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蒸汽波终极科普:蒸 汽 波 统 治 互 联 网

2023-08-27 00:24 作者:游离碱Freebase  | 我要投稿

近几年来,中文互联网上涌现出了大量以粉色/紫色调滤镜或VHS滤镜(Video Home System,老式家用录像机的视觉风格)为主的图像创作,80s/90s式复古与未来感结合而成的视觉风格成为了一种审美时尚,主打一个意乱情迷。


随着各大图像美化公司开始推出相关的滤镜和贴纸,这种复古美学一时在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上井喷,影响绵延至今。


其实这种风格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来源,那就是多年前爆火的「蒸汽波」(Vaporwave)。它不仅是一种视觉风格,也是一种音乐。很多相关视觉风格的视频常用的BGM,其实基本上都是蒸汽波,或是发源于蒸汽波的子流派。


所以在蒸汽波统治互联网的今天,“什么是蒸汽波?”也真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So,是时候来一场大科普了!

(*结尾有专辑推荐!!!)



#01 什 么 是 蒸 汽 波 ?

蒸汽波(Vaporwave),一个在2010年代初于网络社区横空出世的电子音乐流派,一直到2015年左右,作为音乐运动的蒸汽波才开始大展身手,发展出了众多的子流派,而它在国内的热度则在2018年前后才姗姗来迟。


当时的中文互联网,只要有蒸汽波存在的地方,就  必  定  有  空  格  的  盛  景  。


● 来自某音乐平台的多个评论区


这种文化现象的起因可能有点出乎意料:最初的蒸汽波制作人喜欢把日文作为蒸汽波的视觉美学元素,所以会用到日文输入法。而日文输入法对字母和数字还保持着全角输入的习惯,打出来的字符间距都是拉大的。但西方和中国都习惯半角输入,这种全角文化流行以后,大家就把全角替换成更易于实现的空格了,毕竟在手机输入法上要切换全角/半角总是很麻烦。


蒸汽波“侧重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美国、日本流行文化元素,包括城市生活、购物中心、商业广告、电子游戏、科技和早期互联网等,也受到赛博朋克科幻的影响。其音乐大量使用同时代的沙发音乐、滑顺爵士乐、电梯音乐等商业音乐作为素材,进行采样和编辑。”维基百科如是说。


发展到现在,蒸汽波早已不再以单一的音乐形态出现,而是成为了一种囊括音乐、视觉美学、meme等要素在内的网络文化。


● 蒸汽波的视觉美学


在歌曲氛围和环境塑造上,蒸汽波的灵感来自于2000年代中期的Chillwave、Witch House(女巫浩室)、Twee Pop(童稚流行)、Hypnagogic Pop(催眠流行)等流行音乐中的实验趋势,它也从这些音乐中找到了自己大致的发展方向。


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是,蒸汽波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网络艺术,甚至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没有蒸汽波,就像美国杂志《The Brooklyn Rail》评论的那样:“蒸汽波是第一个从流行到消亡都完全发生在互联网上的音乐流派。”


蒸汽波的早期创作者大多来自 Last.fm、Reddit 和 4chan 这样的海外线上社区,后来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了这条潮流,但许多人却出于探测市场真实反应或规避版权纠纷的原因,选择以网名或奇奇怪怪的昵称进行匿名活动。


而且大家几乎都选择像Bandcamp、Soundcloud这种发行门槛更低、对独立音乐人(没和唱片公司签约的音乐人)更加友好的线上音乐平台来发布作品。


蒸汽波的首要特点是它大量采样80s~90s的音乐,采样源通常是舒缓流畅的Soul、jazz或J-Pop和Citypop中旋律突出的主歌部分。


制作人会把原曲进行降速处理,并使用混响和失真效果来模仿水雾环绕的水汽声,再加上各种早期先锋具象音乐手法,以及磁带音乐里常见的停顿和粗糙化等方式,最终大大转变经典旋律,扭曲原曲的本来面貌。


