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历史上的苏俄内战——乌克兰简史9
1917年11月20日,乌克兰历史上影响很大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建立,本应进入历史新时代的乌克兰却就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同时,深深陷入了一场内战,并最终改变了接下来近一百年的乌克兰命运,这就是乌克兰内战,或者也叫苏俄内战

一听“苏俄”二字咱们立刻明白了,这不是今天的乌克兰,也不是前几年的俄罗斯,而是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即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当时的乌克兰也因为此前二月革命俄国沙皇统治的倒台而获得了民主,随之乌克兰地区的乌克兰人就建立了一个民族、民主的资产阶级新“政府”

二月革命
好巧不巧,不久后俄国又爆发十月革命,无产阶级战士在伟大导师列宁的领导下推倒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新国家——苏俄!

十月革命
但随之乌克兰的“资产阶级”就跟苏俄的“无产阶级”产生了矛盾,最终双方你来我往、矛盾升级,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乌克兰内战,或者也叫苏俄内战(乌克兰内战属于苏俄内战的一部分,广泛的苏俄内战范围更广,大家一定要分清)

苏俄内战
而这场1918年到1922年发生在崩溃俄罗斯帝国境内革命战争,甚至部分战事还蔓延到中国的外蒙古和波斯,所以乌克兰内战的范围更小,而苏俄内战范围更大
而就在十月革命苏俄建立后,很快就与其国内反革命势力白俄和外国武装干涉者(主要是协约国)进行战争,而这场招致了外国武装干涉的苏俄内战,最终也被命名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苏俄的叫法)

咱们更多叫它苏俄国内战争或对苏干涉战争,当然乌克兰人则叫成是乌克兰内战,或者更加直白得叫成“外国武装干涉时期”

那么这段乌克兰内战/苏俄内战时期的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乌克兰国家又是如何在巨变当中迎接新命运?本期咱们一一讲述
当然在讲述“外国武装干涉时期”之前,咱们按照老惯例来讲讲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
一战尾声的动荡
相信很多人对于一战并不陌生,包括说一战后期的苏俄十月革命,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对于苏俄这个新生政权来说,1917年底的处境有多么艰难

苏俄十月革命
首先来看欧洲,当时协约国正跟同盟国硬刚,这可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硬刚:双方堑壕战,往往为了推进几公里而损失上万的士兵,恐怕战争史上也没有如此正面硬刚的时期了

一战双方
当然无论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不是啥好鸟,本质上都是为了战后“做大做强”,“称王称霸”,而这些个资本主义老流氓虽然在分蛋糕上动起刀子,打得面红耳赤、你死我活,但对于资本主义的本质还是一致“认同”的
于是乎在1917年底苏俄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老牌强国纷纷感到恐慌,竟然一致对外:联起手来绞杀社会主义!

当然正交战的一战双方是不可能手挽手一起干苏俄,但确实因为苏俄的诞生,协约国有了顾虑,也就是害怕苏俄人民革命的蔓延跟逼急了德国导致中欧“赤化”

于是乎就在协约国在一战战场上逐渐扭转局势要取得胜利的同时,就做好了另一手对付苏俄的准备(后文会讲)
另一方面在苏俄国内,本来二月革命登场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也有它的势力基础,就算俄国情况特殊,但猛地就无产阶级专政了,这些个资产阶级肯定不答应,于是这种阶级矛盾开始在苏俄内部蔓延

二月革命
当然更为严重的是苏俄当时的分裂,在沙皇俄国时代封建专制的统治下,尚且镇得住被俄罗斯帝国强行合并的地区(比如乌克兰),但随着沙皇的倒台,曾经被俄罗斯帝国殖民、统治、压迫的地区和民族纷纷也举事,一时间整个俄罗斯“分崩离析”

像当时乌克兰情况的地区还有很多,于是为了解决国内矛盾,在种种现实作用之下,伟大苏俄领导人列宁统治不得已将俄罗斯变成了一个“国家联合体”

列宁
这不是列宁的错,更多还是时代局限性,毕竟当时的俄罗斯情况太差了,于是乎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乌克兰一般的情况“遍地开花”,形成了所谓的苏俄内战
苏俄内战
1917年11月7日,人类历史最为著名的俄国十月革命结束了俄国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并立、一个国家两个政府的奇怪局面,最终苏维埃政权正式在俄国建立了起来。

然而迎接苏维埃政府的并不是革命成功的喜悦,而是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敌人:当时俄国内部的叛乱此起彼伏,内战在全国范围爆发了,这个新生的国家几乎从诞生伊始就面临着夭亡的威胁。
当时在俄国内部各种各样的叛乱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相互勾结、遍及全国(这就跟当时欧洲的一战局势联系起来了),而反对苏维埃的叛乱和干涉不仅数量多、范围广,更是占据了全俄大部分领土,并且从各个方向包围了苏维埃政权控制的核心地区!

