工艺、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等方面与国际龙头厂商尚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受益于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已经成长出一批包括艾为电子、圣邦股份、拓尔微等在内的优秀的模拟芯片企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已具备与国际龙头厂商竞争的实力。A股上市公司中,以模拟芯片设计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如下
境内模拟芯片上市公司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中国模拟芯片企业背靠最大的电子设备生产及需求市场,有望持续受益于产业链国产替代趋势。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模拟芯片行业深度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