在历经层层工序后,蒸汽波音乐并没有变得像实验音乐那样难以入耳,而是营造出了一种不同于原曲而更加值得细品的迷醉听觉体验,朦胧中浮现出一种无实物的浪漫感,宛如对古早年代的怀旧式重演。


说到蒸汽波的制作手法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被蒸汽波发扬光大的关键概念——「掠夺声学」(Plunderphonics)。


掠夺声学是作曲家约翰·奥斯瓦尔德(John Oswald)创造的概念,指的是一种激进的拼贴作曲形式,它的所有创作材料都是从已有版权的音乐作品中“掠夺”过来进行挪用的,它主张自由采样的理念,对音乐版权法嗤之以鼻。


到了现代,随着采样器的使用,“采样器本身也是一门乐器”的观点已经成为了音乐界中的一大共识。而以大量采样为创作材料的数字音乐也引发了关于「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和「数字音乐家的创造力问题」的争论,更是对音乐家这一身份定义的既有标准发起了挑战。


在掠夺性的作品中,制作人使用的采样通常是没有得到原作者授权的,所以有时会因侵权导致法律纠纷。在这种逼仄的创作环境下,一些「掠夺艺术家」开始用自己的作品发出呐喊,抗议ta们认为过于严酷且虚伪的版权法,也有一些艺术家认为掠夺声学应该直接合法化。


可能初看起来这种抗议确实很荒谬,但你不得不承认,掠夺声学式的做法确实成为了音乐界的大势所趋…… 比如美国实验乐队The Residents、法国电音组合Daft Punk,以及后来的众多说唱制作人,包括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角蒸汽波,处在不同领域的许多创作者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拥抱这种形式的创作:


一是因为采样作品确实是散发独特魅力的,它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趣味;二是因为许多创作者并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支撑起作为一个“合格”音乐人所需的专业教育和专业设备。久而久之,“掠夺”行为便在一定程度上被民间默许了,听众也是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采样文化」便应运而生。


掠夺或大幅采样,作为贯穿蒸汽波及其子流派的核心手法,它直到现在依旧深受蒸汽波制作人的青睐。有的子流派采样的篇幅更大更狠,也有制作人会采样别人的蒸汽波作品来创作更贴合自身审美的蒸汽波音乐,这种套娃采样的形式在国内外圈子里都是很常见的。



#02 蒸 汽 波 发 展 史

① 起 源

大多数人公认的“蒸汽波起源”是Chuck Person(本名Daniel Lopatin)在2010年发布的专辑《Chuck Person's Eccojams Vol. 1》,这是一张基于掠夺声学理念的混音专辑,收录的歌曲是由80s~90s的商业化流行歌曲的循环变调采样组成,其中运用的混响、失真、切片、变调等效果都可以在后来的蒸汽波上找到相对应的处理手法。


● 《Chuck Person's Eccojams Vol. 1》


Daniel Lopatin还结合音乐在油管制作了视觉视频,其中最出名的《nobody here》作为最早的蒸汽波美学视频至今为止已经有超过290万的播放量。


一开始这张专辑并没有直接被打上“蒸汽波”的名号,Lopatin也说了这只是无意间整的一个玩笑式的音乐创作。但在2013年,音乐博客Girls Blood在一篇题为《Vaporwave Essentials》的博文中将《Eccojams Vol.1》等专辑描述为「原始蒸汽波」(Proto Vaporwave),之后这张专辑才作为“蒸汽波的起源”而广为人知。


关于《Eccojams Vol.1》带来的影响 ,Lopatin本人表示:“好吧 ,Eccojams 的全部意义在于它是一种DIY实践,不涉及任何专业的音乐技术知识,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以可变且哲学处理音频的直接方式,与音乐无关,与感觉有关,我很高兴看到它实际带来的影响是真实的,人们通过这种实践来制造东西并找到联系和意义是我所希望的。”


② 发 展 时 期

2011年12月9日,美国电子音乐家Macintosh Plus(原名Vektroid)发行了专辑《Floral Shoppe》(花的专卖店),其中收录的第二首曲子《リサフランク420 / 現代のコンピュー》现在几乎已经成为蒸汽波的代名词。