1918年苏俄局势
加上当时红军制度有问题,并没有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而白军方面则更多的是富有经验的军官和职业军人,于是乎白色政权逐步建立
但当时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不算在内,因为它带有民族独立革命的色彩,尽管如此它也一定程度上反对了苏维埃革命,最终也跟苏维埃政权“不两立”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1917年底在东乌克兰地区也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苏维埃政权,即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奉行“另一条道路”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之相敌对,双方于是剑拔弩张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而差不多同时,世界范围内的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了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便乘机(即苏俄内战)进行武装干涉,大力扶植俄国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包括之前提到的白军)。
而从1918年3月6日起,英、法、美干涉军也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这就是前文讲到帝国主义国家的两手准备)。

苏俄内战情况
而从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军更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登陆。此外,协约国军队还侵入俄属中亚和南高加索。所以最终苏俄内战才波及到了中国外蒙古和波斯
而1918年4-5月,一战中自顾不暇的德国和处于瓦解前夕的奥斯曼帝国也违背《布列斯特和约》侵占了克里米亚和南高加索地区

凡此种种对新生的苏俄政权形成了巨大威胁,与此同时苏俄不得不进行紧急政策,对一切反革命势力进行反攻,才出现了上期咱们讲到乌克兰新生国家的危机(详情参见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沙皇统治的终结——乌克兰简史8)
乌克兰内战
随着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被苏维埃红军逼出基辅后,从1919年2月起所谓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就由彼得留拉主持,当然他也是总司令

彼得留拉
而彼得留拉也正式重建了所谓的乌克兰民族共和国,并恢复了中央拉达的立法活动,总而言之就是试图重建这个乌克兰政府
但现实是残酷的,在许多地方这个所谓乌克兰政府的权力都有名无实,虽然协约国方面派遣远征军占领了敖得萨,同时俄国境内也有白军跟苏俄红军抗衡,但等到1918年12月,布尔什维克在乌克兰东部发动了一场新攻势...

总而言之对于乌克兰新政府来说,军事上的颓势不可避免:乌克兰部队三面受敌,西有波兰人;北有苏维埃红军;南有白军......
最终彼特留拉的乌克兰政府和毕苏斯基的波兰政府进行谈判,1920年4月双方签订了《华沙和约》,根据该和约的条款,彼特留拉放弃了对加利西亚和沃利尼亚西部的领土要求,而作为对波兰军援的回报。

毕苏斯基
很快波兰-乌克兰联军就联合起来发动新的战役,在这一年的5月6日,联军最终占领了基辅。但很快布尔什维克就发动了反攻,而波兰和乌克兰的军队又击退了苏俄军队......
双方就一这样在战场上反复拉锯,一直到了10月,波兰最终和苏俄军队签订了停战协定,也就是1921年3月的《里加条约》。条约中波兰进一步承认了苏维埃乌克兰,但作为回报波兰获得了西乌克兰地区的领土

《里加条约》签订现场
总而言之宏观来看,整个乌克兰内战时期,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革命大动荡中,乌克兰领土大致被4个国家瓜分:
布科维纳被分给了罗马尼亚;外喀尔巴阡被并入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而波兰则吞并了加利西亚和西沃利尼亚以及北方一些相邻的小块土地;波兰边界以东的土地被划归苏维埃乌克兰
而由布尔什维克控制的乌克兰领土上则正式组成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而随着布尔什维克统治的巩固,最终苏维埃乌克兰逐渐将自己在外交和外贸领域的权力移交给苏俄,而苏俄也最终变成了苏联!

公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宣告成立,这就是历史大名鼎鼎的苏联!而这个联邦主要就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1922年苏联一经成立,东乌克兰就加入了联盟,也就是苏联的创始国之一。当然根据波兰和苏联签订的《里加条约》,西乌克兰则成为了波兰领土。
而从1920年开始,乌克兰的内战时期就已经结束,因为它的领土遭到了四分五裂,主权也就无从谈起,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乌克兰虽然失去了独立,但也融进了苏联,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进入了更加艰难的二战时期......

那么二战时期的乌克兰又遭遇了什么?乌克兰能够心甘情愿被并入苏联吗?乌克兰民族又将跟俄罗斯之间擦出了怎样非同凡响的火花?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