● Vektroid(Macintosh Plus)

● 《Floral Shoppe》

这首歌的音乐视频目前在油管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2300万,它在国内更是被广大网友誉为「蒸汽波国歌」,而《Floral Shoppe》这张专辑也是蒸汽波在互联网上获得广泛认可的首批专辑之一。


从那以后,《Floral Shoppe》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真正定义蒸汽波的专辑。随着这张专辑在社交媒体Tumblr的爆火,Vektroid在网上收获了相当大的流量,以至于她在后来还推出了相关的文创产品,使得《Floral Shoppe》兼顾商业化和艺术性。


可就是在这时,蒸汽波开始被商业体系吸纳和收编,很多商业广告开始以蒸汽波艺术作为噱头,或仅仅是跟风。


《Floral Shoppe》的成功不仅代表着蒸汽波已经进入鼎盛时期,也代表着蒸汽波开始走向“衰落”……


虽然《Floral Shoppe》获得了极大荣誉,但毕竟人红是非多,破圈的高知名度给它带来了不小的反对声音。不仅有蒸汽波社区对这张专辑的过度商业化予以批评,也有人质疑Vektroid的制作水准是否过低。


油管音乐评论家Anthony Fantano对这张专辑的评价是这样的:“当然听起来不错,它有风格,但就其作曲方式而言,真的没有太多”(不过后来他在考虑到未来蒸汽波的发展后便改了口……)


从制作流程上来说,蒸汽波音乐确实对音乐制作水准没有过于专业的要求,但我们当然不能忽视想法、创意和自我意识的表达,这些都是一件作品中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 转 变 时 期

随着蒸汽波进一步的大众化,过多滥用采样且视觉效果重复无聊的同质化蒸汽波越来越多,蒸汽波的发展一时间陷入了瓶颈期。这时一些创新的蒸汽波艺术家开始改变蒸汽波传统拉伸采样的做法,并强化了采样的运用技术,同时选择改变传统蒸汽波所表达的迷醉、颓废或悲伤的情绪,转而让音乐变得欢快且充满活力,换句话说就是更适合用来跳舞了。


这种做法很快在近乎同时期的2011/2012年左右发展出了Future Funk(未来放克),它多从70s~80s的迪斯科音乐中采样,还融入了French House和Synth Funk的特性,鼓点更强,节拍更轻快,音乐速度也更快,再加上急促的循环效果,天然具备了商业化所需的洗脑属性,所以Future Funk后来还真就比蒸汽波更胜一筹地在商业化上大获成功。


作为蒸汽波的子流派,Future Funk当然也算是蒸汽波,但这是广义的说法(广义上它还属于French house),如果从狭义上来说,它不能直接等同于传统的那种代表着慢拍和chill的蒸汽波,二者在听感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话说回来,在Future Funk时代到来的同时,当然也有一部分艺术家依旧保持着old school蒸汽波所带来的情绪表达,但在此基础上强化了氛围感和环境塑造——2015年1月21日,最具影响力的蒸汽波专辑之一《新しい日の誕生》就此诞生了。


● 《新しい日の誕生》

《新しい日の誕生》是由Dream Pop制作人HKE(Hong Kong Express)和雪泥波(Slushwave)制作人Telepath(telepathテレパシー能力者)以组合名「2814」合作发行的专辑。在这张专辑里,他们决定一改业界常态,放弃使用任何音乐采样进行制作,最终使得《新しい日の誕生》成为了第一批不包含任何采样运用的蒸汽波专辑,它也是蒸汽波的衍生风格Dreampunk(梦幻朋克)的开山之作,因此这无疑是蒸汽波发展路上值得载入史册的一个新阶段。


《新しい日の誕生》也有自己不同于传统蒸汽波的新式美学,HKE从王家卫的电影美学中收获良多,专辑封面就是参照香港九龙打造的架空城市画面,配合日文和繁体字书写的各种招牌,以及深紫色的基调,再结合音乐的整体听感,很难不让人想到《银翼杀手》电影中所展现的赛博朋克艺术。而专辑主题则抽象地表达了香港80年代的晚期资本主义沉闷压抑的世界观,2814也表示,他们希望这张专辑具有“强烈的地方感”。


开场曲梦幻般的、华丽层叠的钢琴和遥远的警笛声,雨点落在城市巷子的点滴声,背景摇摆不定的地铁发出的噪音和中文独白,塑造了一种梦幻且浪漫,又夹杂着不安与压抑的情绪,仿佛一切只有梦中才能感觉得到。


后来,以这种范式为基准进行创新的蒸汽波,统统被归入了Post-vaporwave的范畴,即「后蒸汽波」。它从属于蒸汽波,也和蒸汽波一样是一个涵盖广泛流派的伞式概念,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可以说后蒸汽波一般是对已经饱和了的传统蒸汽波的解构式发展,因为它们保留了蒸汽波的部分元素,但有更多创新。它的常见分支流派有Barber Beats(理发师节拍)、MallSoft(商场轻音乐)、Slushwave(雪泥波)、Utopian Virtual(乌托邦虚拟)等。


④ 国 内 情 况


嘉 禾 天 橙 国 际 大 影 院


2016年,国内已经出现蒸汽波作品,代表制作人有Lopu$、眠、Cutie*等,但最初爆火的作品应该是「银河骑士GalaxyKnight」于2016年创作的《嘉 禾 天 橙 国 际 大 影 院》,这首曲子浓厚的80年代怀旧港片氛围,深受听众喜爱。在那个几乎连蒸汽波科普文章都不一定有几篇的年代,这首作品不知道成为了多少人的蒸汽波启蒙。如今潮流退去,还有多少曾经的爱好者依然是蒸汽波的忠实听众呢?


这一时期过后,大部分国内制作人近乎清一色地投身蒸汽波的子流派Future Funk的制作。前文提到过,Future Funk是传统蒸汽波处于瓶颈期的转型产物,传统蒸汽波迷醉、颓废或悲伤的情绪都在Future Funk中变得欢乐了起来。所以不难理解,国内蒸汽波制作人一下子全都Future Funk了的现象基本上算是大势所趋,毕竟传统慢拍的old school蒸汽波实在太过小众,多数人还是偏爱让人元气满满的东西吧。


2018年左右,蒸汽波终于在年轻人的音乐界打下了一片稳固的江山。Lopu$和眠创作的《blame you》和幸子小姐拜托了的《柴 鱼 の c a l l i n g》等Future Funk作品,得到了国内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越来越多的作品在大众的推波助澜下被带向了与视频结合发展的道路。


2018年末及2019年初,以太阳长女为代表的B站up主用粉色基调的老电影滤镜,开创了国内二创蒸汽波美学视频的先河。随后大量同质化的Future Funk与蒸汽波视频作品开始被生产出来,而视频选用的音乐大多都以国内最出名的那几首蒸汽波曲子为主。再后来,各大视频后期编辑APP也都陆续推出了各自的蒸汽波视频模板,蒸汽波美学的普及已经是更上一层楼了。


通过占领视频媒介,蒸汽波在国内的热度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就连一些购物网站都紧跟潮流,开始滥用蒸汽波的视觉风格来装点自己的网站,营造所谓时尚的消费体验。


但从音乐上来说,如果真的勉强把部分制作人喜欢采样华语老歌算是发展的话,其实蒸汽波在国内就一直没有啥突破性的发展了。因此国内所谓的“发展”,总体上是比较同质化的,跟风和恰烂钱的现象层出不穷,国内一些老蒸汽波制作人也都对圈内环境进行过批评,表示过厌恶。


所以,你甚至可以说这一小节介绍的主要是蒸汽波在国内的热度攀升史。


ロマンスにならない音乐:林如韵;G H C

不过在2022年,国内一众蒸汽波制作人再度发力,合作了一张Future Funk专辑《Future Funk Club》,终于打破了同质化的诅咒,使Future Funk开始往新的方向发展。


● 《Future Funk Club》


其实在国内发展史中还有三件值得一提的事:


在2019年~2021年期间,在b站的整活区突然就兴起了一小股蒸汽波风。蒸汽波的经典视觉风格,配上元气满满的Future Funk BGM,但画面中迎来的不是落日都市或小清新日漫,而是快手经典连续剧《东 百 往 事》的整活艺术!这种“高雅与低俗”的碰撞,的确是蒸汽波运动史上的首次。代表作品(请到Bilibili搜索BV号):BV1XF41187cT / BV1Lf4y1H7i4 / BV1hE411B7wP / BV14o4y1f79Y


2020年,国内音游Muse Dash(喵斯快跑)将Future Funk和蒸汽波音乐(以Future Funk为主)收录进了复古主题的曲包“暮色电台”系列中。自此以后,每年更新的复古主题包,使用的都是蒸汽波的视觉风格。


依然是在这一时期前后,蒸汽波的视觉风格在大众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被国内一些图像美化公司注意到,仿蒸汽波的粉色/紫色调滤镜和VHS滤镜从此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前者似乎代表着一种神秘化的未来感?后者当然代表着人类对复古的钟爱。



尽管没有人知道这些美学改造自蒸汽波,但这种审美影响却绵延至今。我们可以在国内的许多图像/视频美化中看到类似审美思维的痕迹,而在蒸汽波流行之前,似乎真的很少人会默认照片加上粉色/紫色调滤镜后会是美的。


我们的确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了一个“后蒸汽波”时代,昔日蒸汽波运动所辐射出的一系列影响如今都已经弥散在了日常中,潜伏在了思维里。



#03 蒸 汽 波 的 亚 属 性

蒸汽波作为一种亚文化,也是自带反抗性的。当然,同时它也与其它亚文化一样有着相同的结局——被主流文化和资本主义收编。


作为一种诞生于网络的文化,由于网络信息高效流动的特性,蒸汽波的反抗与收编都犹如潮水一般急速涨落。从2010年兴起,再到不过两年就开始被商业化、庸俗化。


但好在蒸汽波是一个基于采样的音乐门类,对采样内容和技法的探索还远未到头,而且传统的蒸汽波美学元素本身就比较富足,多元组合和衍生的可能性还可以继续探索下去,因此蒸汽波在面临大环境围剿的同时还是富有生命力的,这使得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住锋芒,不至于彻彻底底陷入流俗。


比如在蒸汽波本身和它的子流派中,依旧是有一众钟爱蒸汽波的艺术家在Bandcamp和Soundcloud等平台与听众们一起活跃至今,也有一些蒸汽波艺术家努力通过实体产品来发扬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不过在国内就没有这种搞发展的景象了 ᵕ᷄≀ ̠ᵕ᷅  )。


● 后蒸汽波制作人Macroblank制作的一系列文创产品

另外,点评蒸汽波的评论家们似乎都非常在意蒸汽波在政治上的意义,比如在维基百科上,光是政治性的内容就占了一半页面。


为什么呢?其实「蒸汽波」(vaporwave)这个词的来源是「雾件」(vaporwarwe),所谓雾件,指的是在开发完成前就开始造势炒作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一拖再拖,并不会问世,就如雾一般看得到而摸不着。这种内涵正是对充满「挪用」的蒸汽波音乐恰到好处的诠释——蒸汽波的存在代表着某种讽刺。


但它讽刺了啥呢?


一些音乐论坛的用户还将蒸汽波描述为“马克思主义Chillwave”,因为蒸汽波的存在,简直就是在嘲弄那些由文化工业精心打造的各种商业流行音乐——“你想用标准化的精致手段告诉大众什么才算真正的音乐是吧?我用最野的路子就能告诉你大众的审美和音乐本身都并没有被你垄断!!


OK!一身反骨,鉴定完毕!


在评论家Charlie Jones的《蒸汽波与虚拟广场的流行艺术》(Vaporwave and the pop-art of the virtual plaza)一文中,他甚至将蒸汽波一词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进行联想,并把蒸汽波定义成一种具有加速主义与反消费主义倾向的音乐流派。

“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共产党宣言》


是的,相较标准化、程序化的音乐工业,仅靠简易工序便能脱颖而出的蒸汽波,使得“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


不过有一说一,上述的说法还是显得有点模棱两可,所谓的反抗性不仅像是生拼硬凑的,而且蒸汽波作为亚文化的反主流程度还远远没有朋克和摇滚来得轰轰烈烈。


但所谓“反抗性”也并非就无理可依,无迹可循了。对于蒸汽波来说,也许观念上的反抗要多于具体形式上的反抗,很多早期蒸汽波音乐大多取材自80s~90s的流行商业歌曲,你可以说这只是出于爱好的remix(重混音),但其实这倒也像是一种对资本批量产出的商业歌曲进行开玩笑式的讽刺与解构


虽然制作人可能没有直接表明这一点,但似乎一切都已经蕴含在了作曲之中。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原始蒸汽波专辑《Eccojams Vol.1》中的《B4》,采样自Chris de Burgh的《The Lady in Red》,原曲在1986年虽然登顶了销量榜,但后来在滚石杂志上的评价却是80年代歌曲最烂的第三名。原曲拥有一大堆俗气的和弦,但经过制作人对精华部分的截取和再加工,本被现行评价体系pass掉的作品却可以重新变得熠熠生辉,焕发新生。


Skylar Spence的《enjoy youself》也是如此,据听众评价,这首歌基本上删除了采样源中所有流行的迈克尔·杰克逊风,而重构出了一种听感更加新颖的音乐。


另外,作为掠夺声学这一作曲技术的使用流派,蒸汽波在制作方式上时常因为非法盗用歌曲采样而被认为是在挑战版权法的权威,多数包括国内的大部分蒸汽波与Future Funk制作人都受到过关于版权问题的警告与非议。


而实际上大多数制作人也承担不起像电音组合Daft Punk一样合法使用采样的费用,所以只能被迫停留在灰色地带。


因此,与其从形式上说蒸汽波是“马克思主义Chillwave”,不如说蒸汽波在使用技术和作曲的意识形态上更加接近马克思式的社会主张。对采样的自由运用、对图像和视频的二创挪用,以及早期蒸汽波的免费下载,恰恰体现了互联网的共享精神。蒸汽波中常见的复杂切片也是对传统乐理权威和现行版权法的挑战。


蒸汽波音乐制作门槛的下限低,可上限却很高,你可以做出采样加鼓组式的简易作品,也可以做出切片与效果器运用更加复杂化的后蒸汽波,这一切都取决于你个人的意愿。几乎无需乐理的制作门槛,以及超越传统作曲的创新式上限,这留给制作人想象和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对于众多无法系统学习乐理的制作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跳板。


或许在未来,人们对蒸汽波的印象不会再是对旧时代繁荣表象的怀念,抑或是对缥缈享乐图景的遐想;或许,蒸汽波作为一种广阔而深刻的采样音乐所具有的自由度、解放性和共享精神,将作为创作理念和文化精神,在人类的音乐界中永存。



#04 子 流 派 & 专 辑 推 荐


● Mallsoft(商场轻音乐)

Mallsoft 属于后蒸汽波(post-vaporwave)的分支,在蒸汽波热度过去不久后,一些试图创新的制作人结合后现代主义对消费主义的讽刺,放大了蒸汽波给人带来的舒缓感受。它在听感上接近购物商场或机场会播放的舒缓商业音乐,被视为具有“购物中心般作为消费主义的大型、没有灵魂的空间概念”,并探索了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社会影响。


专辑推荐:

Palm Mall Mars - 猫 シ Corp.




마켓Yes! We're Open - 식료품groceries


● Hardvapor(硬蒸汽波)

Hardvapor受到speedcore和gabber的影响,突破了传统蒸汽波只采样爵士等舒缓旋律的限制,转而将摇滚等音乐作为采样。具有更黑暗的主题、更快的节奏和更重的声音,有时体现出类似于蒸汽波的乌托邦情绪,所以一般将其定义为蒸汽波子流派。


专辑推荐:

Draining Love Story - Sewerslvt


The Nightmare of Fabrication -  Lainist


● Future Funk(未来放克)

Future Funk的视觉效果运用到许多与1980年代动漫相同的视觉图像,包括超次元要塞、美少女战士等,听感上更加positive。大部分Future Funk音乐采样于1980年代的日本City Pop,这导致City Pop近20年后再次在网络平台爆火,并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听众的喜爱。


由于采样切片技术的日益完善,以ev.exi为代表的制作人吸收了Daft Punk的作曲手段,制作了听感更加复杂的Future Funk,这时的Future Funk从听感上来说已经与早期大不相同。


专辑推荐:

*经典(2013年前后)

Hit Vibes - Skylar Spence(2013)



A Million Miles Away - マクロスMACROSS 82-99(2014)



*2020年以后

Carbon Copy - Happy Cola Baby(2021)


Wait - Cherry Condos(2023)

● Vaportrap(蒸汽陷阱嘻哈)

 Vaportrap是以Blank Banshee 0的专辑为代表,结合了trap, hiphop和vaporwave的流派。特点是混合了嘻哈打击乐和808鼓,视觉效果较之Vaporware没有太大变化,保留了80年代流行文化的视觉效果。Vaportrap流派也和Future Funk一样是无法明确定义的。蒸汽陷阱制作人各不相同,有些更专注于嘻哈说唱类型,有些则更加倾向于氛围音乐,这类音乐听起来就有点类似Midtempo(中速节奏)。


专辑推荐:

*更偏氛围

departure - eventual infinity


*更偏说唱

Market Crash - NxxxxxS


● Signalwave(信号波)

受众面不是很广的一个流派,一般以采样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声音为采样,听感上以信号波动的噪音和设备带来的低保真为主。一般以末世广播和天气预报为氛围核心,部分音乐会作为模拟恐怖或者后室系列的背景音乐。


专辑推荐:

Between two worlds - Infinity Frequencies


NEWS AT 11 - 猫 シ Corp.


● Seapunk(海洋朋克)

Seapunk一开始是一种亚文化时尚,起源于2011年的Tumblr平台,与海洋主题的时尚穿搭风格、3D网络艺术和图像、90s流行文化有关,在之后的发展中它逐渐融入了蒸汽波元素,从而产生出了这个音乐流派,它同时在美学应用上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视觉效果一般受专辑《Eccojams Vol. 1》的影响,它截取了1992年世嘉发布的游戏《Ecco the Dolphin》封面的图案,从此这只名叫ecco的海豚经常被蒸汽波、海朋克等复古潮流提及。海洋朋克的色调基本以绿松石色、淡紫色和海蓝色为主,再配合简单的几何图像,便能形成它的视觉风格,这在2018年发行的蒸汽波主题游戏《broken reality》中有大量体现。


专辑推荐:


SEAWRLDハートブレーク - death's dynamic shroud.wmv


in translation - shimmer


● Barber Beats(理发师节拍)

同属于蒸汽波的后蒸汽波分支,最初是在2010年代中后期由电子音乐艺术家Haircuts for Men(男士理发)开创的,并在2022年初开始得到大量关注。因为其独特的听感而被部分评论家认为是潜力最大的子流派,并被认为是“蒸汽波的未来”。这种风格倾向于重低音和节奏较重的breakbeat(碎拍)鼓组,并进一步扩大采样范围,如New age、钉鞋、后摇等。它保留了蒸汽波悲伤怀旧的主题并加入了类似俄罗斯后摇的阴郁和寒冷的氛围,在视觉效果上采用了极简主义风格并减去了传统蒸汽波美学中蒙太奇式的视觉效果,留下了一种精简优雅的达达主义拼贴图案,颜色上也更加统一。


国外蒸汽波社区对此流派争议较大,不仅是部分曲子采样了别的蒸汽波的缘故,也因为它比大多数蒸汽波编辑采样有着更简单的处理而被认为是剽窃。因为理发师节拍对比其它的蒸汽波来说,在采样上的编辑可能只是加了一个预制breakbeat鼓组并做了慢放和混响处理,它的曲子构造比《Floral Shoppe》这类经典蒸汽波还简单。当然也存在反对这种论述的声音,ta们认为蒸汽波最初的出发点就是采样运用,所以对理发师节拍的非议无非就是打自己脸的行为。


专辑推荐:

もはや人間ではない - GORE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 - DΛRKNΣSS

● Utopian Virtual(乌托邦虚拟)

该流派受到蒸汽波经典专辑《Far Side Virtual》影响,同样被认定为属于后蒸汽波,尽管它和Mallsoft在听感上有些类似。Utopian Virtual一般不使用采样,转而运用一些midi和电子合成器音色并伴有梦幻般的人声。听起来像《模拟城市》或《模拟人生》中的游戏配乐。它的音乐基调一般展现出浓厚的未来主义气息。视觉效果一般采用21世纪初的电子游戏和具有干净整洁的高层楼房与室内概念图。


相对于别的流派来说,Utopian Virtual更加保守,一转蒸汽波的反消费主义性质,并且从怀旧心理转变成了工业党式的痴迷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影响。如果将蒸汽波比作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那么这个流派更像是坚信改良主义的“社民派”。Utopian Virtual的主题更多是在表达电子技术的进步和消费主义带给人们生活上乐观的改变,展现了一个虚拟的、理论上良好发展的资本主义,认为现在的资本主义是“失去控制的”,并且认为如果运用良好,资本主义同样能造福人类。


专辑《Far Side Virtual》的制作人James Ferraro在采访中这样谈论未来:“我在一家咖啡店,我们通过联合运营的Wi-Fi供应商与其它MacBook笔记本用户共享生活中的乐趣,这个安全和平的地方是对未来的一瞥。看看那一小群相信数字乌托邦并饮用浓缩咖啡的人们。我们穿着商业品牌化的衣服,驯养着宠物,手拿环保塑料杯。这些人代表了一种受商品影响的决定论。这有可幻想的空间。不知为何,我绝不害怕未来,我为他们鼓掌。”


从这段谈话中可以窥见,《Far Side Virtual》的情绪氛围甚至就是整个Utopian Virtual的情绪氛围。


专辑推荐:

Make Me Float - Simple Syrup



Deluxe Memory Suite - FM Skyline



● 其它专辑

9 . 0 水 面 下 Megathrust  - 放射性Hi5


作为日本反核运动的一部分,日本蒸汽波艺术家「放射性Hi5」制作了一系列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为主题的蒸汽波。他的专辑从音乐欢快的氛围一转阴暗压抑,以此表达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处理不当与对日本核泄漏对生存环境影响的担忧。



三 百 年 前 - 仙侠

这张专辑描绘了一种武侠小说式的中式复古氛围,当然,谁不喜欢中式蒸汽波呢?



夢の時代の名残り - Virtuality Tape/Matcha girl 凌风酱

Virtuality Tape :“我和凌风酱在制作未来放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剩菜工程,所以就想着依照eccojams专辑将这些工程做成蒸汽波。虽然技术上无法与国外比拟但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不错的实验性尝试。”



White lies - 1904

Virtuality Tape :“个人觉得是国内做得较好的理发师节拍,也是少有的高质量蒸汽波之一。”



撰文:Virtuality Tape、沋奚

编辑:沋奚

视觉设计:沋奚







-END-








游离碱

一个00后主导的综合性文化组织

成立于2021年


我们深耕于文化领域

探索未来生活的新可能性

希望从点滴开始

推动大众日常生活的转变


Living Art / Big Culture / New Life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在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蒸汽波终极科普:蒸 汽 波 统 治 互 联 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